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经济 > 正文

探访福建高山村在脱贫路上的尝试和探索

2016-10-03 07:16:40 方炜杭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山高路陡,地瘠人穷,摆脱贫困,出路何在?依托科技,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农民增收才有盼头。近日,记者走访闽东、闽北的三个高山村,探访他们在脱贫路上的尝试和探索——

高山突围

东南网10月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记者 方炜杭)

屏南县代溪镇官岭村——

入股种桃 以短养长

沿盘山公路一路向上,记者来到屏南县代溪镇官岭村。

“今年桃子少量挂果,我们送去省里检测,甜度和品质都非常好。”在道路一旁的果园里,村主任孙德铣与几个村民正忙着为果树修剪枝条。明年这批果树将进入丰产期,是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

地无三尺平的官岭村,海拔从最低300多米,逐渐上升至1000米。

“各家的地东一坵西一垅的,不连片,没规模,种粮种菜都没效益,起早摸黑干一年,还抵不上外出打个把月工。村里大片土地荒芜,心也挺疼。”孙德铣说。

2014年,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派驻村第一书记宋雪宇初次来到这里时,看到这样一个近乎空壳的村庄:大部分村民因生活所迫纷纷外出谋生,常住人口从600人剩下不足100人,其中,还有建档立卡的扶贫户18户。

有什么产业能让乡亲们脱贫,有什么办法能让外出群众归来?

带着这些问题,宋雪宇找到省农科院,专家多次调研后建议,这里山多地少劳动力缺乏,但日夜温差大,适合发展水果种植,并提出可为村里免费提供苗木和技术作为扶贫支持。

新的问题来了,这些苗木该怎么分?这让宋雪宇犯了愁:“谁家多分了少分了都不合适,分完后也形不成规模效应,最终还是竹篮打水。”经村民大会讨论,最终“成立合作社经营,股权量化到户”的方案以绝对优势通过。

随后,孙德铣带头成立官岭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100亩山种植锦绣黄桃、黄金蜜等8个品种的早熟低温品种桃树,不少贫困户入股合作社。

由于桃树要三年才进入丰产期,合作社采取林下种养来实现以短养长。去年套种10亩西瓜收益3万多元,套养300只鸡,收入3万元。贫困户在桃园打工,每天可收入120元,一年下来有七八千元的务工费。去年底,合作社社员每人分红几百元。

政和县镇前镇下园村——

兴建市场 八方客来

政和县镇前镇下园村位于302省道旁,紧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佛子山。

在村口的蔬菜交易市场内,不少妇女正在为刚采收的四季豆分拣装袋,由浙江收购商过秤后装车发往上海。这样的火热景象,对村民们来说以前想都不敢想。

下园村地处高山区,一直以来都有种植蔬菜的历史,但村民各自为战,生产十分松散,在收购商面前毫无议价能力,很多人种了十几年菜依然只能保证温饱。有一个农户为了1毛钱收购差价,不惜多跑20公里山路。

怎么办?带着问题,驻村第一书记田纯森找到省农科院,让他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后,院长刘波带着一批专家来到下园村开“药方”——这里山好水好,村民种菜有经验,症结在于经营主体小而散,市场竞争力弱。农科院拿出14万元,先帮助下园村建一个冷库,买一辆冷藏车,解了燃眉之急。

专家的意见让村民们干劲十足,村里随即组建起合作社,并流转100亩土地作为种植基地,吸纳贫困户入社,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慢慢地,下园村高山蔬菜有了谈大订单的能力,并把菜卖到福州、上海,打出政和高山蔬菜的名气。

去年9月,看到村民们的决心与干劲,县里决定把下园村列入政和农民创业园,并拿出100多万元建设高山区第一个蔬菜交易市场,包括冷库保鲜区、物流运输区、蔬菜交易区,希望把这里打造成辐射周边地区蔬菜产业的中心点。

一年来,这个市场的磁铁效应已显现,各地客商纷至沓来。

浙江的客商与合作社签订合同,免费提供四季豆种子、肥料,收成后以每公斤4.4元的价格收购。“采摘期才刚过半就已收回成本,这季一亩保底收入可超过3000元。”贫困户江红有信心满满地说。

好消息接踵而至:8月20日,下园村与湖北客商签订引进羊肚菌项目的合同;8月31日,台湾专家在下园村试种首批三星葱。

激动的田纯森在朋友圈里写下:“今年下园村集体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