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如何发力?
东南网1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永珍 游笑春)去年,我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达到10322亿元,同比增长9.4%,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速自2010年以来也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40%、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6%、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服务业发展的一个个数据,无疑是去年我省经济发展中的一抹抹亮色。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也成了今年省两会期间,会内会外共同关注的热点。
两会召开前一天,平潭发展投资运营的首家两岸合资口腔医院——平潭(台湾)爱维口腔医院正式开业。
“当前经济不是完全下行,而是分化,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将加快发展。”省人大代表、中福海峡(平潭)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平山认为。
正是来自于对大健康产业的信心,去年底平潭发展定增20亿元,投向医疗和旅游产业。“近两年,我们将在平潭投资建设口腔、耳鼻喉、康复、美容四家专科医院以及闽台医疗学术交流与研究中心,将两岸高端医疗、观光医疗合作作为一个起点,助推平潭打造两岸主平台、主通道、主枢纽及国际旅游岛建设。”刘平山说。
“服务业是完全友好型的,能够有效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有效保障清新福建建设。我省应当抓住良好势头,加大力度推进服务业发展。”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朱四海博士说。
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无疑是推进福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有效抓手,潜力巨大、空间巨大。然而,应当如何发力?
代表、委员们认为,当前,我省服务业发展确实面临着挑战和压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服务业总体规模小、地区发展不平衡、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低;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不够,与第一、二产业融合度低;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缺乏,知识密集型的高端服务业尤为薄弱。
“当前,我省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不强,存在企业规模偏小、供给水平偏低、产品同质化严重问题,难以满足制造业高层次需求。而福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处于价值链低端,所需要的生产服务层次较低,加之传统大而全的管理思维模式,主辅分离意愿不强,大量本应通过外包完成的服务活动均在内部自我消化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市场规模的扩大与市场需求层次的提升。”省政协委员、厦门市副市长国桂荣说。
“我省二产占比超过50%,推动福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还得靠二产,靠工业、靠制造业。因此,首先要推进二产、三产协同发展,特别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朱四海表示。他认为,要根据区域经济分化来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如厦门总体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工作重点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通过发展金融、信息、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支撑全省工业化进程;泉州制造业要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做好设计和市场营销,将制造业环节进行全球化布局,特别是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布局。
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下一步,我省将加快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省发改委将统筹建立全省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库,库内项目包含现代物流、文化创意、金融服务、旅游、服务外包等重点发展的10个领域以及部分服务业新兴业态项目,重点推进实施一批示范功能强、推动作用大的项目建设。同时,抓紧梳理我省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中现代物流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一批服务业集聚区,会同省直有关部门研究出台集聚区的认定工作管理办法,重点扶持经认定的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推进各设区市服务业集聚发展。
朱四海认为,我省还应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人口集中度,通过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构建大城市格局,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新的空间。
对于我省发力现代服务业,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议:加大体制改革,加快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点培育基于互联网的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进一步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发挥福建省内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的办学优势,培养、造就一批服务业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