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8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园园 何祖谋)
数字
《2016年福建省环境状况公报》指出,2016年,我省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契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持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
★水环境
2016年,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全省12条主要河流水质状况为优,Ⅰ类~Ⅲ类优良水质比例为96.5%,较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其中,闽江、敖江、晋江等10条主要河流Ⅰ类~Ⅲ类水质比例均为1 00%;9市1区、57个县级市(县、区)1 19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中,有1 1 5个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达标率为96.6%;全省18个主要淡水湖泊水库中,4个为Ⅱ类水质,占22.2%;1 1个为Ⅲ类水质,占61.1%;近岸海域方面,根据《海水水质标准》,按点位比例评价,全省近岸海域第一类、二类水质比例为72.3%;按面积比例评价,全省近岸海域第一类、二类水质比例为88.7%。
★大气环境
2016年,我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全省68个城市(含9市1区、58个县级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在88.4%~100%,平均为97.8%,其中,全省9个设区市达标天数比例为98.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9.6个百分点,PM2.5浓度27μg/m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2%。
按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全省9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依次为南平、莆田、龙岩、泉州、厦门、福州、宁德、三明和漳州。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厦门、福州空气质量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4位、第5位。
★生态环境
2016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在优良水平,森林覆盖率继续居全国首位,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继续保持居全国前列。
全省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69.1 7万亩,占年度下达任务200万亩的134.59%。全省森林面积801.2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5.95%。全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区93个,建成森林公园175个,建设国家湿地公园6处。全省已经建立世界地质公园2个,国家地质公园14个,省级地质公园7个。
同时,我省还持续推进生态省“细胞工程”建设,截至2016年底,厦门市和泉州市建成国家生态市,全省共建成国家级生态县(市、区)32个、生态乡镇(街道)519个、生态村3个;全省70%以上的设区市、81%以上的县(市、区)和93%以上的乡镇(街道)达到或基本达到省级以上生态建设示范区标准,85%以上的村达到市级以上生态村标准。
★声环境
2016年,城市声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全省24个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8.7dB(A)。其中,道路交通噪声强度评价为一级(小于或等于50.0dB(A))的城市10个,占41.6%;二级(50.1—55.0dB(A))的城市12个,占50%;三级(55.1-60.0dB(A))和四级(60.1-65.0dB(A))的城市各1个,各占4.2%。
闽江口湿地公园 游庆辉 摄
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这里的山更绿,森林覆盖率达65.95%,持续38年保持全国第一;这里的水更清,12条主要河流Ⅰ ~Ⅲ类优良水质比例达96.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这里的天更蓝,所有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98.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9.6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每立方米27微克,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2%。厦门、福州分别位居2016年全国74个主要城市“气质”最佳第4和第5名,“福建蓝”成为常态……
好山好水好空气,清新福建任呼吸,越来越多游客选择到福建感受生态建设“看得见的幸福”。据统计,2016年,我省接待游客首破3亿人次,达3.15亿人次,同比增长18.1%;实现旅游总收入3935.16亿元,同比增长25.3%。分别高于全国总人数、总收入增速6.4和11.7个百分点。
优良的环境不是与生俱来的。多年来,绿色发展的接力赛,福建一直没停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途中,福建省委省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在环境质量高位运行的高起点上,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作为优中求进的重要机遇,着力机制创新,从强化顶层设计、推进环境污染整治、严格执法监管等方面综合发力,不断补齐环境质量高位运行下的短板,不断擦亮“清新福建”的金字招牌。
早在2000年,福建就提出了“生态省”建设的战略构想;2014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福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任;2016年6月,福建由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上升为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一年来,我省围绕筑牢夯实生态文明制度“四梁八柱”,集中系统推进各领域改革,当好改革“试验田”。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环境治理体系、绿色发展绩效评价考核等重要领域,全面发力、精准施策,出台改革成果近30项,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相互衔接的改革“施工图”,率先推进一批生态文明体制重大改革试点,在各个领域初步探索出了改革实施路径和具体操作办法,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从率先全国扛起环保“党政同责”大旗,九市一区党政“一把手”立下“军令状”,到出台生态环保“责任清单”,明确52个部门130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从率先建立环保一季一督查通报制度,到各地借力中央环保督察,真抓实干促整改……我省深化环境保护责任机制改革,积极探索环保监管由“督企”向“督政”转变,构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倒逼机制。
