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客家家训家国情怀 祖训家规内涵丰富

2015-11-26 10:49:50 黄如飞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振成楼”主人阿耕(前排右二)为游客介绍土楼内的楹联。 马斌 摄

  游客在参观客家家训馆。 刘永良 摄

  永定客家家训馆开馆仪式(资料照片) 马斌 摄

核心提示:

在闽西蜿蜒起伏的崇山峻岭之间,放眼可见或方或圆、黄墙灰瓦的建筑,这就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土楼所蕴含的客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永定土楼客家人的祖训家规,寄托着客家先祖、土楼主人对后代的谆谆教诲与美好期望,展现了中华优秀文化和客家优良家风,承载着客家传统美德。龙岩市永定区于去年6月在“庆成楼”建成客家家训馆,集中展示土楼客家人的祖训家规,体现客家核心价值观。

东南网11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通讯员 卢基莹)

“家庭美德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这些‘最美客家家庭’为我们树立了学习榜样。”23日,新疆呼图壁县妇联主席焦继萍在参观永定客家家训馆后深有感触地说。

当日,前来参观该馆的还有一批广州游客,他们也纷纷表示要将最美家庭和谐相处、尽忠尽孝的优良品德融入自己的家庭中。据悉,永定客家家训馆自去年6月15日开馆以来,截至今年11月,已吸引上百万人次前来参观。

家训馆创意从何而来?

黄氏家规“为士者敦诗书崇礼让”;赵氏祖训“勤俭乃居家之本”;林氏家训“端正勤俭,是居身良法;仁恕正直,是居家良法;恭宽容忍,是居乡良法;廉洁奉公,是居官良法”……23日,在永定区湖坑镇“庆成楼”的客家家训馆参观,这一段段客家家训深深铭刻在记者的心中。

“土楼之乡”永定区分布着2万多座土楼。土楼客家人的祖训家规,展现了中华优秀文化和客家优良家风,承载着客家传统美德。

去年6月,永定在世遗土楼“振成楼”边的“庆成楼”建立了客家家训馆,集中展示土楼客家人的祖训家规,提升客家土楼的文化内涵。祖籍永定下洋镇思贤村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闻讯后甚为高兴,欣然挥毫为客家家训馆题写了馆名。吴伯雄认为,优良的家风家教是中国人最切身的文化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富滋养,应该世代相传。

客家家训馆展馆面积300多平方米,以“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爱国爱乡、团结互助、崇文重教”的客家精神为主线,通过族谱、图片、书法和部分实物形式,展出永定境内100多个姓氏中的32个姓氏的祖训家规,以及永定客家族谱中有记载祖训家规的19个姓氏族谱,32帧名居、名祠家训图片,14幅家训书法作品。

客家家训馆开馆后,成为游客青睐的一道文化风景线。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客家研究中心的一批学者还为此专门前来考察,与永定有关专家一起研究客家文化。

祖训家规内涵丰富

人们参观客家土楼“振成楼”时,经常可以见到一位头发花白、善于讲解的农民导游。他叫林日耕,是“振成楼”的第二代主人。

“振成楼”由洪坑林氏21世孙林逊之牵头于1912年开始建造,历时五年建成,共有208个房间,最多的时候林氏家族有130多人聚居在这幢楼内。林日耕每次在为游客讲解土楼精湛的建筑工艺时,都会自豪地着重介绍那些楼内随处可见的楹联。

“这些家训家规寄托着客家先祖、土楼主人对后代的谆谆教诲与美好期望,对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永定区委书记刘先裘说,为建设客家家训馆,永定区发动广大群众搜集、报送各个姓氏家训,整理祖训族规,包括姓氏族谱、土楼楹联、牌匾题刻、村落童谣、雕刻古迹等,共征集到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家训稿件69篇,整理筛选展出了百家姓前20个姓氏和永定客家族谱中记载的家训。这些祖训家规,各有侧重地节选部分内容集中展示,包含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方面的内容。

客家家训十分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孝悌仁爱、礼义廉耻、积德行善、忠实诚信等优秀品质,被视为立身处世之道。李氏家训“不睦宗亲是不敬祖宗,不敬祖宗则近于禽兽”;吴氏祖训“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和睦同族,尊敬祖宗,弘扬祖德”……这些家规家训,体现了做人要从懂孝悌开始。

