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3日福建日报网事版(9版)主要稿件:
福州公共自行车退隐”OR“转身”?
评论:公共自行车余热亦可期
福建省文化厅网站全新上线
福州公共自行车退隐”OR“转身”?
在共享单车席卷而来的冲击下,定点租还、数量固定的福州公共自行车即将退出市场——
在福州信和广场还车点,不少市民正在排队退款。
东南网3月13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 林峰峰 文/图)
日前,福州市发布公告,福州公共自行车将在4月1日停止运营。对于福州公共自行车退出市场,你有什么看法?原有的还车点能否进行二次改造利用,使其更加便民?记者进行了走访。
入市:为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
为了倡导绿色出行、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政府主导、财政支持下,福州市推出了公共自行车。
2011年6月,首批24个便民自行车站点在鼓楼区正式投用,600辆鲜艳的橙色自行车出现在榕城街头,公共自行车正式在全市推广。
七年前,福州公共自行车刚推出时,可谓“风光”无限。一小时内免费、两小时只需要一块钱,还能提供给团队使用。福州市公共自行车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而公共自行车采用的第三代IC卡系统,也是全国最先进的。
经过多年的完善与发展,福州市区主要交通干道、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地铁1号线站点附近都建有公共自行车停放点。根据统计,最多时仅鼓楼、台江、晋安、仓山四个主城区就建有200多个站点,投用公共自行车近万辆,市民办卡量达5万多张。
停运:遵循市场竞争规律
一度“风光”无限的公共自行车为何停止运营?福州市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共自行车项目自2011年运营以来,有效引导和推动了我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目前,共享单车市场快速发展,已能很好地满足市民的短途出行需求。基于此,我公司决定停止运营公共自行车。”
福州市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福州市公共自行车项目的运营模式主要依靠财政资金维持,实行“骑行一小时内免费”的收费方式。目前大量市场化的共享单车已经可以满足人们短途出行需要,公共自行车业务停运,可以将有限的财政资源投入更为紧缺的民生领域。
其实,福州的公共自行车并不是第一个告别历史舞台的。2017年4月,天津滨海新区公共自行车停运;11月,武汉公共自行车停运;今年1月,苏州市区公共自行车暂停运营。
福州五四路的一个公共自行车停车点,仍有许多车辆供市民使用。
声音:期盼公共自行车华丽转身
距离公共自行车停止运营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9日上午,记者来到五四路信和广场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点,看到仍有市民前来借车、还车。
市民张大爷家住福州鼓楼区西峰路一带。他也是福州公共自行车的一名老用户。在张大爷看来,有桩公共自行车虽不及无桩共享单车那般方便,但可以让使用者更自律,不会出现无序停车的现象。“共享单车需要下载一些APP,我们上了年纪的人用不习惯。”张大爷说,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一张IC卡要来得更方便。
在网上,不少网友也留言表示惋惜,希望公共自行车继续运营。网友“海阳”认为,公共自行车是城市公共事业,希望能够继续保留。网友“小星”因此担忧共享单车不知道能够维持多久,希望公共自行车只是暂停运营,市民需要时,它们还能回归。网友“花海”建议,公共自行车的投放和运营等方面都需要与时俱进,希望能够向外地取经,来一个华丽的转身。
专家观点
应与共享单车差异化发展
福建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教授吕英志认为,福州公共自行车退出市场是市场竞合的结果。
他认为,当政府主导的便民自行车项目无法以更密集的租赁点及更方便的租借方法呈现,势必无法与低成本、数量多、租借方便的私营共享单车竞争。尤其同类型的私营共享单车也经过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现在已面临大者恒大,资本耗尽的小业者退出市场的局面。当市场呈现过饱和的状况,多数消费者当然会选择方便又便宜的出行方式。
“可能过一段时间,又有不少消费者会怀念起经营多年的、可靠的公营便民自行车。”吕英志说,尽管目前共享单车收费很低,但其终究要盈利,因此未来涨价应该是一个趋势。而如果从可持续的运营目标而言,只有政府主导的项目能得以保障。
他认为,福州的公共自行车还是有存在的必要性,不过应该采取更灵活的运营措施,以期与共享单车进行差异化发展。
尽管公告已经发出,仍有市民前来用车。
建议征集
资源如何二次利用? 东南网请您来建言
福州的公共自行车即将停止运营。福州市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7900辆公共自行车全部收回集中停放。而公共自行车还车点的处理方案目前尚在研究。届时,这些后续事宜处理方案将向市民公开,东南网也将持续关注。
公共自行车的车辆和固定桩还车点等资源能否进行合理改造二次利用,使其更加便民?
