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时政> 正文
分享到:

厦门会晤的声音,从这里发出

2017-09-06 07:35:1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瑜辉  我来说两句
短短几天时间,作为厦门史上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新闻中心,厦门会晤新闻中心接待了境内外3000多名记者,也在他们心中留下了可圈可点的诸多细节,留下了关于厦门会晤的美好记忆。

原标题:厦门会晤的声音,从这里发出

“五赞”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为记者介绍采访安排事项。 福建日报记者 张永定 摄

东南网9月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海峡导报记者 吕寒伟)短短几天时间,作为厦门史上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新闻中心,厦门会晤新闻中心接待了境内外3000多名记者,也在他们心中留下了可圈可点的诸多细节,留下了关于厦门会晤的美好记忆。

一赞:“小白鹭”服务好

参加过多次大型会议报道的三沙电视台记者栾子洲,对厦门会晤“小白鹭”志愿者的服务赞赏有加。“志愿者分布广、密度高,而且训练有素、服务专业,有时一个眼神相对,话还未出口,他们就上前主动问询‘需要什么帮助’,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据了解,容纳700多个座位的新闻中心工作区,就安排有志愿者219名。志愿者分三班轮换,最早一班早上5点多就到位。

当记者使用完电脑后,志愿者马上会清理电脑和桌面,以备下一名记者使用。每每回答完记者的询问,还会加上一句“祝您工作愉快!”。听到记者感叹工作强度高、有点累时,志愿者还会建议,会晤结束后可以去鼓浪屿走一走,欣赏厦门的风光。

二赞:高科技 更便利

手机没电,不是问题,只需填一张表格,在咨询台就可以借到数据线;想下载厦门会晤的图片,有专门的图片中心;两个文印区,配备了6台彩色打印机、6台电脑……

来自澳门广播电视集团的记者梁舒婷表示,新闻中心最惊艳的便利是多频道插头——可以直接用数据线录音。为帮助来自全球各地的记者突破语言障碍,媒体公共工作区每个工位上都设有数字音频面板,可以切换11种语言通道。公共信号收看、音频信号收听、互联网接入等服务也一应俱全。

考虑到记者的物品寄存需求,新闻中心入口还设置了采用人脸识别技术的高科技储物柜。存物时,正视识别窗口一两秒,储物柜就会打开。取件也很方便,按下“取”键,系统就会再次通过窗口比对人脸,识别通过后,对应的储物柜就会打开。

三赞:很绿色 重环保

9月5日傍晚,厦门会晤已经圆满落下帷幕,新闻中心外的一些设施开始拆除。据了解,这些材料都将被回收利用。

此次新闻中心的建筑外饰面,均由模块化的金属板、钢柱、钢梁、螺丝等组装而成,可以百分之百重复利用。中心内的桌椅、大屏幕等设备也都是租借而来,节省了不少成本。

细节方面,新闻中心也没有忽视。环球网媒体人陈超,对用纸这一细节特别留意。“餐厅桌上、洗手池边的纸巾,用的都是原色环保纸。”他说。

厦门正在推行垃圾分类。有记者注意到,去餐饮区吃饭时,偶然会碰到志愿者推入一个墨绿色大桶。据了解,这种颜色的垃圾桶全部用于装运厨余垃圾,垃圾分类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

四赞:闽南菜 福建茶

报道厦门会晤的记者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充分照顾记者口味差异,菜品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色,还准备了来自金砖国家的特色菜。

人气最高的,当属沙茶面、清汤鸭肉面、芋丝包、养生四果汤等厦门特色小吃。这些菜品前都设有一个牌子,不仅用中英文标注了菜名,还注明了过敏原。厦门特色小吃组总厨胡福星介绍,所有小吃的烹制,都以厦门传统工艺为主,确保“古早味”不走样,同时又有创新和变化,以契合国际友人的口味。

还有一个地方,记者们很爱去,那就是茶歇区。坐在明式红木椅上,品一杯香气四溢的福建茶,成为不少记者忙碌之余放松身心的首选。

取杯、投茶、入水……茶艺师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引来赞叹连连。最多的一天,茶艺师团队进行了30多场茶艺表演。

这些天,厦门的“古早味”、福建的茶香,也从记者们的味蕾传递到笔尖、镜头,继而播送到世界各地。

五赞:很贴心 很周到

中外记者们了解会晤背景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新闻中心一角的书籍阅览区。在这里,2万余册多语种图书供记者免费取阅,成为他们工作时的重要参阅资料。《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书籍最抢手。

忙碌起来难免疏忽,一不小心丢失物品怎么办?志愿者介绍,记者只需填写相关信息,仔细核对物品特征后,很快就能领回失物。截至9月5日下午,志愿者、工作人员等共发现60多件遗失物品,其中最多的就是各类数码器材、配件以及证件,大部分物品已经归还失主。

新闻中心还为记者准备了功能齐全的按摩椅。每天中午小憩时分,按摩椅前总是满座。几分钟时间,有些忙累了的记者就在按摩椅上沉沉睡去。

 

本报记者在新闻中心采访境外媒体记者。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参加采访的国外记者在新闻中心专心工作。福建日报记者 张永定 摄

新闻中心向中外记者免费提供数十种会晤相关书籍及影音资料。

新闻中心媒体公共工作区设立了约700个工位供中外记者使用,记者们可以一边工作一边通过LED大屏幕实时收看会晤相关活动的公共信号画面和视频资料。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