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美有文化,旅游再升级 水美城市的武夷山图景
2017-12-10 08:21:3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12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金文莲 陈思雨)“度假区像城市,城区反而像乡村。”对武夷山市城区,武夷山市民常如此戏谑。戏谑的背后,反映了武夷山市城区和度假区建设的差距。 为此,武夷山市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大力推进水美城市建设,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武夷山市委书记林旭阳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水美城市建设作为补齐武夷山市民生社会事业短板的重要抓手,通过统筹治理、创新设计,让群众早日享受水美城市的新图景,将用三五年时间,完善城市功能,让千年崇安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水美城市。 扮靓崇阳溪,宜居有温度 “我要为武夷山市委市政府点100个赞,在城里为我们建这么好的公园,我们一定要好好享受这个福利。”近日,记者走进新丰街道的樟树公园,只见溪边有漫步道,有休息台,有自行车道,妇孺老幼皆有所乐,正在公园游玩的68岁吕六雅老人高兴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武夷山水美城市项目以崇阳溪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在着力打造生态岸线的同时,推动防洪排涝等设施建设。武夷山市水利局局长冯极云介绍,项目沿崇阳溪北起武夷山高铁北站,南至度假区公馆大桥,总长25公里。“目前,一期工程主要集中在樟树公园和马场洲湿地公园等河段,目的是补齐城区城市建设的短板,提升城市的品位。” 今年9月20日,水美城市项目正式开工。经两个多月的建设,樟树公园生态水系工程基本完成,公园与崇阳溪交相辉映,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71岁的市民张月晓告诉记者,此前樟树公园虽为公园,但名不副实。虽然108棵香樟树与崇阳溪水相伴而生,但园内杂草丛生,无路通行,有景难赏,实为荒园。与之相邻的湖桃大桥桥头更是垃圾成堆,一直以来都是武夷山城市建设的痛点。如何让痛点变看点?水美城市建设通过岸上岸下共同治理,实现溪水与公园浑然一体。 “公园原来和溪岸隔着一道生硬防洪堤,如何‘软化’成为困扰我们的最大难题。经多方创设,几易其稿,最终在不破坏原来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巧妙设计280米空中栈道,堤内堤外横向互通,崇阳溪美景尽收眼底,108棵老樟树风姿尽显,成为溪畔一道风景。”冯极云说,项目建设遵循自然生态的原则,对1.1万平方米河岸进行绿化,建设了1.5公里的生态栈道、自行车道,与3.9万平方米的樟树公园改造工程相结合,在崇阳溪畔打造一个全新的“城市会客厅”。 水美有文化,旅游再升级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面对旅游业从传统消费到特色消费、品质消费的需求升级,武夷山旅游业不断进行供给侧改革,水美城市建设正是其中的大手笔。 “南方的水有灵性,别有韵味,游玩中还可知晓武夷文化,边走边看,心情特别好。”来自山东的杨先生一家人在瞻仰新四军赤石暴动纪念馆后,来到马场洲湿地公园游玩,深有感触。 位于崇阳溪赤石段、占地5万平方米的马场洲湿地公园,将武夷文化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以真石堆山结合水景的手法,浓缩提炼武夷山水美景,讲述万里茶道的故事;引用“为有源头活水来”阐述朱熹与武夷山“活水”的文化渊源,50多盏路灯全部引用朱熹的诗句。“采用生态堤防,主广场、次园路、亲水栈道分别按5年、20年、30年一遇的退台式防洪标准设计,以台阶式绿化的方式营造生态邻水景观界面,人与水和谐,不侵占河道,不影响行洪。”冯极云说。 这样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水美城市节点,已成为武夷山旅游的新端口。更让许多游客高兴的是,未来水美城市建设将打通度假区和市区的通道,老城余庆风貌、水街、崇安古渡口等皆囊括其中,将散落的珍珠串成线,让武夷山处处有景,步步见文化。 “未来,武夷山水文章不仅是云河漂流、武夷水秀等,还包括水美城市这样的旅游新业态。水美之旅,让游客休闲游憩,同时也是文化之旅,各地因文化不同而多姿多彩,可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冯极云说,在今年10月份南平市组织的水美城市检查评比中,将武夷文化融入水美城市建设的武夷山市获得第一名。 据了解,武夷山水美城市建设通过以水补山、以山带水,与打造全域旅游结合,融入新业态、新元素,丰富旅游产品,将让武夷旅游提质增效,实现绿色富民、绿色强市。
|
相关阅读:
- [ 12-07]武夷山:现场办公,推进水美城市等项目建设
- [ 12-06]以水系为脉 以文化为魂建阳区“水美城”建设步稳蹄疾
- [ 12-06]做足“水美”文章 加速“青山”转化 我市全力推进“水美城市”建设打造大美南平新名片
- [ 11-24]南平市举行“院士专家南平行”活动 为“水美城市”建设建言献策
- [ 11-13]“水美城市”建设快马加鞭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