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冲在救援第一线
东南网5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项裕兴 陈亮 吴柳滔 通讯员 邱灿旺)
泰宁泥石流灾害经过紧急救援,目前现场搜救工作进入尾声。连日来,各方救援力量,尤其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冲在救援工作的第一线。
8日5时许,开善乡接到灾情电话,大灾面前,乡全体党员干部在乡党委书记暨芳的带领下,迅速成立信息、后勤、交通三个组,通知排查险情,清理进村路障,维持现场秩序……
几乎同时,刚带队出警归来的泰宁消防大队大队长、党员涂建煌接到报警消息,带领两车24人火速赶往事故现场。
此时,工程车还未到,涂建煌组织官兵动手清除通往事故现场多处路障,到达距离事故现场约3公里处,由于塌方面积较大,他当即决定大家携带救援装备徒步赶往事故现场,成为到场处置的第一支专业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他立即部署,命令一组由党员组成的突击队深入核心地区救援,另一组负责疏散其他群众并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
救援至今,全省消防部队调集50台消防车359名官兵参加救援,其中党员官兵就有286名。
通往救援现场的一座双车道桥梁坍塌,8日18时50分,陆军第31集团军某旅工化营50余名官兵经长达6个多小时的急行军,抵达任务地域后紧急展开架桥作业。经一个多小时紧张战斗,建起一座长30米、宽3.75米的应急桥梁。
9日,现场雨势不减,救援难度增加。武警水电指挥部副司令员杨全刚带指挥部专家指导组一行8人,紧急赶赴一线加强救援技术指导。武警交通部队官兵轮番作业,对滑坡体结构复杂的核心区域实施精准搜救。武警泰宁森林大队成立10人党员突击队,深入危险区域展开救援。
“全局同志都在各塌方路段坚守,作为党员干部更应身先士卒。”9日7时,记者在进入受灾现场的一块塌方处,遇到泰宁县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廖冬健。他拖着装满雨水的鞋子坚守在滑坡地段,一边观察边坡是否有石块坠落,一边指挥救灾车辆快速通过危险地段。在城关通往开善乡池潭村救援现场道路上,廖冬健持续值守20多个小时。
“事故发生前,连下了几天大雨,全所干警脑子里的弦一直都紧绷着。”8日5时许,开善派出所所长、党员邓寿福接到警情后,立即带领民警苏建强、协勤江健赶往事故现场,由于道路多处塌方,邓寿福马上联系当地的铲车,并找来油锯、镰刀等工具一路清碍,至7时许,与乡党员干部协力抢通了开善乡所在地到事故现场的公路,确保首批救护车、救援机械通往现场。
泰宁县公安局全局民警坚守在各个危险路段,指挥交通,保障大型救援车辆顺利及时到达救援现场。全体民警已连续奋战3昼夜。
持续强降雨,对受灾地区通信网络造成严重影响。福建联通第一时间启动抢险应急预案,组织抢修队伍赶赴受灾点。由三明联通5名党员组成的先锋队克服道路中断阻碍,率先赶赴泰宁受灾地区,连夜抢通池潭水电站抢险现场的通信信号,并于9日晚在事故区域各增加一个3G、4G应急通信基站,保障现场大流量数据通信的畅通。
“走,我背你!”
东南网5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恩儿 通讯员 柳志勇 张依婷 钟鸣)“还好你把我背出来,不然得担惊受怕一整晚。”10日上午,浦城县石陂镇案山下村57岁的村民陈秀英,见到驻村干部袁超,感激不已。
预备党员袁超是石陂镇党政办副主任。9日24时左右,看到仍在下大雨,他立刻给案山下村的村主任黄美荣打电话:“我们村地灾点的群众都转移了吗?”
“只剩下黄金旺和陈秀英夫妇两人。”黄美荣担忧地说。
“不行,我们去看看。”袁超说。
冒着大雨,踩着泥泞的道路,袁超和黄美荣赶到黄金旺家中。“外面雨非常大,你家在山边,很危险,得赶紧搬!”
“可我脚伤还未好,不方便走。”陈秀英于几天前摔伤,不愿转移。
“走,我背你!”袁超背起陈秀英就朝车子走去。之后,他又自掏腰包,将夫妻俩安顿在一家宾馆。就在他们走后不久,黄金旺的房子旁边就发生山体滑坡。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日16时,石陂镇共有80余户民房墙体不同程度倒塌。由于县、乡、村周密部署,转移及时,没造成人员伤亡。
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党员
东南网5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何海铭 通讯员 肖芳菲 戴志超)哪里最危险,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连日来,这样的场景在泰宁泥石流灾害救援现场不断上演。
灾害发生前一天,三明陆军预备役通信团修理所所长余道耿的家属因病住院,他在医院看护了一夜。灾害发生后,他考虑到自己对工程机械操作较为熟悉,便主动说服家属,请缨参加救援。
救援过程中,他驾驶推土机连续奋战24小时,清理通往灾区道路上的土石方,累计清理土石方4000多立方米。
灾害发生后,泰宁县人武部作战值班员付振江始终坚守值班岗位。要求搜集受灾信息,要求提供行军路线,问询集结地点和任务……连日来,值班室的电话已成为热线,常常这个还没结束,那个电话又响起。
为了发挥连续值班熟悉情况的优势,他从灾情发布的那刻起,连续48小时值班,一刻未眠,不停地接打电话,请示、报告、协调、下达任务……接打电话1000余次,无错、漏、差、误情况出现,为精准有效救援争取了时间。
此外,泥石流灾害发生后,三明军分区为确保救援部队通行顺畅,由党员干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组建12支党员突击队,由各团级单位主官带队布控在各个易塌方地段,24小时巡查,守护救援通道。
党员的责任不会退
东南网5月11日讯(福建日报通讯员 陈昌和)10日中午,在泰宁县公路局池潭公路站里,一身泥巴的吕孙汉站长刚从县道751清理溜方现场回来。从一大早忙到现在,他早已饥肠辘辘,端起饭碗就开始扒拉。
“丁零零……”
“什么?县道751又溜方了?好的,我马上赶过来!”他撂下饭碗,出了站。
自从8日池潭水电站泥石流事故发生后,直接通往事故点的泰宁县道751,成为运输抢险设备和救援队伍的生命通道之一,仅8日当晚,就通行50多辆抢险车辆。
严重的暴雨灾情导致当天县道751发生14处边坡溜方,体量超过2000立方米。由于池潭公路站管养路段平时车流量较少,养护工作量不大,目前站里人员较少。灾情发生后,54岁的吕孙汉冒着倾盆大雨忙里忙外,向泰宁公路局报告求援,联系社会抢险力量,现场指挥清障作业,维护安全秩序,协调各类问题,忙得团团转。
“那天事情多,跑前跑后,加上雨太大,雨衣根本挡不住,我总共换了3套衣服,后面没干衣服换了,只好就这么湿答答地穿着。”吕孙汉说。
连日来,他全身心扑在公路上,随时上路巡查,清理水沟,搬除路面落石。
“尽管明年我就要退休了,但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不会退,爱路护路的感情不会退。”从事了30年养路工作的老共产党员吕孙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