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今日要闻 > 正文

网事:环保税开征倒计时

2017-12-19 10:29:23 陈楠 林旻煜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赵舒文  
分享到:

2017年12月19日福建日报网事版(9版)主要稿件:

环保税开征倒计时

评论:“交了环保税”不是环保无作为的挡箭牌

首部惠安石雕传承技艺题材微电影《守艺人》杀青

环保税开征倒计时

由福州和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热电联产燃煤背压机组。年可节约标准煤1.16万吨,减少SO2排放量889吨,减少NOX排放量1740吨,减少烟尘排放量193吨。吴喜达 摄

东南网12月19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备受关注的绿色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将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目前已进入开征倒计时阶段。

作为中国首部体现“绿色税制”的单行税法,它的问世意味着在中国推行多年的排污收费制度向环保税制度的转换将正式启动。

那么,新施行的环保税与排污费制度的区别在哪?环保税的实施对于企业和环境治理方面有什么影响?记者进行了走访。

向谁征?

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都需要按规定缴纳环境保护税。

此次费改税,按照“企业申报、税务征收、环保协同、信息共享”的原则,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等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都需要按规定缴纳环境保护税。例如:火电、煤炭、采矿、化工、石化等能源行业的“排污大户”,以及大部分制造业和部分污染较严重的加工业,都由原来缴纳排污费转变为“环保税”纳税人。

值得注意的是,环境保护由费改税后,税收收入拟将全部归地方。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表示,现行的排污费是实行中央和地方1∶9分成,考虑到地方政府承担主要污染治理责任,为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拟将环保税全部作为地方收入,中央不再参与分成。2015年排污费征收额为173亿元。根据预测,环保税开征后税收收入将提高,预计每年环保税征收规模可达500亿元。

怎么征?

污染排放多交税多,污染排放少交税少,没有污染的企业不征收环保税。

环保税增加了企业减排的税收减免档次,现行排污费制度只规定了一档减排税收减免,而环保税则增设了一档减排税收减免,企业少排污少缴税。纳税人排污浓度值低于规定标准30%的,减按75%征税;排污浓度低于标准50%的,减按50%征税。

排污费缴交,只要有污染的企业,收费标准是一样的,而环保税则不同,污染排放多,交税就越多,污染排放少,交税少。为防止排污企业交税后肆意排放,环保税法明确,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除依照本法规定缴纳环境保护税外,应当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在今年9月通过的《环保税福建省适用税额和应税污染物项目数方案》中规定,福建省大气污染物适用税额为每污染当量1.2元;水污染物适用税额为五项重金属(总汞、总镉、总铬、总砷、总铅)、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每污染当量1.5元,其他水污染物每污染当量1.4元。

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近30个省(市、自治区)陆续公布了应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环保税具体使用税额及项目数。北京市收费标准全国最高,天津、河北等省市环保税标准为最低标准的3—5倍,福建、湖北等部分省适当上调标准。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实施不同的税率,能有效达到优化调节的作用。”对此,福建省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蔡承彬表示,实施费改税,对污染重的企业多征收,对污染轻的企业少征收,对没有污染的企业不征收,更好地建立一个“企业多排多付税、少排少付税”的机制,此前排污费执法刚性不足,企业不交费是不守规矩,而今后若不交环保税就是不守法,此举让税收更加权威和规范。

基层地税部门深入中小企业宣传。 林运辉 摄

观察

两类企业将受益 或倒逼企业转型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认为,环保税法实施,有两类企业将会受益。第一类是一直比较注重节能环保的企业,他们在竞争中会因为环保措施成效显著而承担更少的税收,降低成本,在市场更具竞争力;第二类受益企业是从事节能环保行业的企业,如污水防治、废气治理、固废治理等,包括部分例如环境监测和环境审计等从事环保的第三方企业,在工业园区和传统产业环保升级改造中将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创冠环保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焚烧垃圾发电、垃圾废水处理、环保项目治理和垃圾废物利用等业务于一体的环保企业。“对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公司负责人韩立贺说,“一方面,税收的刚性保证了环保税征收力度,政策的重拳为环保行业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我们公司的主营业务本身与污染物排放密不可分,目前的排污费缴纳仍然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据介绍,2015年该公司缴纳排污费32.62万元,2016年为33.88万元,2017年上半年缴纳的排污费就达到了17.84万元。随着业务进一步拓展,是加大投入的资金进行 设备升级,还是着力控制污染物排放,抑或是双管齐下?如何化重拳为助力,充分享受到业务扩展的规模效应,搭上政策带来的机遇快车,是他们迫在眉睫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对而言,福建天辰耀隆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周明生,则显得从容许多。“我觉得,环保税的开征对我们影响不大。确切地说,我们已经动在了政策前面。”据介绍,该公司是一家化工新材料生产企业。早在2014年公司成立之初,公司负责人就意识到,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节能减排是绕不过去的坎。虽然前期设备升级和减排控制的投入带来了一些资金压力,但从这两年的数据来看,减排成效显著。2015年,该企业缴纳的排污费高达37.57万元,而2016年缴纳的排污费仅为19.80万元,同比下降了47.3%。

