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正文
分享到:

以“绿”生“金”——闽北山区生态扶贫调查

2016-11-26 14:27:33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以“绿”著称的闽北山区福建南平在推进精准扶贫时,将“好生态”与“富百姓”巧妙结合,走出了一条“生态扶贫”之路。记者在基层采访发现,以“绿”生“金”的探索已遍地开花,在实现产业发展、农户脱贫致富的同时,也有效保护了闽北山区的“青山绿水”。

9月21日,游客在建瓯市房道镇千竹园游览。被誉为“中国竹子之乡”的福建省建瓯市,近年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竹子资源,通过科学种植管理、开发笋竹科技产品、发展竹林旅游观光等措施增加竹业附加值,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求发展:生态经济“双赢”初显

在松溪县旧县乡东厝村,70多岁的蔡朝清守着自家的5亩山垅田,却因家里没有劳力,生活窘困。如今,他以每亩400元的年租金入股当地一家水稻合作社,足不出户每年可分红2000多元。

在南平,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精准路径正在慢慢成形。这不仅保护了闽北山区的生态环境,而且从“绿水青山”中找到“金山银山”的当地村民们,保护生态的积极性更高了。

来自南平市的数据显示,5年来,南平市贫困人口由23.6万人减少到6.9万人,并计划在2018年左右帮助其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可喜的是,脱贫后的村民们保护生态的意识更强了。松溪县花桥乡招沙甲村过去曾是贫困村,村民一度靠着“上山砍树卖钱”过活,“青山”变“荒山”,最后不得不离家寻生计。

如今,记者再次来到该村采访发现,随着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壮大,招沙甲村不仅恢复了青山绿水,还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点。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