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正文
分享到: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泉州:数字经济推升智慧之城

2018-04-17 09:11:2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房小奇  
泉州,我省经济总量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城市。当下,风起云涌的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热潮,正在全面融入泉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石狮福诚服饰公司的智能生产车间。 刘益清 颜华杰 摄

东南网4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何金)泉州,我省经济总量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城市。当下,风起云涌的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热潮,正在全面融入泉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位于安溪龙门的福建EC信息技术产业园,是华东最大的大数据中心。 刘益清 何金 摄

数字“装备”产业

泉州,我省传统制造业中心。在数字经济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用数字装备传统制造业,显得尤为迫切。

近年来,泉州在水暖卫浴、机械装备、纺织等领域初步形成了一批智能制造新模式,越来越多的泉企在数字经济领域不断创新,推动提升新模式应用水平。

在泉州嘉泰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记者参观了智能工厂信息系统,这一系统利用网络化的“云服务平台”,将机床连在一起,数据传送至云端,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数据共享。嘉泰数控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远程工艺优化等在线服务,实现智能计划、智能物流、智能加工、智能检验,并与终端用户建立直接的数据沟通,提升工厂整体效率、产品品质,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智能化。通过从各个生产单元和自动化单元以及智能传感器所采集的实时数据,通过云计算及分析,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可以从电脑、手机等终端,随时随地查看企业真实生产状况。”

据了解,目前泉州已有2000多台数控机床部署该软件,实现数控设备数据24小时不间断实时采集传入数据中心,经过处理上传至云平台,实时向用户展现车间数控设备状态及相关工艺参数。

位于晋江的柒牌集团,更是颠覆传统模式,将数字化深入到生产的每个环节。记者走进柒牌生产车间,发现不仅开袋、上袖、服装定型、整烫由自动化设备完成;衣服从车间到仓库,也依托立体仓储设备、自动悬挂等自动化系统来完成。

柒牌供应链系统人力行政副总监何万浩介绍,若按2万平方米横梁货架仓库的配置,光叉车作业人员就由原先的40人减至20人。在高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提高工作效率40%以上。企业运营成本降低,产品不良品率降至1%。

泉州市经信委主任黄国富告诉记者,目前,泉州已有2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参与“数控一代”、智能化改造,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3%。目前,百宏、恒安、九牧、百凯等企业获批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与标准化项目,19家企业被列为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美轮美奂的安溪数字媒体馆。 刘益清 何金 摄

政策驱动“智慧”

网上预约办理护照、APP移动客户端查询在办事项、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24小时随时随地学习、微信一扫获取城市景点介绍……插上“互联网+”翅膀,这一切正逐步成为现实。

“我们正在按照《泉州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泉州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6—2018年)》的工作部署,立足产业,服务民生,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黄国富说。

目前,泉州与中国电信福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点推进“智慧网络”“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智能制造”“互联网+民生”“互联网+数据服务”“城乡统筹”六大工程建设,为泉州的智慧城市建设注入强大催化剂。

智慧城市的泉州实践,从来就不缺大手笔。

泉州市委书记、市长康涛介绍说,早在2014年,泉州市政府就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继引入大型IT央企华录集团,与泉州市政府合资成立信息产业投资公司后,泉州市政府与中兴通信签订战略协议,引入中兴通信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

2015年,泉州市被住建部、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6年以来,泉州市通过开展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利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产业经济高端化四大行动计划,组织实施22个重点专项工程,通过三年时间,初步将泉州市打造成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

政务平台建设方面,依托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数据中心,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泉州政务云平台(一期),同时建成电子证照共享平台(一期),共配置证照类型256种,生成电子证照44.68万份,解决了纸质审批文件和证照反复提交等问题,使企业、群众办事少跑路。

泉州市公用事业局与厦门四方中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全方位智能考评系统,全面提升考评管理水平,已实现对道路、社区、内沟河等数十个项目的智能化考评。           刘益清 摄

“智慧”方便市民

“用手机扫码就能租公共自行车,骑着‘小黄人’就可以穿梭在泉州的大街小巷,感觉非常棒!”首次来泉州旅游的唐先生赞不绝口。

泉州微笑自行车有限公司行销主任郑美玲介绍,泉州市民租车只需关注微信服务号“泉州微笑自行车”,注册会员并登录后,利用微信支付300元押金,即可开通租车功能。目前“小黄人”站点投放已达218个,投入自行车近7000辆。

行政办事效率方面,也变得十分“智慧”。

现在到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审批手续,不用再带着一摞厚厚的材料,带上类似U盘的CA数字证书,就可以搞定,这让经常负责公司报批手续的市民老陈轻松多了。“以前得跑好几个地方打证明,要跑好几趟,现在电子化了,太快了。”老陈说,登录“泉政通”平台,插入CA数字证书,公司名下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电子证照全部都会出现在平台上,通过企业授权,可在线直接调用与企业相关的各种电子证照。

今年6月,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率先在国内将电子证照共享应用到行政审批服务系统中,避免了证照反复提交、核验原件等过程,让企业、市民办事少跑路。

