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多个专收旧衣物的绿箱子入驻福州百余小区,80后小伙子薛孙辉愿意为旧衣物零抛弃和循环利用出力
为旧衣物“安个家”
东南网4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姚瑾 文/图)上周日,福州鼓楼区屏西小区的肖女士将整理出的两包换季旧衣物,投放到离家不远的绿箱子里。
近段时间,不少福州市民留意到,小区内出现了一两个一米多高的绿箱子,上面有“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支持环保美丽榕城”等字样。原来,这是一个专“吃”旧衣物的回收箱。
按照绿箱子上的标识,记者辗转找到设置这些旧衣回收箱的80后小伙子薛孙辉。记者了解到,这种绿箱子目前他已投放了600多个,陆续入驻福州百余小区。
给旧衣物做个专门的回收箱
近日,在福屿社区的美景良辰小区,薛孙辉和几位高校环保志愿者,开展了一场以“衣循环、爱循环,让旧衣服零抛弃”为主题的旧衣回收宣传和回馈活动(如图)。现场展示了一些用旧衣物加工而成的拖把等生活用品,并奖励给部分参与活动的居民。
记者看到,不时有业主拎来装满旧衣物的大袋小包。准备去学校接孩子的陈女士,骑着电动自行车顺道把一大袋旧衣物载到活动现场。“上午刚在家里做了大清理。”她说,换季淘汰掉的旧衣物为数不少,若不及时清理,很占用衣柜的储藏空间。
在薛孙辉的微信记录中,记者看到,2014年12月16日,他定制的第一个旧衣回收箱,在仓山区的福杰苑小区“安家落户”。“现在新投放的是改进版。”他推开衣物投放小窗,向记者介绍改进后的绿箱子,“比原先的增加了檐边,解决了之前出现的漏水问题。”
是什么促使这位80后小伙子,对旧衣物如此上心?
薛孙辉告诉记者,他曾做过快递员。送快件到居民小区时,他不止一次地看到,垃圾箱边堆放着成包旧衣物。收货人常常一边签收新衣,一边也为清理出的旧衣要往哪放而发愁。
这让来自偏远山村的小薛觉得可惜。随后,他上网查找相关讯息,得知旧衣物回收后,较新的可用于捐赠,另一部分破损无法穿用的,可以加工再利用。如何让可以再利用的旧衣物,不再“流落”到生活垃圾箱中?于是,他萌生了在各个居民小区设置旧衣回收箱的念头。
小区布点利于回收常态化
薛孙辉先到上海、杭州实地考察当地旧衣回收箱的投用状况。2014年底回到福州后,他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大街小巷,不厌其烦地联系物业,说服社区同意安放旧衣回收箱。
起初,他订制了10个绿箱子试水,受欢迎程度出乎意料。这令他增强了扩大投放范围的信心。在他的努力之下,目前全市已有600多个旧衣回收箱,覆盖100多个小区。
作为较早接纳旧衣回收箱的社区之一,福屿社区的40个小区全都为绿箱子腾出了一席之地。福屿社区居委会主任张承征坦言,这个80后小伙子的公益想法和知难而上的勇气颇为打动人心,也与社区亟待解决的一些难点问题相契合。
一直以来,社区在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面临令人头痛的垃圾清理问题。“这些年来,旧衣物的丢弃量日增月涨。”张承征说,旧衣物乱扔影响小区卫生环境,也加重垃圾处理量。一旦“混迹”于带着汤汤水水的生活垃圾中,更是增加了小区保洁的工作量和难度。
垃圾分类是城市管理中倡导的新理念。“专设旧衣物回收箱,至少让大家可以将旧衣物从日常垃圾中分离出来。”张承征表示,这对于推行垃圾分类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社区的不少孩子都懂得,“旧衣物别扔到垃圾箱,要放入回收箱”。
在美景良辰小区,居民吴女士表示,家里久不穿用的衣物,还有七八成新的,也曾捐到慈善机构或者公益组织设立的固定接收点上;社区也曾不定时地组织过旧衣物的集中回收。“可是,距离远一些的接收点,苦于抽不出时间专程跑一趟;不定时集中回收时,却因为没空收拾而错过收集时段。”
张承征认为,有限的公益捐赠接收,对于旧衣物处置仍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源源不断出现的旧衣物丢弃问题。
而目前入驻小区的一个个绿箱子,实现了自助式的定点回收。运行半年多来,清运、维护都较为及时,方便居民们的旧衣物清理和回收利用,大大减少随意堆放、丢弃的现象。
