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7年,我省九个设区市人大常委会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紧扣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行立法、监督等职责,各项工作实效凸显、亮点纷呈,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作出了积极贡献。
福州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专题询问现场。池远 摄
福州:一问到底 问出实效
李白蕾
福州市民近期多了一个消费娱乐的好去处——万象宝龙平战结合开发工程。这个大型地下商圈的消防安全是全市人民关注的热点,也是福州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消防工作专题询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持续监督的重点问题之一。福州市人防办对包括该工程在内的114处人防资产开发利用点进行了消防安全检查,推动整改消防隐患143个。
2017年初,福州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谋划专题询问工作,选定消防工作这一民生热点,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开展监督,探索完善监督链条,打好监督组合拳,加强跟踪问效。一批消防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专题询问得到推进、解决,监督的刚性和实效在创新中得以凸显。
福州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视察印刷厂消防安全。池远 摄
在专题询问工作中首次采取电视专题片的形式,这是消防工作专题询问的一大创新。在第二次专题询问会现场摆出4面大屏幕,播放第一次专题询问会后福州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承诺事项整改落实的成效和福州市人大常委会视察调研发现的新问题。在这个历时11分钟的电视专题片中,12个应询部门一一亮相。“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没有这么有力度的监督,城区消火栓‘下改上’进度不会这么快,我们计划2019年下半年全面完成城区2500个消火栓改造。”福州市建委有关负责人说。
首次采用“清单式”跟踪问效增强了专题询问的督办成效。在2017年6月份第一次消防工作专题询问会后,福州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将询问问题列出清单向政府部门交办,要求有关部门就会上作出的16项承诺事项列出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并对整改工作进行跟踪监督、一抓到底。福州市政府迅速响应,发出了一系列文件,并明确了城市综合体消防、群租房消防等难点工作的主管牵头部门,整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
在专题询问的制度设计上,福州市人大常委会也有所改进,鼓励多人多次追问,不问到明白不罢休,不问到满意不停止。“追问希望达到两个效果,一个是督促委员多听多想,从不同角度剖析问题,一个是督促政府部门紧扣主题对题作答,提出整改举措,不要泛泛而谈。”福州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说。2018年,福州市人大常委会将对福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研究处理消防工作专题询问意见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做到一问到底、问出实效。
厦门市人大代表视察文明创建工作情况。陈芹 摄
厦门:助力建设高素质高颜值城市
陈传琳 詹文
2017年,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在精准立法方面下足功夫,密集出台多部“有牙齿”的法规,为厦门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的城市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于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这部法规,“精准”二字贯穿整个立法过程,形成厦门自己的特色,为缩短文明养成时间,构建国际化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专程来厦调研“精准立法促进社会文明”,高度肯定厦门在精准立法方面走过的道路和积累的经验,并希望厦门在促进社会文明立法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早日开花结果。
经三十多稿的修改完善和三次审议后,厦门在社会文明领域立法率先破题,制定了《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它在总结厦门多年文明创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机制建设+文明倡导+陋习治理”的立法框架,与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各项指数要求相匹配,筛选出九个陋习重点治理,推动社会文明水平整体提升。
“精准”二字是如何贯穿整个立法过程的?举个例子,法规处罚标准层次细化、清晰明确。为避免主观执法,不再是宽泛的处罚标准,根据危害性从轻到重,哪种行为罚多少一一对应。比如机动车避让行人,确定了很明确的避让规则,并设定清晰的阶梯形处罚体系。不管前面有人没人,机动车临近斑马线就要减速,这是生命通道,否则罚100元;如果是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若有行人正通过,必须停车,否则罚300元。
若干规定实施以来,成效初显。2017年国庆“黄金周”,游客激增,不文明现象却锐减。厦门环岛路白城海滩,志愿者说,假期游客增多,但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却大大减少。斑马线值守的交警也说,过往的车辆基本都能做到礼让行人,而行人也能做到文明过街。
2017年9月10日实施的《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同样围绕“精准”二字。它建立责任人制度,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链条作出制度设计,强化了促进措施、机制保障、体系建设、全民参与。法规实施以来,刚性作用不断发挥,厦门的垃圾分类工作得到进一步有力推进。
漳州:让生态之城更亮丽
方铭志
“立法,让‘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更亮丽!”
