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硬现实”中坚守 蛋壳上的艺术梦,在“坚硬现实”的面前,显得很脆弱。 “全国做蛋雕的民间艺人不超过500人,福建我知道的,只有8个人。有人劝我,做这么冷门的工艺,很难赚到钱。”苏阿飞很愧疚,全身心投入蛋雕这两年多,家里的经济收入全靠在红木家具厂当工人的妻子一个人承担。 苏阿飞说,中国的蛋雕艺术起源于明清时期,常在婚娶、祝寿、得嗣之时,作为贺礼送给主人家。所以,他有意识地把生活中各种美好愿望融进每一个蛋壳,譬如“吉祥如意”“福禄寿”“地久天长”等。 “蛋有团圆美满、福泽绵延的美好寓意,我不信蛋雕艺术没有市场前景!”执拗的苏阿飞开始四处奔走推销。2014年10月,他到浙江东阳木雕城参展,和来自天南海北的5个蛋雕艺术家一起拼摊位。“围观啧啧称赞的多,买的少,我4天只卖出2000多元的作品。”参展刨去摊位费和吃住花销,苏阿飞亏了2000多元。 在厦门鼓浪屿、福州三坊七巷、莆田湄洲岛,他找了不少工艺品门店,希望拼摊的方式销售作品,屡次铩羽而归。一个老板说:“这玩意儿这么轻,游客一捏碎了,损失算谁的?” 尝试“触网”艰难破“壳” 苏阿飞决定“触网”。 微信、微博、贴吧,苏阿飞多管齐下。去年底,他建了一个名为“康利蛋雕研究室”的微信公众号,自学视频制作,将蛋雕作品上传。“为了吸粉,我跑了北京、山东、湖南好几个省,请做红木工艺的莆仙乡亲帮忙关注。”苏阿飞为42名手工艺人作推送,只收取极低的费用。很快,粉丝突破1万人。苏阿飞又认证了一个名为“仙游蛋雕第一人”的公众号,推送莆仙大地发生的新闻,并巧妙地把自己的宣传材料融合进去。 苏阿飞还在微信上加了331个群,微信好友近5000人。许多人开始通过微博、微信和他交流,表达想法。除了常规作品,他还经常根据对方提供的资料,提供私人定制的蛋雕工艺品。苏阿飞的名气也渐渐大了起来。 |
相关阅读:
- [ 04-11]首届澳华人艺术成就展《回顾与展望》在悉尼开幕
- [ 04-10]福建省艺术教育协会古琴及陶埙陶笛专业委员会成立
- [ 04-09]首届澳华人艺术成就展《回顾与展望》在悉尼开幕
- [ 04-08]推动农村学校艺术教育 松溪三招解“三难”
- [ 04-05]厦门一群年轻人人太牛了 自费拍歌仔戏电视剧
- [ 04-04]湖里街道在广场举办交响音乐会 高雅艺术走进居民
- [ 03-31]中国买家世界各地追寻中国文物 一掷千金购古董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