礼义是治理之法,廉耻为立身之节。陈氏祖训“礼义廉耻,四维毕张,处于家也,可表可坊,仕于朝也,为忠为良”;苏姓家规“举动必端,处事必公,为官必廉,事君必忠”;孙氏家训“能行忠与孝,福禄万年深,恭宽信敏惠,廉洁谦让温,品节宜祥明,德行须坚贞”……这些家训教育族人要循礼、行义、立廉、知耻。

刘先裘说,永定区委将进一步完善客家家训馆硬件设施,开展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从祖训家规中受到启迪,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登上中纪委网站

10月13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的“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推出了“福建龙岩客家家训”专题片《福建龙岩客家家训:振纲立纪,成德达材》,介绍了永定客家土楼“振成楼”的20多副楹联家训。接下来,该网站还将推出《福建永定客家家训馆:土楼家训 激励后人》《定区:土楼家训 四海

定居于永定的客追宗、耕读传家、开拓国等优秀品张贴在土楼人耳濡目染3福建龙岩永流芳》。家先祖把念祖进取、兴家报质以楹联的形式镌刻、门框及厅堂墙上,让族,成为各个家族的家规

家训。这些楹联润泽一代又一代客家人茁壮成长,为家族增光,为国家服务。这些传家楹联,大都志趣高远、意义深刻,有浓郁的家国情怀。楹联的字里行间无不传达着忠孝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哲理,为其裔孙确立了为人处世的规范,树起了自我修养的标杆。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组认为,福建龙岩客家家训内容包含立业、报国、修养、处世、气节等方面,从传统家族文化中发掘了丰富的修身内容,为党员领导干部提供了参照。

西岸话廊>>>

家风从严

土楼里的这些客家家训正像清风细雨一样润泽着我们的心田,砥砺着我们。

家风,即家庭风气,是全体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和准则。家风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国风。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家风、民风、国风存在某种规范统一,家风的好坏决定了民风和国风的优劣。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家风的好坏、严格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和党风的好坏。周恩来总理在生前就定有10条家规,公私分明。家风,在拒腐防变、反腐倡廉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家风、严家风,拒绝“家族式腐败”,可以为反腐加码添彩。

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家庭氛围的熏陶,可把优秀的文化传承给子女。强化家风文化建设,有利于从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当人们走上工作岗位时,才能真正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一群有着良好家风的人们才能共同维护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良好家风可以成为抵制违法乱纪、贪污受贿的良方。清廉的家风,有利于营造出清廉的党风;从严的家风,有利于铸就严正的党风。领导干部必须重视家风文化建设,传承好的家风,从严律己、从严治家,正确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西岸点睛>>>

族有廉吏 与有荣焉

  黄庆云故居门前立旗杆的石柱仍在。

深秋时节,走进仙游园庄镇,但见山村小道两旁的野菊竞相绽放,清香扑鼻。

园庄镇古称“慈孝里”,自古有父慈子孝的家风、忠国爱民的传统,流传着孝子黄朝尊割肝治母瞎、清代廉吏黄庆云典当铜锣等故事。听闻黄庆云故居在霞山村,记者决定前往探访。霞山村四面环山,黄庆云的故居就在一片低矮的砖瓦民居之中。故居坐北朝南,土墙木构,远看与当地其他旧民居无异。

站在大埕回望黄庆云故居,让人诧异的是,不见大门。“故居原有大门,后被堵住。进出得从侧门走。这里还有一则故事呢。”见记者不解,族亲们说起黄庆云辞官返乡的故事。

清世宗雍正八年(1730年),黄庆云入京殿试,文章盖世,有独占鳌头之势。主考官和太监总管趁机向他索贿被拒绝,因此放出流言蜚语,皇上听信谗言,只置进士科,派他往浙江义乌当七品县令。后来世宗览阅黄庆云文章,大加赞赏,遂加升一级兼任金华府批首。上任伊始,义乌地方旱情严重,黄庆云“宁可丢弃乌纱,不能饥饿百姓”,开仓赈济灾民,百姓感恩戴德。