历经10个月,征询1482人(次),征集意见建议1048条,前后修改31稿、1164处(次),漳州市首部地方性实体法规《漳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区管理若干规定》于2017年9月1日正式施行,成为全国第一部对“门前三包”责任区管
理进行规范的地方性法规。这是2017年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贯彻市委“立法工作先从城市管理着手”的要求,推动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重要举措。
虽然法规只有24条,但紧密结合市情实际,着重解决漳州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上法规约束不足的问题,靶向准、规定实、亮点多,将“门前三包”的责任具体化、标准化、法治化,对违法行为设定了相应的行政处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做到立得住、行得通、能管用、出实效。
“这部法规对于加强漳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必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厦门大学法学院院长宋方青教授高度评价该法。
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倡导“要立法更要执法”理念,推动宣传宣讲、制度配套、执法检查等工作落到实处,形成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全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漳州市政府及时制定配套规范性文件,出台《关于漳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区管理考核评价办法》,漳州市城管执法局也制定了19份配套文件。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主动履责,形成合力,共促实施。
为尽早构建起良好的具有漳州特色的城市管理地方法规体系,在首部实体法立法各环节顺利推进的同时,漳州市人大常委会趁热打铁,加快第二部、第三部地方性实体法规《漳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漳州市城市公共停车管理规定》的立法进程,以法治的力量助推漳州城市更亮丽、更迷人。
泉州:聚焦“放管服”
王虎文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政府现代治理能力的关键举措。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将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简政放权、规范自由裁量权工作列入监督工作计划。
2017年9月中旬,泉州市人大常委会组成3个调研组,由常委会领导带队,先后前往鲤城、丰泽、洛江、石狮、晋江、泉州台商投资区调研,并召开市直相关部门座谈会,全面了解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简政放权、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情况,认真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和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建议。
2017年11月28日,泉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简政放权、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专项工作报告。
报告显示,自“放管服”提出以来,泉州市级有效精简各类权力事项2906项,精简率达41.7%,取消前置审批和中介服务130项,全面清理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没有法律法规规定自行设立、实施或变相实施的行政许可;市、县、乡三级共梳理、明确政府部门责任事项5.6万项。市级7批次下放审批事项74项、取消183项、调整规范行政权力1257项,精简率超过50%;13个县(市、区)共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91项、取消980项。对国务院取消的434项职业资格全部停止认定。全市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审批环节压缩到5个以内,审批时限控制到法定时限的35%以内,市、县、乡12236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实现了“最多跑一趟”,砍掉市、县两级各类不必要申报材料5600件,相关经验做法被国务院列为全国32项地方典型经验予以通报表扬。
在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基础上,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对泉州市政府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简政放权、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情况进行综题询问,以推动“放管服”工作深入开展。
综题询问会上,先后有13位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对“放管服”存在问题、如何解决“办事难、办证难”、“红顶中介”清理、“网上中介超市”建设进展、“智慧政务”建设等问题发问,泉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应询。整个综题询问持续两个多小时,场面热烈。
莆田:创建“驻外代表之家”
杨田
2017年11月7日,莆田市秀屿区驻沪人大代表小组工作站在上海恒奕投资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这是莆田市人大常委会创建的第9个驻外人大代表小组工作站,这一人大代表工作创新平台,被省人大常委会领导点赞为“全省首创”。
莆田市地少人多,莆田人“闯天下”遐迩闻名,现有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近70万人,在外创办企业2.3万家,年创产值5000多亿元。在这支“闯天下”莆田人大军中,就有100多位各级人大代表,而在企业家人大代表旗下公司就职的莆田籍员工近8万名。如何让外出的“闯天下”人大代表更好地依法履职、更好地与广大选民保持密切联系?莆田市人大常委会通过调研,倾听代表和选民的意见,提出了“在外出人大代表和选民集中的地方建立人大代表小组”这一代表工作创新思路,从促进代表小组建好家、履好职、做表率入手,逐步引导、逐步激活、逐步规范,使驻外人大代表小组蜕变成为莆田市联系在外乡亲的新的桥梁纽带、新的代表活动平台。
莆田市人大常委会要求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资料、有制度等标准,规范建“家”,抓好阵地建设;优选“家”长,优先推荐政治素质好、熟悉人大工作、带动能力
