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正文
分享到:

2017年4月5日-4月10日福建一周热图

2017-04-11 10:36:2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宁德蕉城区官岭村:偏远山区的产业寻"特"之路

宁德市蕉城区赤溪镇官岭村地处偏僻山区,距赤溪镇镇区20公里,全村共有311户1219人。

此前,村民主要收入以卖茶青和毛竹为主,受交通条件等因素制约,及缺乏有前景的产业,群众生活水平低。2013年底,村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700元,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村级办公场所、路灯、停车坪等基础设施都不健全。

石狮残疾人联络员的一天

春光明媚的四月,石狮前廊村路边的刺桐花肆意绽放,红艳欲滴,该村今年62岁的老陈望着妻儿,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妻子已多年瘫痪在床,不认识家人,生活全靠老陈照顾;儿子患有先天性精神障碍,一直靠药物维持正常生活;自己被医院诊断为食道癌。生活的艰辛,已让老陈忘记了笑,只有陈瑞玲的到来,他的脸上才会不自觉地展现笑容。

永春治水

作为晋江流域的上游保护地,永春的水环境保护多年前就已开展。这几年通过生活污水处理、沿流域垃圾转运、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企业排污整治等方面措施,永春桃溪流域已呈现出溪流、湿地丰饶,居民环保意识增强的新景象。

永春去年开始实施的“全面治水”工作,进一步将治水的目标提升为“水清、河畅、路通、景美、魂足、民富”,将水环境的改变与人们的生活品质、精神感受融为一体。

特战队的极限训练

初春的福州某山域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雾气中。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口号打破了森林的宁静,武警福建总队特战分队“魔鬼周”集训在这里悄然拉开帷幕。来自福州、直属、莆田、宁德支队的100余名特战精英在这里进行为期一周的极限训练,全面锤炼特战官兵基于实战背景的“走、打、吃、住、藏、管、保”能力。

石狮老街的“粿”香“粿”味

清明时节的石狮凤里老街,熙熙攘攘,人们忙碌着选购清明用品。除了石狮人清明必备的润饼菜,一些粿品也十分畅销,这不但是一种特色食品,还是石狮人逢年过节用的祭品,更是海外游子心中的思乡情愫。

落叶不扫 美了一座校园

春分刚过,泉州七中校园里的一株株香樟树已长出青翠的嫩叶,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春装,而那一片片老叶子则像涂了胭脂。微风拂来,香樟树的红叶与芒果树的黄叶簌簌落下,在地上铺了一层地毯……触景生情、感时而动,在泉州七中校长陈龙斌的提议下,泉州七中自3月29日开启“只捡垃圾,不扫落叶”的模式,为期七天。同学们在跑操、进出校门时,都可以信步于大自然馈赠人类的地毯之上,聆听脚下的声音,细细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触摸那些看得见的历史 古厝游方兴未艾

近日,一则曾坑蓉园片区启动改造项目的信息,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集到古厝群保护上面。近年来,石狮市不断加大对古厝群的保护,将古厝群的保护列入城乡规划范畴,对一些有历史价值的古厝进行科学定位,做好相关保护工作的同时,充分挖掘开发旅游资源,推进文化休闲游。

泰宁县多措并举 帮助库区、山区移民走上致富路

泰宁县是我省重点库区县、山区县,库区、山区移民占全县人口的10%。多年来,泰宁县致力于移民安置工作,在帮助移民脱离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后,实施一系列扶持政策,使移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近几年,泰宁县针对移民的新需求,“后扶工作”也相应从补短板向升级版、从输血型向造血型、从保基本向促发展转变。

长泰民间布袋木偶艺人薛水发:指尖上的坚守

“双手握紧,抬头,迈大步,走,将军走起来要威风……”每周三下午,陈巷中心小学的木偶课堂上,长泰县陈巷镇上花村50岁的薛水发总是手把手地教学生,津津有味地操弄着手中的木偶。表演时,他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每一个动作都干净利索,迅捷而又细腻,布袋木偶的一举一动都在他指尖上操控着。

福飞北路盘山段 将建成福州最长钢箱梁高架桥

福州福飞北路盘山段,通往森林公园,每逢节假日经常出现拥堵的情况。去年7月,福飞北路(新园路至森林公园东门段)拓宽改造工程启动,将新建一座630米长的高架桥。记者昨日从福州市建委获悉,目前,该工程顺利推进,已转入桥面施工阶段。今年年底前,新建高架桥就将通车投用。届时,这段道路将由双向两车道拓宽至双向四车道,大大缓解交通压力。

航拍美丽厦门新地标 演武大桥海上观景台

4月7日,空中鸟瞰厦门演武大桥海上观景台。观景平台“伫立”于演武大桥演武路立交的外侧海上,由三座栈桥与滨海步道相连。整个观景平台包括栈桥,完全由弧线构成,没有直角,平缓地探向厦门湾。游客只需站在演武大桥观景平台上,环绕360度,便可看到大海沙滩、日出日落、浪漫琴岛等景观。该景观台已成为美丽厦门的又一地标性景点。

走近福建三大渔女之一——“蟳埔女”

坐落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港的北岸,福建泉州蟳埔曾经是无数远洋商船的出发地。盘头插花髻,身着红裾衫,脚踏双木屐,作为蟳埔村的文化符号,“蟳埔女”以独特的渔家造型和勤劳持家的品质而闻名,与“惠安女”“湄洲女”并称为福建三大渔女。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