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县郡县图治平台,可以精确显示每个月古田淘系交易、村淘服务站情况。 李向娟 摄
“互联网+扶贫”让贫困户“触电”脱困
蕉城区七都镇三屿村的电子商务发展红火。2016年,在村主任翁书旅带领下,三屿村成立福建纳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入驻电子商务综合产业园。
纳物的运作模式就是打造一个网上特价商城。纳物上线2年来,会员和粉丝达70多万人,每月商城销售额约500万元。
后来,三屿村成立了村级脱贫基金会,由村集体出资4万元入股纳物,每年入股分红纳入基金会。基金会根据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将其分成完全丧失劳动力、可从事轻微劳动和正常劳动力三类。对不同情况的贫困户,或直接补助,或安排村务,或聘为员工。
三屿村纳物平台只是宁德电商助力扶贫的一个成功缩影。
宁德市商务局局长陈宁生告诉记者,去年7月,党建带动电商精准扶贫“宁德模式一”“宁德模式二”分别在京东众筹和京东“蕉城扶贫馆”同时上线运行。寿宁下党乡茶叶众筹11.33万元,蕉城赤溪镇坑头村茶叶众筹14.98万元。此外,开展电商扶贫技能大赛,更是营造了电商扶贫的良好氛围。
屏南县建设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贫困户家庭信息、致贫原因、帮扶措施、资金流向等实时更新。县、乡、村三级扶贫部门实时共享,地方扶贫工作也从“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屏南县棠口镇青秀村贫困户叶敏正是受益者之一。今年2月,叶敏把拿到的5万元扶贫贷款,用于扩大蔬菜种植,解了燃眉之急。“到县精准扶贫服务中心填个表、签个字,书记做担保人,不出一个小时就办好啦!”叶敏说,在乡镇党委的帮助下,他很快争取到贷款。这样的效率,要归功于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
屏南县扶贫办主任胡小青告诉记者:“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接入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后,可直接对贫困户各类信息进行审核,发放扶贫贷款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借助这套系统,手续当场办好,贫困户在3个工作日内就能拿到贷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