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随笔】乡村振兴需要三个“变”
2018-07-04 08:16:06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兴旺,关键是人的创新。它是乡建人在乡村发展理念、乡村产业再造、乡村圆梦计划和乡村体验经济多层次、全方位的一次认知洗礼和行动升级。农民、农业、农村过去承担了由许多政策偏差导致的外部性成本和受各项投入建设不足触发的短板之苦。如今,以乡村振兴为圆点,要在内外部形成一个自上而下,也能自下而上的力量团聚,有几点肤浅的思考以飨诸位。 第一点,乡村振兴要变自觉。福建是乡建行动派的高地,在福建各地业已形成一些发现乡村本色、探寻乡村文明、推动乡村建设的样本尝试和典型做法。如永春首家国家级县级生态文明研究院、永泰首家国家级县级乡村振兴研究院、在农村社区营造与乡村建设领域整装待发的晋江乡村再造,都在各界投入巨大热情和努力的背后,慢慢地探索一个问题:内部乡土力量的培育与各种外部力量的碰撞。我们不妨把这种乡土试验叫作福建版“新乡贤文化运动”。无论是生于斯长于斯、饱含家乡情谊的乡野贤良之士,还是不问家世出身、籍贯居所多元的社会力量和群体参与到乡村公共事务、共同促成乡土教育回归、弘扬乡村文化、复兴乡村文明、维护乡村稳定、扶贫开发等内容中,都在凝聚新乡贤多元力量,涵养文明乡风,以共同精神家园为纽带吸引凝聚各方人士支持乡村在地化建设。喧嚣背后,需要良好的激励机制引导和有序的发展环境支撑,同时需要内部力量的崛起与外部力量高频的共振,需要一个核心纲领指向和共同行动计划,需要持之以恒的落地方案,需要行政主官大浪淘沙的眼光与正本清源的发展理念,也需要乡建人士的不忘初心与愚公精神,应以本土乡建力量的启蒙与运动为标志,让美丽乡村得以鲜活而又自然地延续。 第二点,乡村振兴要变观念。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多功能性开发与利用,离不开农业产业融合和产村融合,离不开农业所赋予各种审美元素的滋养人心。福建有很多传统农业产业都在沉沉地睡着。一如惠安的余甘果产业,这种集保健、养生、可形成快速消费品、可制作成休闲食品全产业链价值形态,在上世纪80年代也曾风光一时的农业老产业,面临消费断层、体验变化的尴尬境地。得年轻者得天下,这是我带队去台湾多次,从信义乡农会结合地方产业和当地文化打造的世界梅子工厂得到的学习感悟。这里面存在的问题不仅是做农业的人老了,消费农业的人心态也变年轻了。农产品可以是艺术品,也可以是体验品;农业是一种美好生活方式的分享,也是世间人文情怀的结点。急剧变化的消费环境和对农产品消费认知体验转向的背后,是对农业产业发展重新定位和农业品牌文创的新生代架构吹响的新号角。应该重视年轻消费者体验,吸引他们从感官体验、知识体验、参与体验、心灵愉悦体验到分享价值体验全生息变化,从而制定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策略。 第三点,乡村振兴要变审美。乡村振兴还有个隐性话题——乡村美学品鉴。去成都学习时,我发现在成都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有一个大手笔,从全球遴选乡村设计师。福建乡村,这些年,我走过很多,也有幸担任了一些地方专家委员会的专家。这触发我在福建农林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中,特设了一个乡村美学品鉴的课程体系。因为有话要说,很多人眼里丢掉的不是乡村的价值,而是从记忆深处剥离了乡村美感的存在。到底什么是乡村美学?是实用主义的生活美学?还是基于宽泛的“天人合一”人文养护心灵的哲学鸡汤?在不断解读成可以内容迥异的文化现象和精神世界里,因主客体所处的环境不同,从而美的表达也异彩纷呈。尽管给不出标准答案,但我依然相信乡村美学存在合理逻辑,相信这份独特的村落信仰和乡土文化归心之旅,相信这种不经意间的天地感念与岁月重拾。我比较欣赏诸如南平石圳镇石圳村这样朴实的乡村美。这样一处具有健康肌理和遵循时间序列函数原生态递送存在感的村庄,在日益同质化的被挤压的乡土空间和苟且的体验中,绽放着天性、人性、童性的魅力之花。 (作者刘飞翔系全国农村区域发展教学协作委员会秘书长、福建省首届城乡治理委员会专家委员、福建农林大学农村区域发展系主任) |
相关阅读:
- [ 07-02]【乡村振兴进行时】校地合作,“智助”安溪茶事
- [ 06-28]福建屏南:文化创意助推乡村振兴
- [ 06-23]沙县创新、深化林改措施 为乡村振兴添绿
- [ 06-21]政和探索“党建+金融+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 [ 06-19]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签约暨科技成果推介会举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