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寿山石市场进入低谷,周末地摊上以往那种摩肩接踵的盛况也很少看到了(资料图片)。 东南网11月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何光锐)作为寿山石市场“风向标”,福建东南2016秋拍刚刚落槌。毋庸讳言,虽然少数高端精品仍出现较热烈的竞逐,寿山石雕的整体行情仍然处在下降通道之中。从征集的拍品来看,由于藏家惜售,中高端作品上拍数量持续减少;从拍卖结果看,低端作品的价格进一步走低,出现与电商价格趋同的势头。 根据雅昌艺术网公布的拍卖数据统计,2010年寿山石拍卖年总成交额一改之前数年温和上涨的态势,开始大涨,201 1年达到最高峰,年总成交额为4.1亿元。2012年以后总成交额 开始逐步回落,至2015年为5年来最低,仅比2010年略高。可以预计,今年将延续数年来的下跌,数字有可能回到2010年之前的水平。 近几年来,寿山石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低迷,出现地摊人流量减少、商铺关门、集中性市场倒闭、从业人员转行等现象,行业人士用“冰冻”一词来形容寿山石市场的现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分析寿山石市场的罕见滑坡,除了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的影响和老挝石的外来冲击,其深层次原因是反腐败对“雅贿”行为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原本作为市场主要推动力的礼品需求急剧萎缩。与此同时,社会上投机性的热钱消失,艺术品市场普遍受到影响,收藏投资者信心不足,观望心理渐浓。 然而,艺术品行情的调整,往往伴随着市场格局的重大转变。寿山石市场在“冰冻”的表层之下,实际上有各种不同动力与方向的潮流正在涌动、冲突与交汇,形成类似于“湍流”的局面。 首先是寿山石电商、微拍的遍地开花,迎合了艺术品消费潮流的兴起。互联网巨大的传播力量,对寿山石文化的推广,对新生代寿山石爱好者的培育,都将逐渐显山露水。据了解,这些寿山石电商、微拍的主要客户群体都在福州以外。同时,由于寿山石价格的回落,一部分沉寂多年的老藏家重新活跃,包括一些台湾的收藏者也再度进入市场。 寿山石经营队伍出现分化趋势,一部分经营不善的商家必将转行退出,而那些综合素养较高的商家则崭露头角,因为艺术品行业毕竟需要一定的文化门槛。寿山石的经营模式也正在改变和提升,个别有实力的商家开始尝试以艺术机构的形式策划展览,介入创意设计环节,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推广自身。 |
相关阅读:
- [ 10-04]福州国庆假日推出系列文化大餐 受到市民追捧
- [ 09-01]故宫寿山石精品首次“回乡” 展览藏品分三方面
- [ 05-22]福州樟林村寿山石作坊 粉尘直排空气中
- [ 01-31]“升级”寿山石馆昨开放 增加了诸多珍贵展品
- [ 12-15]福建工艺美术大师左一刀:未来寿山石雕要走创新之路
- [ 10-26]福州散发文化之都魅力 三坊七巷折射半部近代史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