清乾隆七年(1742年),义乌佛堂山寺有一贪淫恶僧,害死民妇。黄庆云微服私访,掌握确凿证据。适逢其兄登云到县衙探望,恶僧获悉后,便向登云行贿白银五百两,以求解脱罪恶。黄庆云高悬明镜,判恶僧斩首,并下令将胞兄重责五十大板,退回贿款。因恶僧与太监总管为远房亲戚,黄庆云屡遭刁难、诽谤。逼于无奈,只好辞官返乡。在任时,他将俸银全部捐献给当地民众;离任时,他连路费都筹集不够,到福州时只好变卖仅有的一面铜锣,才得以徒步回家。原本家中期盼他衣锦还乡,可他却两袖清风归来,兄嫂全家大失所望。再想起之前受贿遭重责之事,其兄一怒之下,连夜着人把自家大门堵住,屋檐边锯掉,欲不让庆云回家时从大门入,也不让其在屋檐下避雨。

为官一任,清正廉洁,造福一方。义乌当地百姓特建生祠纪念黄庆云,并把县衙街命名为“庆云街”,现仍沿称“庆云路”。

“清廉,是祖先留下的一笔精神财富。”村里的一位老人说起祖先廉政故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为官不为老家及家人谋私利,赢得‘清代廉吏’之誉,是我们黄氏后代的光荣”。故居虽然破败,黄氏族亲仍然尽力维护,进士牌匾及原有的碑刻等文物都细心加以保管。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园庄镇党委书记陈光山说,当地政府已将黄庆云故居列为文保单位,纪检监察部门正联合文化部门、所在镇村及黄氏后裔,规划修复故居,将故居打造成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专家观点>>>

端正勤俭是立身处世的良法

客家人是华夏文明的守护者

中国作协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胜友:中国上下五千年所形成的华夏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的古文明。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传承至今,是因为其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包容性。客家人是古代中原南迁的汉族民系,闽西客家先民原生态地延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兼容并蓄形成客家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守护者。

永定客家土楼是客家文化的积淀和物化,堪称客家文化的符号。在客家土楼里面,一个大家族几百人聚族而居,对客家的风土民俗,尤其是家训族规表现得非常丰沛。客家人的祖训家规,各个姓氏虽有差异,但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教育子孙后代做人、做事要遵循“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代代沿袭的祖训家规,成为客家人奋斗不息的理想追求和原生动力。客家后人受祖训家规熏陶,恢宏先绪,崇文重教,睦邻相助,振奋家声,让中华文化之光熠熠生辉。

龙岩市委党校教授林炳玉:客家人在赣、闽、粤边的山区定居,披荆斩棘,求生存、图发展,艰苦创业,靠的是勤劳俭朴的品格,走的是务实进取的道路。客家人深知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对于兴家旺业至关重要。惟尚勤俭、守礼义、知廉耻,才是人间正道,家业才能枝繁叶茂,兴旺发达。

家无纲纪则废,国无纲纪则乱。客家先人把“礼义廉耻”奉为圭臬,在家训中多有体现。客家家训劝诫后人把品行端正、勤劳节俭作为立身处世的良法;把仁爱宽容、坚持正道作为在家日常生活的良法;把恭敬谦和、宽容忍耐作为邻里相处的良法;把廉洁奉公作为出仕为官的良法。这些家训深深影响了客家后人处世立业的态度,做人以诚信为本,做事克勤克俭。

客家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会心系家国

国家一级编剧孙国亮:由于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由家而国的伦理追求、由孝而忠的家国一体文化建构,使客家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会心系家国。这就有了“东南亚锡矿大王”胡子春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心系国家和民族安危,捐献各项建设资金百万余两,还屡次以巨款资助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在日寇欲亡我中华之时,以“爱国是华侨的天职”自矢,捐款捐物达数千万元之巨。

此外还有“胡椒大王”胡泰兴、“报业女王”胡仙、香港闽西客联会永远名誉会长江兆文、旅居美国的永定籍乡亲卢秀禄等,他们强烈的爱国、爱乡情怀,都是源于对客家祖训家规的弘扬,这是海外客家人饮水思源、情系乡邦的根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