期待旧衣回收“叫好也叫座”
有一部分较新的旧衣物分拣出来可作为慈善捐赠。
“衣物的消毒、清洗、整理,这部分还可以承担。”小薛表示,毕竟自己的财力、精力有限,对于运送、联络发放对象等工作,经常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时,他会通过朋友圈里发起募集运费,或者请高校的环保志愿者帮忙完成捐赠。
去年12月,薛孙辉联合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举办了“温暖一冬”爱心物资捐赠活动。其中,有10箱衣服经由支教团,发放给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三关完全小学学生,另有50箱捐赠给了其他学校的贫困儿童。
薛孙辉表示,旧衣物中有相当一部分并不适合捐赠。因此,他设置旧衣物回收箱的初衷,主要在于考虑其再加工利用的环保前景。
小薛了解到,在国外这方面已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旧衣物分拣分类后可通过不同的加工办法,物尽其用。比如,涤纶等化纤类的旧衣物,可加工成再生涤纶;用棉质衣物加工的再生棉条,可做成拖把等清洁用品;还有的可加工成无纺布、蔬菜大棚保暖被等产品。国内的上海、杭州、广州等城市已率先进行这方面的探索。
“建立旧衣服回收、分类、加工、利用体系,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方向。”他告诉记者,去年初,福州市政协提案中也有关于“借鉴国外和省外经验、设立旧衣物回收箱”的建议。这促使他下决心进行尝试。
可是,实际运作的艰难令他始料未及。他坦言,项目开展一年多,定制安装回收箱,加上清运、清洗、消毒等的投入,远远超出回收产出量。有时,他到一些社区推广绿箱子时,仍会遭遇闭门羹。
而旧衣物要进入再生资源利用环节,必须达到较大规模的回收量。为此,小薛不仅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还向亲友借了不少钱。眼下,他投放绿箱子的资金已是捉襟见肘。居民的认可和点赞给了他坚持下去的信心。他期待,国家对于旧衣物回收的鼓励政策,能有进一步细化的配套扶持措施。
记者感言>>>
旧衣回收还需政策配套引导
如何处理旧衣物,一直是颇引人关注的话题。记者认为,为旧衣物找出路,不妨多考虑其公益性,不仅仅是慈善济困,还要将更多目光投向生态环保方面。
以往,用于扶贫济困的捐赠,是公众较为熟知并乐于参与的渠道。通过民政部门或社会公益组织,捐往灾区或贫困地区,以及各地悄然兴起的城市“爱心墙”,都寄托了爱心助困的良好愿望,同时也避免部分的丢弃浪费。
但眼下此类衣物的需求总体上呈相对下降态势,而且面临更新淘汰的旧衣物中,相当一部分未必适合捐送。仅靠爱心捐赠,已难以解决日益增多、数量巨大的旧衣物的处置问题。
于是,一些为满橱旧衣发愁的市民只好自行处置,将其当作普通垃圾扔掉。这无疑增加了城市垃圾的处理成本。其中不少由化纤材料制成的衣物,可降解性差,加上经过织染等多道工序,若随便丢弃,对生态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污染。
目前,国内北京、上海、济南等地已初步建立城市废旧衣物回收体系,探索其资源化利用途径。这一途径即是由专业环保企业对旧衣进行回收分类处理。通常先进行价值分选,将成色新、款式新的衣物挑出来,消毒后捐献给有需求者,这部分一般占回收旧衣物的3%-4%。捐赠余下的回收旧衣物,按照毛、棉、化纤、混纺、鞋包分类后,再加工利用为纺织原料,用于制作无纺布、劳防用品、菜棚保暖棉以及车用隔热用布等。
不过,资源化利用解决旧衣物的出路,目前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仅凭企业单打独斗式的摸索,恐难发挥最佳的环保效益。站在社会公益性的角度,能否将旧衣物回收利用,纳入“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收集”建设和“废旧衣物回收利用”循环经济项目,还需地方政策加以配套引导,并对其用途、流向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