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正文
分享到:

【政协视点】闽江之源:呼唤雁阵归来

2018-04-02 09:06:4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房小奇  
去年以来,南平市政协围绕“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推进回归工程”这一主题,扎实开展政协协商,活动得到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

——南平市“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推进回归工程”政协协商开展纪实

2017年8月,课题组在异地商会调研。(资料图片)

东南网4月2日讯(福建日报 李子 叶善日 于玉艳)回归经济是外出创业人员完成原始积累后,带着资金、技术、项目反哺家乡的一种经济现象,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头戏之一。去年以来,南平市政协围绕“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推进回归工程”这一主题,扎实开展政协协商,活动得到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

为推进发展选题

3月11日,政和县“回归工程”招商推介会在福州隆重举行,政和县领导与在榕政和籍企业家欢聚一堂,共话发展大计。会上,政和县与福建中医药大学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与政和籍企业家们签下投资协议12个、投资额达11.59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南平人外出闯荡,事业有成。在全国各地有异地商会67个,企业家会员达1.7万人,其中不少人成为所在领域的领航者。他们如能回乡投资,将成为南平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如何促成南平籍企业家回归?南平市政协主席黄健平表示:“我们协商议政,要在推动闽北经济发展上出彩!”2017年初,南平市委、市政府、市政协联合选定“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推进回归工程”为重点协商课题,为南平新一轮发展寻找新思路。

课题意义重大。南平政协两位副主席牵头,市政协经济委、港澳台侨和外事委联合市民建、民进、台盟、工商联等界别委员组成课题调研组。从去年5月起,调研组用了半年时间,内访本地回归企业,外访异地南平商会。

松溪、延平、浦城,回归企业家直吐胸臆;北京、上海、杭州,南平籍乡贤坦诚相见。在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里、在平缓运转的生产线旁、在气氛热烈的恳谈会上,调研组仔细记录南平乡贤们的心声。

松溪县闽瑞化纤是一家回归企业,公司生产十分红火。董事长陈兴华说,企业已进入二期建设,去年产值达15亿元。同是回归企业,调研组也看到了另外一番状况,比如回归延平区的福建骏达装配材料公司,业绩正在上升,但投资数亿元却贷不到后续资金,生产难以扩大。

2017年7月,课题组深入回归企业调研。(资料图片)

为回归经济号脉

半年扎实的调研后,2017年10月12日,召开重点协商会。

调研组组长卓立筑代表课题组作调研汇报,从4个方位为南平回归经济号脉,诊断出8类问题,提出14个方面的建议。

副组长郭翠莲认为要从税务缴纳、金融办理、子女教育、医疗卫生保障等方面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

“既要解决好‘引进来’的问题,又要处理好‘落下来’的问题,回归经济才会有雁阵效应。”有委员建议。

“许多企业家有回归意愿,但对南平的情况不了解,政府能与我们多沟通各类信息吗?”异地商会的代表抛出问题。

“你提得好,我们将及时改进!”南平市商务局局长当即表态,将开通并及时更新招商网站内容,加强与异地商会对接。

一条条建议,当场得到回应。

为归雁回巢助力

协商会取得积极成效。

去年11月中旬,南平市政府把政协协商意见细化分解,并作出全面部署:确定每名副市长联系一个异地商会,建立联系走访异地商会的常态工作制度;成立市回归工程领导小组,组建招商专员队伍,与异地商会主动对接;市、县两级对回归的项目和企业,实行全程跟踪,开展线上线下和律师志愿服务。

11月29日,南平市政府出台《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行动纲要(2017—2025)》。12月6日,《南平市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十条政策措施》正式实施。

“家乡为我们回乡发展绘就了美好蓝图。”浙江省义乌市闽北商会会长魏恭孙很是兴奋,“我事业的主战场虽然不在南平,但我愿意响应家乡召唤,不遗余力地推介南平。”

今年初,一批南平籍企业家受邀列席南平市“两会”。他们回乡参加盛会,出席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异地商会及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共谋搞活回归经济、加快闽北发展之策。

南平正以饱满的热情,张开臂膀迎接在外乡贤的回归。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