如今,“指尖一键”掌上办事已不再是梦。首次引入“互联网+电子证照”新模式,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搭建APP移动客户端,市民通过客户端可随时查询在办事项流程,查看自己名下的电子证照,进行证照真伪验证等。

眼下,泉州城市资源一张图也在加快建设,率先建立数字泉州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所有泉州市直部门共享,并已应用在国土一张图、公安警务信息平台和城市安全信息系统、数字城管等项目。

“数字城管、城市安全信息系统、智能交通、水资源监控调度系统、水利防汛信息系统,一个个肩负城市管理重任的‘智慧能手’纷纷走马上任,让泉州这座千年古城焕发勃勃生机。”康涛说。

德化传统陶瓷运用3D打印技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刘益清 何金 王双季 摄

案例

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提升

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何金 通讯员 陈鑫伟

5日,在泉州南安市官桥镇福官路的南丰针织厂,笔者看到,生产线上的工人正专注于手头工作,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是我们的智能吊挂生产线,把成片到成衣6道工序集成到一条生产线,实现无缝对接。”南丰针织厂党支部书记沈杭川说,这套系统上线以来,生产效益提高了20%,成衣的次品率大幅度下降。

像南丰针织厂这样全流程数字化改造生产车间的传统行业,在南安还有不少。

记者来到位于省新镇扶茂工业园的九牧厨卫,智能马桶生产车间内,只有几名技术人员。机器人来来回回忙碌着,技术人员只要盯着电子显示屏上的耗材损耗、成品率、物流流程等实时更新数据……这是九牧基于大数据打造的工业4.0云工厂。

“新建的工厂对照工业4.0标准,现在大部分产品已从传统的人工密集型生产转向工业化的智能制造。”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制造研究院院长王莫说,未来,企业将采用虚拟制造技术,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就模拟出该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而更有效、更经济、更灵活地组织生产。

近年来,南安市紧抓泉州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的有利契机,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成立“南安市加快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指挥部”,出台《关于加快贯彻落实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平台建设、技术研发、开拓市场等方面给予扶持,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积极培育龙头示范企业。截至目前,全市21项产品入选2017年泉州市“数控一代”示范项目产品名单,其中12项产品入选2017年泉州市高端装备设备名单,居泉州各县(市、区)首位。九牧集团入选工信部2017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10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17个项目列入2018年省级“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库,总投资达10.04亿元。

“数字中国概念的提出和实施是大势所趋,我们看中这里的是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前景……”谈到为何入驻南安,明匠智能泉州公司总经理刘红说,公司与省内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关系,项目总金额达8300万元以上。其中九牧厨卫橱柜、卫生陶瓷等生产线改造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将为企业减少用工20%至30%,效率提高50%以上。

着眼于智能制造领域产业链发展需求,南安积极搭建智能制造对接平台,形成良性互动、共生发展的格局。

以智能制造促转型,加快新旧动能转化。目前,该市正坚持转型与成形并重,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快速推进“泉州芯谷”南安园区建设,着力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德化陶瓷的转型之路

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何金 通讯员 吴朝烨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数字化已全面应用到德化陶瓷产业的设计、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从“纸上谈瓷”到3D建模设计,变制造为“智造”,给传统陶瓷产业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2011年,对曾才贵来说绝非寻常,那年他创立了豪峰陶瓷有限公司,开始从事电子商务。彼时德化的陶瓷电商也才刚刚起步,厂家的销售量大多来自实体店以及会展订单。曾才贵看到陶瓷电商的优势与潜力,全身心投入。他选择的路是对的。2013年,德化县电子商务协会正式成立,此后5年时间,德化县通过政府引导,专注创新,合理促进了电商企业发展的规范有序。

“数字化的发展,缩短了客户和厂家之间的距离。”曾才贵说。相比传统的陶瓷销售模式,陶瓷“触网”让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客户关注德化陶瓷。“把产品放在实体店里,客户不来就看不到,而在网上,客户却能够对产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甚至能360度观看产品实体。”

除了销售,数字化还被广泛应用在德化陶瓷的设计与生产环节。在网络平台销售的陶瓷茶具中,就有通过3D建模及3D打印设计出来的,图纸的平面性化作3D的立体感,在电脑的一步步加工中,产品的各项数据可以进一步调试,使之更符合人体工学。

这样的设计流程,正在德化的许多陶瓷企业中同步上演。其中安成青年创业园便引进了一套全新的3D陶瓷打印设备,可一次性使用瓷泥打印成形。原本需要十几道工序的陶瓷生产制造变成只需要3道工序,把长达几十甚至几百小时的陶瓷生产过程缩短为3至5个小时,同时还解决了传统生产不能完成的复杂曲面物体的成形问题,实现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

可以说,数字化俨然成为德化打造陶瓷产业升级版的有力支撑。德化积极对接实施“中国制造2025”“泉州制造2025”,支持本地企业研发适合陶瓷生产的机械设备,推广运用智能控制、3D打印、自动化生产线,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得益于此,2017年德化实现陶瓷产值228亿元,同比增长14.5%,并提出至2022年陶瓷产值达500亿元的崭新目标。

德化陶瓷产业正逐渐走出一条独特的转型之路,述说着精彩的故事。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