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宁德市蕉城区:铁打的放映队 不变的情怀

2016-03-14 09:20:20 吴旭涛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时代在发展,娱乐生活渐趋多元。但对于乡村留守人员来说,围在一起看电影,却是排遣孤独、寻找温暖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宁德蕉城,有一支农村电影放映队,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把新电影和新资讯送到偏远农村,点亮了山乡夜空。近日,这支队伍获得第六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铁打的放映队不变的情怀

  村民“点菜”

东南网3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通讯员 郑雨桐 文/图)

放映队“送餐”

夜幕降临,在宁德市蕉城区洪口乡吴峰村,一张银幕挂在村中的晒谷坪上,上面正放映着国产大片《战狼》,吸引了上百男女老少。这一场景,对蕉城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农村放映队队长林国清来说,已经上演了36年。

按理说,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电脑,可放映队依然“影迷”无数,音箱一响,依然有许多村民全家出动。

“这是乡亲们自己点的‘菜’,当然要来看。”林国清打开手机给记者看。

原来,电影放映队与时俱进,建立起蕉城农村电影微信圈、QQ群和手机App,大家想看啥,就在群里说,选出今天要放的电影。群里讨论热闹,《战狼》就是村民们“选举”出来的。

“这种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服务,让农民兄弟有渠道表达需求和意见。”林国清说,现在可不是用户被动接受资讯的年代了,村民要自己“点菜”,爱吃“自助餐”。

蕉城区有16个乡镇(街道)279个建制村,山村、海岛村不少。最远的村距市区有120多公里,且山高路陡,村民居住分散,当地群众要到市区看电影不方便,因此,送影下乡成为电影放映队最真挚最朴素的情怀。

仅去年一年,这支农村放映队足迹就遍及279个村子,放映电影3392场,受益观众人数达23.57万人次,超额完成了“建制村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放映任务。

追寻情怀

坚守责任

电影播完,收摊结束,已将近午夜。

“这还算早的。有些村子很偏,比如像虎乡的黄家村、下洋村等,放映结束后,回到家通常已经凌晨一两点了。” 林国清告诉记者,有的村民家离村部还有10多公里,如果只在村部播放电影,就不能算服务“到家”。因此,放映队宁可自己辛苦点,也要多增加一些放映点。在去放映点的前一天,他们还通过各种形式,让村民提前知晓。

林国清被这些村民亲切地称为“电影大哥”。1980年12月,刚从宁德五中毕业的他追寻着电影梦,走上农村电影放映路。从16毫米胶片放映机的光影,到流动数字电影放映的更迭,一月接一月,一年连一年,已奉献了36个春秋。如今,他已年过半百,头发花白,脸庞黝黑。

林国清说,以前放映队条件比较艰苦,队员们经常要肩挑手扛,将笨重的电影胶片机运到各个村落,电影放到哪里,放映队就住在哪里、吃在哪里。如今,每天下乡的放映员有五六个人,开上两辆车,装载着电影放映设备下乡入村。卸下一套设备,帮助挂好银幕,接通电路,留下一名放映员后,其他人就赶赴下一个点。

为了下乡时不给村里增加安排食宿的负担,他们方便面随身带,也一直坚持放好电影昼夜驱车返回城区。

“对于我们,没有休息日的说法,连续作战是我们的工作特点。每一个电影放映员都具有相当高的敬业精神,真心热爱着这份工作。”林国清说。

为了确保放映质量,林国清经常“微服私访”,发现亮度不达标,立即要求现场更新灯泡,并嘱咐电影队要定期清洗银幕,使影片声光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放映队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村民对电影的盼望和热情。“每到一个村子,村民们都会给我们送水,帮忙接电线,有时还会煮面条给我们送来。”林国清说,看完电影,村民们还充满期望地问他们什么时候再来,这让他们特别感动。

拓展服务

送去温暖

“银幕一拉,全家出发,喇叭一响,全村鼓掌。”林国清依然怀念当年在农村放映电影的盛况。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有12万多支流动放映队,创造了“村村挂银幕,人人看电影”的辉煌景象。

随着时代变迁和人口流动,电影放映却遇到难题,村集体不再出钱放电影,宽敞的放映场地难找了,再加上电视机的普及,村民逐渐对电影失去兴趣。

1994年以后,国家支持电影下乡放映,启动“2131”工程(做到每月每村一场电影,覆盖率达100%)。每放一场电影由各级财政进行补贴,这使电影队下乡服务农民有了最基本的保证。

“要想把村民重新拉回银幕前,就得了解他们的真切想法。”林国清说,以前村民娱乐休闲方式少,电影一响,不管放什么,附近十里八村都会赶来看;现在多数村民有了手机、电视、电脑和网络,留守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偏远地区,大家住得散,内心感到孤独,很想求个热闹。“许多互相认识的村民,平时难得打照面,就趁着看电影的机会,大家聊聊天,交流交流,既娱乐又学知识,还融洽了人际关系,他们都说,这是在家里看电视得不到的乐趣。”林国清说。

群众难得聚在一起,放映队也想了各种方法,增加大家乐趣,拓展服务内容。

首先,放映队装备不断升级,由原来的16毫米胶片机,换成了现在的数码放映机,不仅不用换片和倒片,而且放映出来的声光效果好,画面逼真,音响震撼。“第一次看到数字电影时,不少人发出惊叹:这才叫电影。演下雨跟真的似的,就是没挨浇。”林国清回忆道。同时,放映队还根据村民需求,配合交警、林业、计生、农业等部门,在电影放映前适时播放一些有关交通安全、森林防火、计划生育等宣传片,让群众了解更多知识,寓教于乐。此外,他们借助微信朋友圈、QQ群等新媒体渠道,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为自己“涨粉”,也给乡亲们打造出一个互相取暖的网络社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