有市民建议,福州公共自行车可以借鉴泉州有桩自行车“小黄人”的做法,根据市民的骑行需求改进布局方式,在城市中心、学校周边加大布点密度。同时引进互联网手段,在支付手段上进行升级。还有市民建议,把公共自行车设置在江滨两岸,结合城市旅游、休闲,使公共自行车成为福州江滨两岸亮丽的风景线。这样一来不浪费资源,二来也可以和共享单车错开发展。
还有不少网友对自行车还车点如何改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网友建议摘录>>>
@知更鸟:建议把公共自行车还车点改造成阅报亭,方便市民阅读。
@落缤纷:建议把现有的这些还车点改造成共享单车的停车点,可以有助于改善共享单车无序停放的现状。
@海绵宝宝:建议把这些还车点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让城市更有文明氛围。
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关注东南网微信公众号“东南网播报”,提出您的建议。
评论:公共自行车余热亦可期
本网记者 林旻煜
公共自行车的出现,曾满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并催生了更为便捷的共享单车的发展,为完善城市慢行系统作出了贡献。
如今,公共自行车随着形势发展而撤退,既是行政力量给市场主体让路,便于市场发挥作用;也是资源优化配置的体现。然而,如何让公共自行车发挥余热,尚有待考量。
福州已经明确将7900辆公共自行车集中回收停放。问题是,善后事宜不可仅限于此,否则这么多公共自行车不仅没有用武之地,还需占据不小的存放空间。而如果报废处理,也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
对此,是否可以牵头共享单车企业,将公共自行车进行技术升级,整体由共享单车企业收购,再投入市场。这既能解决传统公共自行车因配套技术落后,不为民众所青睐的问题,也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好资源。相应地,可将公共自行车停车桩改造为共享单车停车点,完善共享单车的布局规划。
事实上,在完善公共交通方面,公共自行车仍大有可为。在城乡接合部、乡村等以共享单车为主体的市场力量尚未涉足、抑或暂时不愿涉足的地方,是否可以发挥行政资源的引导作用,让公共自行车来满足群众的交通需要。另一方面,在城市江滨、湖滨等市民休闲娱乐区域,公共自行车亦可寻求发展空间。
政府引导与市场自觉不是相互排斥、此消彼长的关系。诚如公共自行车的发展,满足市民交通需求,助力共享单车的发展;共享单车的发展,又倒逼公共自行车顺应时势、有所作为。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交通系统的发展。
如今,在市场竞争介入后,城市交通的“最后一公里”已不成问题之时,福州公共自行车已较好完成了政府引导市场的命题。如何将闲置自行车和停放点等引导资源二次利用,是这次答卷能否取得更高分的关键。
福建省文化厅网站全新上线
扫码关注福建省文化厅微信公众号
东南网3月13日讯(本网记者 林旻煜)福建省文化厅网站经过改版提升,于3月12日正式上线。
新版文化厅网站首页采用横屏切换模式,优化栏目设计,将同一性质的栏目进行板块归类,细分为文化资讯、机构职能、政务公开、在线办事、公共文化服务、艺术创作、文化产业与市场、文化保护利用、文化交流合作、互动交流、文化地图、文化微信、八闽文化等内容板块。
在内容发布方面,新版网站将更加注重原创新闻的整合更新,增加VR直播、H5交互、数据新闻、短视频、移动直播等多种新技术应用,旨在使内容得到丰富呈现,为优秀文化的展示和传播提供更加立体、直观的平台。此外,新版网站充分利用东南网的全媒体优势,在强化部门政策文件解读、优化网上办事流程、健全在线访谈机制、完善检索功能等方面都作了改进。
福建省文化厅微信公众平台,将作为网站的重要外延架构上线运营,以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多元化的文化资讯和文化服务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