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福州记者 段金柱 转型 需要政企合力 今年3月,“供给侧改革八闽行”活动中,记者选择了一个产业——长乐纺织业、一个企业——福耀玻璃作为调查对象,走访了政府部门负责人、企业经营者、领军技术人才等。 长乐纺织业是国内县域少有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其发展态势将深刻影响长乐的经济发展大局;福耀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中国制造”标杆,其成功之道对其他企业具有启发意义。 新常态下,如何引领经济稳健发展?转换经济增长的根本动能——由需求侧的“三驾马车”变转为供给侧的“四个轮子”(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深化制度创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才是更高战略,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追求。 战略追求和部署,正是政府更应该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有形之手”引领“无形之手”协同作战,日积月累,方能真正见效。那么,政府如何作为? 其一,引导转型升级。只有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高端供给,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的供需平衡的跃升,供给侧改革才能真正发力。 “有形之手”不必也不能介入“无形之手”的细微领域,但需要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引导。需要从全球、全国的产业布局和发展趋势出发,选准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再辅以政策举措,吸引优质企业落地建设、发展。如果产业真正从粗放迈向集约、产品从低端向高端转变,才有望打赢产业转型升级这场“攻坚战”。 其二,引领制度创新。只有创新体制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场改革不仅需要产品、产业上的有效供给,更需要有效的“制度供给”。体制机制障碍,利益固化顽疾,都需要下大力去革除,需要各级政府真正实行自我革命。 其三,着力精准服务。“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到企业多倾听、多服务,而不是多指导、多检查。要针对企业解决不了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拿出解决办法,给出解决时限,真正马上就办、办就办好。 成就一项改革,需要戮力同心的精气神,需要勇往直前的信心。记者在长乐市采访时,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由于历史原因,当地有些企业的厂房没有产权证。政府出招,为符合相关法规、条件的企业及时补办。一位企业家感慨地说:“一本产权证不仅让我们能更好地融资,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企业家可以名正言顺地确认辛苦打拼的成果,给了我们更大的发展信心。” 诚哉斯言。我们期待着涌现更多这样的信心! |
相关阅读:
- [ 07-22]国资委划定供给侧改革时间表 加快化解过剩产能
- [ 07-14]发改委回应供给侧结构改革降成本:包括降融资成本
- [ 07-13]供给侧改革加速推进 借道分级基金布局周期板块
- [ 07-12]人民财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央企要打头阵
- [ 06-07]苗圩:抓好“七个重点”推进工业供给侧改革
- [ 06-06]地方密集推供给侧改革方案 产能出清望加速
- [ 05-24]供给侧改革不是不要需求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