在周明生看来,摆在污染企业面前的将有两个选择:要么直接缴纳环保税,要么“痛改前非”,完成污染整治或者搬迁改造。面对较高的环保税额压力,企业需要一段时间的转变和适应过程。

“环保税传递出的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更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信号。”黄茂兴表示,环保税的重点监控(排污)纳税人,如火电、钢铁、水泥、冶金、纺织等重点污染行业的纳税人及其他排污行业的重点监控企业,一旦环保税征收,发展将受到更显著的影响。环保税负的差异,最终将带来产品价格、生产规模等差异,最终倒逼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更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的产品,对于当前钢铁、煤炭等行业也将产生去产能的促进作用。

专家建议

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排污权交易市场

“加快建立全国性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十分必要的。”福建省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蔡承彬认为,此前我国就在江苏、浙江、天津等地开展了排污权试点,环保税法的实施有助于构建稳妥的“一级市场”和活跃的“二级市场”,将一些长期忽视直排现象的小企业与大企业和重点污染源一道纳入交易监管体系,力争实现现有和新扩建工业企业排污权交易全覆盖。要加快排污权交易平台建设以及探索建立资源和资本有序流动机制,搭建好省与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桥梁。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则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会越来越严,这将倒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和创业结构调整。同时,要增加财政支出,将更多资金用于治理环境及支持、鼓励、补贴企业开发环保技术,实施环保项目。

评论:“交了环保税”不是环保无作为的挡箭牌

本网记者 林旻煜

《环境保护税法》起草之初,就受到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在“绿色发展”“依法治国”等时代热词愈发深入人心的当下,以法律的刚性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正当其时。

可以看到,环保“费”改“税”有利于捍卫环境保护工作的严肃性,较大程度上避免了过往排污费征收的随意性过大等问题。在执行层面来讲,既然用到了税收调节,让税收去影响价格变化,环保税的直接作用应该是促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减少污染排放,而要防止企业通过精细的利益计算,发现污染减排成本远大于税收成本,进而让环保税的调控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这就要求环保税在税额标准上能够实现差异化,因时因地制宜。9月通过的《环保税福建省适用税额和应税污染物项目数方案》作为我省推行环保税的落地版,各项标准在环保税规定的上下限范围内做了调整。这既是中央有关精神的贯彻,也是我省根据自身环保实际情况的一种探索。在实践中,也应适时根据情况调整税额标准。

当然,走绿色发展道路,不能异想天开地指望一夜之间消除全部污染排放;也不能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指望环保税能够“包治百病”。应该说,环保税只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某些污染严重、积重难返的企业,纵使有能力缴纳高额的环保税,可作为落后产能,他们仍有必要进行整改。

为了充分推动绿色发展,环保税法的落实应有配套措施,在征收之外,应强化污染排放的附带问责机制,进而用市场调节和监管的手段敦促企业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承担社会责任,提升自身的清洁生产能力。“交了环保税”断然不能成为某些企业在环保方面无所作为的挡箭牌。

首部惠安石雕传承技艺题材微电影《守艺人》杀青

东南网12月19日讯(本网记者 林杰 通讯员 林瑞峰)日前,首部反映惠安石雕传承技艺题材的微电影《守艺人》在泉州惠安杀青。该剧由惠安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联合东南网拍摄制作,影片完成后将作为对外宣传惠安当地雕艺文化传承的艺术精品。

《守艺人》以惠安石雕技艺传承现状为背景,以“惠雕”为故事的主要发展线索,穿插“惠女”“惠建”等惠安“三惠”特色。影片人物的情感变化主要是反映老一辈石雕艺人对传统手艺的可贵坚持,及传统与现代思想的碰撞和融合,最终展现了新老两代人一起为当地非遗文化传承而努力的匠心精神。

据悉,惠安石雕为泉州市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剧的拍摄不仅反映了当地非遗文化传承的浓厚氛围,亦能对推广宣传“惠安雕艺文化”城市形象品牌起到积极作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