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葬,是冲破“入土为安”传统观念的移风易俗之举,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的现代殡葬方式
骨灰撒海,一种清明的选择
3月30日,逝者家属将混有花瓣的亲人骨灰缓缓撒入闽江入海口的海面上。
编者按
骨灰撒海,是彻底解决骨灰入土占地、节约殡葬支出最有效的处理方法之一。随着生态殡葬理念的推广,骨灰撒海作为一种文明节俭的殡葬方式渐渐为大众所接受。我省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主要在福州、厦门、泉州三地举行集体骨灰撒海活动,先后已有数千逝者与海为伴。近年来,我省在清明节都安排了集体骨灰撒海活动,虽然报名数量逐年增加,但总量上还是偏少。
今年2月,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倡导骨灰撒海、撒散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并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制度。对此,我省有关方面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落实具体工作办法,使其更加有操作性。
东南网4月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何祖谋 文/图)
200多位逝者免费海葬
3月30日午后1时许,肃穆和悲伤笼罩在闽江入海口的海面上,逝者家属相互搀扶着走上轮船的舷梯,打开包裹着亲人骨灰的布袋,将混有花瓣的骨灰缓缓撒向大海。美丽的花瓣在波涛中此起彼伏,伴随着84位逝者魂归大海。
“骨灰撒海这一生态葬模式,如今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支持。”福州市殡仪馆副馆长黄伙莺说,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福州举行了12次骨灰撒海活动,将近1000名逝者葬入大海,直接参与家属一万余人。这次福州市举行首届生态葬先人集中公祭,共有84位先人骨灰由其182位家属撒海,数量上几乎较上年翻番。同时首次实现了城际联动,来自三明、南平的6个家庭也前来参与。
据了解,从今年起,凡报名参加福州骨灰撒海活动的,所需的交通费、伙食费、骨灰起灵费等悉数免除。
仅隔一天,3月31日,厦门举行第八次集体骨灰撒海活动,166位逝者的骨灰在花瓣的簇拥下融入大海,规模为历年之最。据悉,厦门对本市户籍逝者,或《安放证》《安葬证》持证人为厦门户籍的,免除集体骨灰撒海费用。今年共有141人得到了费用免除。
厦门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今后每年举办两次集体骨灰撒海活动。据统计,厦门市自2008年开展集体骨灰撒海活动至今,共有647位逝者长眠于浩瀚的大海,而将青山绿地留给后辈子孙。
“骨灰撒海,是生态节地葬中最好的葬法,既解决后人经济负担,又能扬弃旧俗。亲人已远去,让他们回归大自然,是一种生态、文明的纪念方式。”在福州骨灰撒海活动现场,潘亮和潘华兄弟俩带上自高祖父下来四代共10位先人的骨灰,全部撒向大海,与大海融为一体。潘亮说,他家住在闽江畔,常年以海为伴,闻涛而眠,枕浪而息,先人们对闽江、对大海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如今,他们的遗愿实现了,以海为伴,从水路自由自在去看看其他喜欢的地方。
不与子孙后代争土地
“百年后我也会与老伴一样,捐献角膜,选择骨灰撒海。”78岁的肖素英老人如是说。从福州市殡仪馆到台江码头,再到闽江入海口,大半天时间里,她一直紧紧抱着老伴林三梅的骨灰盒。
“儿时的苦,让林三梅对党无比感恩。他的遗愿,一是捐献眼角膜,给后人留点光明,二是死后不与子孙后代争土地,让骨灰撒向大海,随波而去。”肖素英老人说,老伴是浙江瑞安县人,儿时给地主当长工,受尽欺凌,后来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曾参加过家乡解放。复退后,他分配到三明市食品公司工作,一直干到1985年退休。
“2007年7月26日,我与老林一起签订了眼角膜志愿捐献申请。”肖素英老人说,去年6月28日,终年88岁的老林离世时,实现了捐献眼角膜遗愿。
林三梅家乡靠海,他对大海怀有一种特殊感情,生前多次吩咐百年后一定要将他骨灰撒向大海,回归自然。为了实现老林遗愿,全家人到处打听骨灰撒海事宜。
“当得知福州市举办首届生态葬先人集中公祭和春季公益骨灰撒海活动时,我非常高兴,吩咐在福州工作的外孙女为老林报了名。”肖素英老人说,公祭现场庄严肃穆,安排得体,规格之高,始料未及。
实现了老伴遗愿,肖素英老人开心不已,这几日她拿着老林的“海葬证书”,不时向亲朋好友宣传骨灰撒海的好处。她说,全社会要提倡厚养薄葬,骨灰撒海是最好的生态葬,既节省了费用,又节约了国土资源,值得推广。
力争将生态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甘满堂认为,骨灰撒海对土地的占用率为零,是最为彻底的生态葬,有利于政府和社会。为此,政府要积极作为,发挥规划、引导和监管的作用,出台惠民殡葬政策,采取公共财政买单和补贴措施,引导公众接受这一绿色生态节地的安葬方式。
福州市圆满生命关怀服务中心副理事长陈凯粗略算了一下:按照有关规定,埋葬骨灰的单人、双人合葬墓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但墓位四周要绿化,每个墓位实际占地2.5-3平方米。这就意味着若骨灰撒海,每位逝者可节省2.5-3平方米土地。也就是说,福州市自开展骨灰撒海活动以来,近千名逝者共为后人节省了近3000平方米宝贵土地。
采访中,许多市民认为,骨灰撒海节省土地资源,有利于社会和子孙后代,财政应该进行补贴,甚至全额买单,以吸引更多人跟进。
据了解,一些省市相继推出了骨灰撒海优惠措施。例如,北京市骨灰撒海可享受10种免费服务,如提供免费纸质环保骨灰盒、免费存放骨灰、免费乘车船、免费赠送鲜花花瓣、免费提供骨灰撒海告别仪式等。从去年起,北京市骨灰撒海的补贴由每份2000元提至4000元。在温州,参加海葬的家属可获得5000元至8000元的奖励。
“全省民政部门将大力推进和倡导生态葬。”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葛铁强说,近年来,我省在清明节都安排了集体海葬活动,报名数量虽逐年增加,但总量还比较少。究其原因,一是大众对骨灰撒海虽逐渐认可,但由于缺乏祭祀场所或纪念场所而积极性不高;二是受限于客观因素,如交通工具、设施设备以及经费、专业承办者缺口等;三是社会倡导宣传力度不够。
葛铁强表示,为了进一步推广生态葬法,落实《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我省民政部门将推出三个方面措施。一是将骨灰撒海活动从原来只在清明节接受报名,延长至全年可报名,报名范围扩大到全省。二是要求各级政府将生态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创造条件,建设骨灰撒海祭祀场所或纪念场所。三是政府各部门,特别是环保、海事、文明办以及船舶运输等部门要通力合作,为骨灰撒海开设便利通道。他透露,今后将建立激励机制,力争对接受骨灰撒海的逝者家属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