强、大家公认的人大代表担任组长、副组长;以小组主题活动为抓手,规范活动的时间、内容、程序,定期或不定期安排时间学习交流,提高代表的素质和能力,定期组织代表回乡参加本级人大常委会开展的集中履职活动等。驻外代表小组工作站成立后,代表的主体作用得到更进一步发挥。
荔城区驻深圳人大代表小组翁文炳、吴德荣、李永忠等代表提出“打造中国北高珠宝经济联合体的建议”,莆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采纳了代表的建议,建立了荔城区北高黄金珠宝小镇,策划打造了金银谷项目,驻深圳人大代表小组多名代表已率先回乡投资该项目。2017年,在分批组织莆田市七届人大代表赴全国人大北京、深圳培训基地集中培训期间,驻外代表小组有序有效的服务得到了广大参训代表的普遍赞誉。驻外代表小组还发动代表们参与捐资助学、修建道路、关爱老人、精准扶贫等社会事业。近3年,驻外人大代表小组牵头筹集投入家乡精准扶贫事业的钱款就达1亿多元,受到社会各界和家乡人民的广泛好评。
三明:剑指扬尘治理
张丽琼
2018年1月1日,《三明市建筑工程施工扬尘防治管理办法》正式施行。管理办法对职能部门、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职责,施工扬尘防治规定、投诉举报、系统建立、违法处罚和责任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让建筑工程施工扬尘防治工作有法可依,有力促进了文明施工,提升了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办法的出台是三明市人大常委会强力推进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三明市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群众反映强烈。2016年底,三明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在9个设区市中排名倒数第二位。这些引起了人大代表的关注。2017年初,在三明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何光桂等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加大市区弃土场和渣土运输管理的建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对此高度重视,将该建议列为重点督办建议。同时,将监督建筑工程施工扬尘防治工作列为2017年监督工作重点。
2017年2月,三明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听取了三明市政府关于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报告,并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决定》。决定对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标、重点、职责和主要举措提出了明确要求,并要求三明市政府在2017年制定并实施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的规章,2018年全市要建立防治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综合体系、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状况明显改善。
决定通过之后,三明市政府落实得如何?2017年7月,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决定贯彻落实情况调研,先后深入梅列区、三元区实地察看了新城财富广场、三明中梁壹号院、三明富力、恒大御府、三明南站等12个工程项目的扬尘污染防治情况。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调研组提出要严抓建设施工主体行为、严查渣土运输管理、严治房屋拆迁扬尘、加快渣土消纳场所建设等意见建议。2017年9月,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环保“一法一例”执法检查,在环境保护工作专题询问会上,对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进行跟踪问效。
三明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制定出台了《三明市建筑工程施工扬尘防治管理办法》,并着手起草《三明市建筑渣土砂石运输管理办法》。同时,在全市开展渣土运输密闭专项整治,计划在2018年春节前完成渣土车密闭改装工作;有序推进市区弃土场建设工作,已有3个弃土场投入使用;建立在线监控机制,要求新开工的工程项目全部强制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和PM10、PM2.5环境侦测设备,将施工现场渣土、建筑材料运输和施工扬尘污染情况纳入“三明数字工地”平台实施监控。目前,全市在建项目和预拌砼企业共安装环境侦测设备123处,安装视频监控系统86处,全部接入“三明数字工地”平台。2017年8月-11月,三明全市6项污染物全部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8%。
南平:破解城市管理难题
余群
南平作为闽江之源和福建的生态屏障,有着独特优越的自然生态景观。但随着近年来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如何实现市民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他们对城市文明程度和生活环境的更高要求?南平市人大常委会顺应民意,将制定《南平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纳入年度重点立法项目,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保障民生工程来抓,结合创建省级精神文明城市的契机,实行倒排时间、挂图作战、精准发力,从酝酿到出台,历时4个月,于2017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做足了民主立法、开门立法的文章,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与常委会决策紧密结合。南平市政府将《办法》草案文本在门户网站全文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南平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分3轮带队到各县(市、区)调研,组织市县有关部门、人大代表和基层群众以及专家召开了12场座谈会,征集到意见建议400多条,对草案修改了25稿,汇集各方智慧,最终制定出台了该《办法》。
立法必须抓住重点、切中要害,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南平市人大常委会针对市民普遍反映比较强烈的不好看、不安全、不卫生、不方便、不文明的市