从碳市场成交金额破亿元,到排污权交易额超过6亿元;从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专家库”,到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公布全省2247家参评企业的环境信用评价结果,让污染老赖一处失信四处碰壁……我省改变过去政府大包大揽,深化环保市场化改革,以市场化机制推进环境污染治理。
为了让百姓呼吸新鲜空气、喝上放心的水、吃上安全食品,近年来,我省着力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铁腕治污力度。仅今年上半年,全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就达到1990件、处罚金额8109万元,办理《环境保护法》四个配套办法和涉嫌犯罪移送案件1287件,其中行政拘留250件、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机关76件,4次被环保部全国通报表扬。开展环境执法大练兵,获环保部通报表扬的单位和个人数量居全国首位。
“清新福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环境保护永远在路上。”福建干部群众表示,保持环境质量高位运行任务重压力大,不可掉以轻心。我省将持续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清新水域”工程、“洁净蓝天”工程、“清洁土壤”工程,加快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调整,加强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不折不扣如期完成整改工作,让福建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让群众在环境质量改善上有越来越多获得感。
崩岗成了“绿色银行”
福建日报记者 何祖谋 通讯员 吴清远
一排排天竺葵、桂花、罗汉松,散落在一垄垄整齐墨绿的茶丛中,随山坡的蜿蜒或渐行渐近或渐行渐远,一棵棵百香果树结了一个个硕大的果实,压弯了枝头。
走进安溪县龙门镇洋坑村陈世哲的家庭农场,仿佛在画中行走一般。陈世哲正忙着把摘下来的百香果装入纸箱,现场一派丰收的喜悦。
谁能想到,此处满眼的绿意曾经是一片荒芜。“十年前,这里山顶都是光秃秃的,而且崩岗很多,水土流失也很严重,一下大雨,沟里、溪里都是黄泥巴,良田 也被毁了,一度只能外 出打工谋生。”陈世哲边点燃沼气灶烧水边说道。
2006年,安溪县投入300多万元,因地制宜对洋坑村崩岗核心区12处侵蚀劣地,进行强度削坡,并修建谷坊、拦沙坝、挡土墙、排水沟等配套治理设施,把崩岗成群、沟壑密布的侵蚀劣地,平整成阶式梯田。2008年初,陈世哲趁着县里治理崩岗的时机,承包了近600亩的崩岗治理地,填土引水,种植茶树和经济作物,开辟有机茶园,引进生猪养殖技术,建起大型沼气池,形成以“猪—沼—果(茶)”生态循环模式运转的农业综合示范场。
陈世哲说,猪沼果的治理模式让这块原本寸草不生的崩岗成为种养宝地,120亩生态茶园、350亩经济林长势良好,生猪养殖配套建起的大型沼气池在满足自己需要之余,还免费供应给村里人,每年为全村节省数万元的燃料费用。由于茶园施的完全是农家肥,茶叶非常抢手,价格也比别人高。
经过不断水土保持建设,现在他的果园有100亩,种植了蜜柚、百香果、枣、柠檬等50多种水果,实现年产值近200万元。如今,整个农场年产值达1100多万元,年纯利润100多万元。
安溪县水土办主任施悦忠说,把崩岗治理区建成经济作物区,并承包给农民,既治理了水土流失,又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子,还解决了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后续管护问题,可谓一举三得。2013年以来,全县投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资金6.11亿元,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88万亩。除了让农民承包治理区,把崩岗区变成经济作物区,还根据崩岗区的不同特征,把崩岗区变成工业区,变成水土保持生态区,变成生态休闲区,变成新农村建设示范区。这五种治理模式得到水利部、中科院等的高度肯定,并在我国南方红壤区广泛推广。
“要致富就要管好树”
福建日报记者 何祖谋 通讯员 钟茂富
盛夏的山林树木葱茏,一座座崭新的农家庭院掩映在绿意丛中,村里村外一派生机。这里就是有着全国林改“策源地”之称的武平县万安镇捷文村。一大早,记者走进中国第一本林权证持有者李桂林的家,与他拉起家常。
“发证之后,林农们就像吃了‘定心丸’。”69岁的李桂林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对我们说,“我这一生经历了两件喜事,第一次是铁树开了花,土地回了家;第二次又是铁树开了花,林地回到了家!”
作为全国第一本林权证的持有者,李桂林早已成为捷文村的一张名片。在捷文村村部有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上面正是李桂林手持林权证的巨幅照片。
这张编号为“00001”的林权证,发证时间是2001年12月30日。“说起这证,其实并不好拿。”李桂林回忆说,当年村里人靠山却“吃不着山”,广大林农守着“金山”过穷日子。县里决定在捷文村开展林改试点工作后,村民围绕着“山要由谁分,山要怎样分”争论了好几天,最后才决定像农田那样承包到户。
分到山林后,李桂林他们发现,山上的木材砍下后,重新种上一般都要15年以上才能再次长成,等待的周期实在是太长了,于是他不得不采取“以短养长”的办法,一边管护着林子,一边试着在林下养了一些鸡。他发现养鸡的效益不错,就增加养殖,每年养了七八千只。后来他又并养了一些蜜蜂。这样合起来一年就能增收好几万元。李桂林说:“山林成了绿色银行。”
李桂林的致富新招,叫林下经济。2013年9月,武平县入选“首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后,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引导农民从单纯利用林木资源向综合利用林地资源、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转变,走上不砍树也致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从武平县城出发,沿着通往捷文村的10公里路途,可以看到数十个“蜂蜜基地”和“森林人家”。据了解,近年发展起来的林下经济产业,有林禽、林畜、林蜂,还有林菌、林苗、林药……
针对林农资金短缺问题,武平县在全省率先开展林权直接抵押贷款,林农可利用林权证直接在金融部门获得贷款,用于发展林下经济。李桂林得知这个消息,也用林权证办理了一笔林权抵押贷款,在林子下种植了花卉、药材。
李桂林每天都要到他的林子里转几转,看到郁郁葱葱的树木,总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他用客家话逐字逐句对记者说:“林改前,是‘要致富上山偷砍树’;林改后,是‘要致富就要管好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