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站的每位收费员都能以真诚的笑容迎接通行的车辆 你能笑多久? 收费员要保持微笑,记者时时提醒自己。一个小时下来,记者发觉自己的脸部肌肉都僵硬了,怎么笑都觉得不对劲。 周斌说,如果强装笑脸,脸部肌肉很容易疲劳,根本撑不了8小时,“只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能持久”。 12时,车辆越来越多。为保畅通,周斌替下记者,重新坐到收费桌前。机动人员送来的午餐,周斌只能抽空食用,一点都不耽误手上的活。1分钟左右就要进行一次收费工作,吃吃停停,一顿饭用了半个多小时。 “现在还好,冬天就很受罪,吃到后面已经冰凉,也顾不了味道,填饱肚子就好。”周斌说。 下午,装农产品的车辆逐渐多了起来。根据规定,农产品、肉蛋奶、果蔬、海鲜等可享受免费通行。此时,收费员的操作步骤就大大增加了。 “请注意安全,可不要疲劳驾驶啊!”“天太热了,要注意防暑降温啊!”“太累了就歇歇再走吧!”……周斌总是不忘提醒司乘人员一句。“这个时段很容易疲劳,我们提醒一句,或许就能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 敢不敢攀高? 下午2时许,货车来来往往。从1号到8号收费窗口约100米,在这条“战线”上,呼叫人员靠一盏黄色的警报灯。 当天的机动收费员黄海滨,刚给1号窗口补充了零钱,就看见7号窗口亮起黄灯。收费站的每个窗口都比路面高出60多厘米,记者跟随黄海滨疾步穿越,有几分跨栏的感觉…… 所有享有绿色通行的车辆都要接受检查,记者第一次协查的大货车来自海南。司机将麻绳松开后,露出一箱箱货物。 记者仰头往上看,篷布上的灰尘掉进眼里,又被篷布上残余的水洒了一脸。“每个收费员都有这种经历。”黄海滨说。 收费员要爬上货车上检查。这时,来了一辆运送香蕉的货车,记者跑到车头,顺着梯子爬上去。货车顶差不多有两层楼高,一伸手就可够到收费站的顶棚。车头与车厢衔接处的“空档”,让记者仿佛置身于电影里爬火车的惊险情节。只有跨过这个“空档”,才能查看到货物。记者不敢直接跨过去,只能手脚并用爬过去。黄海滨说,每天他们都要这样爬上爬下上百趟,下班时双腿都软了。 这一天,对记者是新鲜的一天,对收费员却是平常的一天。一年365天,他们用微笑和敬业,迎来送往八方司乘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