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草地上阅读
师徒结对意在“培青促老”
三十出头的青年教师涂海滨毕业于闽南师范大学(原漳州师范学院),如今是宁化一中高二年段的年段长、县级骨干教师。他的快速成长得益于一中实行的师徒结对。
他告诉记者,在一中,每一位新入职的老师,都会被学校指定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当师父,新教师跟班学习,期限是三年。“刚入职的三年,对于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师父的课每堂都要去听,每周师父还会来听一次徒弟的课,对新教师课堂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指导。
在宁化一中校长伊永河看来,这种方式不仅是让新教师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新教师在课堂上的多媒体应用以及更加灵活的授课方式对于老教师同样有所启发,实际是一个“培青促老”的过程。
每位教师能力和水平不一,如何相互促进,形成合力?早在2013年,宁化一中就创新性成立了高考研究室,下设对应高考学科的9个名师工作室。工作室由一名市级学科带头人主持,多名骨干教师和具备培养潜力的中青年教师组成。
17年教龄的省优秀教师江宏是物理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之一,也是去年取得破纪录成绩的高三年段年段长。他告诉记者,名师工作室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每月要出一套原创试题。
“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要会解题,还要会出题。”江宏说,高考题目越出越新颖,越来越注重实用性,如何把知识点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非常考验教师教研水平。为了出一套高质量试卷,几名老师常常凑在一起废寝忘食地磨,一道试题改上十几次是常有的事。“每套题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基础教育好不好,师资是关键,这句话正好应验了宁化教育人的教育理念和所求。“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学校相比,我们的师资存在劣势:高学历人才少,师范类专业人才少,名校毕业人才少。”伊永河坦言,单个教师的师能拼不过资源和条件好的地方,他们只能在打造高效团队上下功夫,他们需要整体的力量。
他们为这种整体力量的构建费尽心思。在学校管理上,宁化一中的执行年段长负责制就是一种得力有效的尝试。校长挑选各年段年段长并对其直接负责,年段长挑选各个班的班主任并对其直接管理。这种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极大地激发了教师潜力,各年段发挥智慧,在做好上下沟通、师生服务、示范引领三方面铆足功夫,形成处室与年段之间的合力、年段班级组之间的合力、年段备课组成员之间的合力,呈现出“段段争先,全校一盘棋”良性竞争局面。
这种合力的师资建设给宁化基础教育带来可观的收益和满意。毕业生仅有800余人的宁化一中,自2009年开始,每年都会有两到三名考生被清华、北大录取。“五个手指有长短,攥在一起有力量。在师资和生源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我们靠的就是高效的教师团队和科学管理方式。”伊永河告诉记者,去年全校“985”院校录取80人,“211”大学录取181人,本科上线率、一本上线率均创历史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