容问题,在《办法》中明确了解决办法。如对市容定制标准,要求对房屋外墙定期“洗脸修面”;限制店面外溢、占道经营;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回收;对市民不文明行为“立规矩”,重罚高空、车窗抛物等危险行为。同时,《办法》厘清了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职责边界,以“大综管”模式破解“碎片化”困局,实行重心下移,有效解决“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关键问题。《办法》还明确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基本原则,确定网格化管理和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三种治理途径,构建政府、社会、市民等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建造一座“民有、民享、民治”的城市。
如今的南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街道整洁干净,交通秩序井然有序,沿街立面美观大方,沿路经营的商贩不见了,百姓休闲娱乐的去处更多了。“有了这部法律,所有有碍市容环境的不文明行为都得到了遏制,我们的城市生活变得更美好了。”南平市民吴先生高兴地说。
龙岩:探索县乡人大工作新实践
傅加斌
2017年底,连城县第四选区县十七届人大代表及庙前镇十二届人大代表述职会在连城县庙前镇水北村召开,连城县人大代表罗金和、庙前镇镇人大代表江振珩向原选区选民代表汇报履职情况,接受提问。述职会还进行了民主测评。据了解,2017年12月,连城县17个乡镇都开展了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活动。
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2017年以来,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勇于创新、着力提升,积极探索加强县乡人大工作的“闽西实践”。
2017年3月,新一届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履职伊始,就在上杭县才溪镇召开人大主席团工作座谈会,指导总结、创新发展才溪镇人大主席团“1479”工作法升级版,推进乡镇人大工作。同时,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选择9个乡镇作为乡镇人大主席团规范化建设试点,由龙岩市人大常委会领导挂钩指导,以点带面,推进全市乡镇规范化建设。
2017年7月13日,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市、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和全市乡镇(街道)人大工作规范化建设座谈会,总结经验,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并确定武平县人大作为全市先行先试示范县,支持其创出经验后向全市推广。
2017年9月上旬,龙岩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分成4个组,对各县(市、区)及部分乡镇就加强县乡人大规范化建设和工作,开展专项督查。督查组每到一地,通过查阅文件、现场检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督查各地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的做法。
同时,龙岩市人大常委会牢牢抓住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这一主线,创新活动载体,先后印发了《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的意见》《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在全市人大代表中开展“三联一述”活动的通知》等。在“代表联系月”活动中,龙岩市各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带头联系代表和群众,5250名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参加活动,走访和联系各级代表和群众2万多人次,收集建议意见1257件。2017年,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在市级各媒体开展“代表履职进行时”宣传报道活动,每周刊播一期基层市人大代表履职情况。在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答复方面,各县(市、区)建立由政府领导领办、常委会领导督办、责任委室跟踪落实的办理机制,有效提升建议办理实效。
宁德:为畲族文化保护提供法制保障
李向娟
在全国最大的畲族人口聚居区闽东,畲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畲族文化。然而,随着社会交流不断扩大,各种文化和生活方式交融碰撞,许多畲族的传统习俗与礼仪正逐渐走向消亡,畲族传统技艺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等困境。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的畲族文化,迫在眉睫。
2017年,宁德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将畲族文化保护条例作为首部实体性地方立法项目,成立《条例》立法工作领导小组及起草小组,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宁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金敏就此多次作出富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意见,带队深入畲族聚居区、民族中小学等开展调研,多方征求、听取畲族群众、专家对《条例》的意见建议。其间,省人大法制委、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多次给予指导帮助。《条例》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对政府及相关部门在畲族文化保护工作中的职责、畲族文化保护工作财政保障机制、畲族文化的具体保护措施和方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特别在畲族文化项目名录制度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有利于畲族传统文化的全方位保护。宁德市政府专门在2017年市本级预算中安排300万元作为畲族文化保护专项资金。
经过各方努力,宁德市将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单个的、分散的项目保护提升到与其依存的文化生态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凤冠银光》《山哈魂》等一批畲族歌舞获得各类奖项;“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七月七”歌会歌节等少数民族传统民俗节庆活动进一步打响;“畲族银饰”“闽东畲族乌饭制作技艺”“畲族服饰制作技艺”等生产性非遗项目开发力度加大,将宁德畲族文化成果进一步推向品牌化、精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