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社会 > 正文

村民众筹治污河

2018-06-22 11:00:32 庄严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6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陈丽萍)

夏日里,人们走进漳浦县沙西镇庄前村,感觉到村庄崭新的变化:村里淤堵了30年的宽港河,不见了昔日杂草丛生、垃圾覆盖、淤泥沉积的乱象,如今是两岸绿树成荫,河水清澈。

望着河中潺潺流水,70岁村民李水顺兴奋地说:“这条河过去是一条垃圾河,现在河水洁净,可灌溉田地,成了一条富民河。”

这一变化,源自村民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热烈响应。

“垃圾河”带来的烦恼

庄前村距漳浦县城35公里,现有人口3700人。宽港河,上接古杜浔港,途经“沙杜片万亩耕地农业综合开发保护片”,通往西溪,最终汇入出海口,全程1000多米,涉及庄前村和高山村两个村的防洪排涝和灌溉用水问题。

庄前村党总支书记李保坤介绍,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部分村民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侵占河岸,种植榕树用于制作盆景,原有8米宽的沿岸路面,仅剩2米多宽。

随着岁月的推移,沿岸的榕树根深叶茂,掉落的树叶不易腐烂且逐年递增,落到河床与垃圾、淤泥等混为一体,沉积多年,致河床抬升。慢慢地,这条河水由清澈变浑浊,由浑浊变淤堵,最后变成了“垃圾河”。

“这几年腐臭味越来越浓,苍蝇、蚊子越来越多,村民抱怨声越来越大。”李保坤说,河流污染问题凸显,不仅影响到村民的生活,也影响到全村的农业生产。

宽港河沿岸共有农田1000多亩,占全村耕地的1/4,因为河道淤堵,清水无法引进,污水无法排出,水质已多年无法满足灌溉需求。近年来,沿岸农民只能从1000多米外的西溪抽水引进。李水顺无奈地说:“拉水管、购买抽水机、烧柴油,灌溉成本越来越高,许多水田只能荒废了。”

自发整治“垃圾河”

3月1日,农历正月十四,庄前村村两委利用亲朋团聚的契机,召集乡贤与返乡能人等村民代表,集体学习十九大报告中有关“三农”方面的论述,商议宽港河整治一事。通过学习讨论,与会乡贤与代表一致决定: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家的河道自己清!

说干就干,村两委成员及乡贤挨家挨户做起了卫生整治、生态修复的宣传动员。短短几天,发动起来的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众筹资金200万元用于宽港河疏浚工程。

3月6日一早,挖掘机的轰鸣声打破村庄的宁静,庄前村拉开了治理宽港河的序幕。30多户村民自发迁移河流沿岸榕树共300多棵,为河道整治、路面拓宽跨出了关键的一步。挖掘机清理了1500多车次,全面清理了河道内沉积的垃圾、淤泥以及两岸的陈年垃圾、杂草等。

河道清淤用了9天时间,于3月15日完工。次日,他们又从西溪引水进入,宽港河实现了30年来的第一次通水!

抛荒的稻田又绿了

“通水当天,我就引水进田。第二天买来水稻秧苗种下,转眼都长到50厘米高了,下个月就能收成。”村民李合海望着已经挂穗的水稻笑眯了眼。河道治理尚未全面完成,治污带来的生态红利已开始显现。

“过去从西溪抽水灌溉,不仅要拉上1000多米长的水管,还得用上3部抽水机,全程得有专人巡查水管以防脱落。”抽水机轰隆轰隆地响,蹲在河边查看抽水机的村民李三其粗着嗓子喊,脸上却全是笑容。他开心地说,现在从宽港河拉水管到田里只需要300多米,灌溉成本从原来的300元降至90元,过去抛荒的水田已全部恢复了生机。

看着河水由黑变清,来之不易的变化让村民们懂得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现在不用宣传,也无须劝阻,再没见过村民往河里扔垃圾了。”村主任李永强说,因为河道淤堵,村民已经受苦30年,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义所在。

“现在垃圾中转站的‘仓库’经常‘货满’,我的垃圾车‘生意’也越来越好了。”清洁工李红说,随着村民环卫意识提高,垃圾定点投放,大家对她也十分尊重,这让她觉得“很有面子”。

李保坤说,目前已完成河道整治800余米,道路计划硬化1500米,已完成300米,预计7月底全面完工。届时,宽达10米的河面,将进一步保障沙杜片万亩耕地农业综合开发保护片灌溉需求,长达1公里的沿岸也将成为村里群众休闲的好场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