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清流县大力发展花卉产业 帮助贫困群众踏上致富路

2016-10-10 09:47:24 魏桂莲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清流县大力发展花卉产业,通过资金孵化和技术帮扶以及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帮助贫困群众踏上致富路

“只要把花种下,每天都有收获”

  张慧在花卉大棚里忙碌。

东南网10月1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魏桂莲 通讯员 邓文桂 沈昌培 实习生 郑鑫 文/图)

资金孵化,带动就业创业

清流县林畲乡石下村辖5个村民小组,有136户638人,是县里的重点扶贫村。国庆节前,记者在石下村见到花农张慧时,她正在包装刚采摘的非洲菊。“如果没有政府扶持,就没有今天的生活。”张慧开心地说,“只要把花种下了,每天都会有收获!”

张慧是外省人,从千里之外嫁到石下村。虽然丈夫体弱多病,无法从事体力劳动,但她无怨无悔,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一个家。

为了开荒种地,张慧曾借过高利贷,结果地里的作物还没长成,利息已涨得超过本金。回忆以前的苦日子,她几度摇头。得益于县里精准扶贫政策,石下村包括张慧在内的11户贫困户获得每户2万元的无息贷款,使用期3年。从此,张慧一家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

“我当时喜忧参半,喜的是总算有了一笔钱发展生产,忧的是2万元做一个一亩的大棚都不够。”张慧告诉记者,多亏有了资金孵化和技术帮扶政策,让贫困户创业不再发愁。

资金孵化是清流县为各村量身打造的信用担保基金项目。石下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提请,由村扶贫发展基金合作社设立担保基金,将11户的22万元扶贫款存入在县农村信用社开立的专用账户,专门为石下村村民向信用社贷款提供担保。申请贷款的村民必须是担保基金所属村的村民,有偿还能力、信用度高,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两年。

“我们发挥中国花卉之乡的优势,充分利用扶贫资金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让他们早日踏上致富路。”石下村党支部书记巫水根说。

去年1月,张慧贷款10万元种了非洲菊,近两年的收益达到7万元。“现在我已经有了4个花卉大棚,接下来还要扩大种植面积,再把父母接来,一起把花卉产业做大。”说着,张慧脸上又绽放笑容。

扶贫扶志,创新产业帮扶

闽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鲜切花产业园辐射数个乡镇,部分区域位于石下村。

走进这里的高效温室大棚,眼前一派喜人景象:香水百合开在纤细的长茎上,花香清幽淡雅;洋桔梗开得正欢,色彩绚丽夺目……花农舒庭金正忙着采摘鲜花,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家经营的2亩花卉,已经进入销售旺季,预计年前年后能增加3万元的收入。

扶贫先扶志,贫困群众只有彻底根除“等靠要”观念,强化自力更生意识,才能真正走上致富大道。为此,清流县遵循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的理念,细致分析群众贫困原因,组织村民座谈,开展集体评议,举办针对贫困群众的致富技能培训班,鼓励他们增强以自身劳动来改变命运的信心。

2012年至2015年,该县引导闽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四扶”(资金扶持,种苗扶持,农药、化肥、技术扶持,销售扶持),对缺乏资金和技术的农户进行帮扶,共扶持279户贫困户种植2700亩花卉并有效脱贫。今年初又牵线石下村与闽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合作,结合精准扶贫政策,创新建立扶贫轮训基地,即公司在基地划出10亩鲜切花种植实验区,供在册贫困户学习和实践种植。实行两年一轮扶持一批贫困户,保证轮训基地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进来。贫困户在学习一年(全季节周期)的鲜切花种植后,可自行创业。

今年6月,贫困户舒庭金在10亩实验基地上分配到2亩地,9月就开始有了收获。“公司免费提供大棚、种苗、技术、农资等,花卉售卖后的利润归我们所有,我们无须承担风险。等以后我自己创业,就有技术、资金基础了。到时候,我的产品直接按市场价卖给闽晖公司,即使市场行情不好,公司也会以兜底价收购,同样没有风险。”

“产业扶贫,既可以解决贫困户无技术、无资金等问题,同时又让他们树立劳动致富的信心,掌握了花卉种植技术,还为今后建成自己的花卉大棚积累了经验。”巫水根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