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8月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郑雨桐)
如今,旅游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业也是新兴产业中的劲旅。虽然旅游业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动能,但也因为竞争日益激烈,面临严峻挑战。
宁德自然条件良好,旅游资源丰富,面对新形势,当地旅游业积极转型升级,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打响了品牌。
脱贫致富,穷乡村变新景区
近日,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游人穿梭,十分热闹。“现在赤溪村的名声可大了,我就是专门来看看扶贫给赤溪村带来的变化。一路所见,所传不虚,这里的人们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向上的态度。”来自上海的游客陈志森感叹道。
30多年前,赤溪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随着它的扶贫奇迹广为流传,该村成了热点,甚至成为旅游目的地。随着蝴蝶园、竹筏漂流、野战CS、水上滑道等旅游项目一一落户赤溪村,乡村游更添韵味。
来到蕉城区金涵畲族乡上金贝村,在村民自办的“金贝农家乐”餐厅内,上金贝猪头肉等特色菜肴供不应求。人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品味畲家风情,乐不思蜀。上金贝是个纯畲族行政村,现有村民82户303人。过去,由于贫困,上金贝成了空壳村,最少时常住人口只有30多人。近年来,在政府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当地群众依靠双手,把上金贝村打造成了全国最美畲寨。
村党支部副书记兰文乾说:“真没想到,我们竟成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旅游的兴起不但带来财富,也带来了生活生产的新思维。我们发展了蜜柚种植等产业,生活富足了,畲族的文化传承就有了根,民族文化的振兴又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据了解,2017年,上金贝村的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5万元。
扶贫工作的成就让宁德名扬四海,随之而来的是旅游开始不断升温。过去,游客来宁德往往只为了白水洋和太姥山等少数几个景点;如今,蕉城、霞浦、周宁、寿宁等地也成了旅游高频词汇。据统计,去年,宁德接待游客2653万人次,同比增长20.1%;旅游收入254.29亿元,同比增长30.2%。
消费升级,“旅游+”成新引擎
随着消费升级,旅游产品从游览观光向体验参与转变,宁德集丰富的山、海、川、岛资源于一体,“旅游+”成了其打造旅游特色、拓宽旅游市场的重要途径。
以“旅游+体育”为例,宁德将体育元素与山水风光巧妙融合,几项精品赛事令世界各地游客趋之若鹜——霞浦三沙国际山地马拉松赛开跑,全球近5000名运动员一决胜负;蕉城霍童古镇国际山地自行车邀请赛鸣枪,世界各地的逾600名自行车爱好者在乡土追风……
不仅如此,“旅游+茶业”“旅游+农业”“旅游+渔业”“旅游+文化”等“旅游+”发展新模式,在宁德方兴未艾。事实上,“旅游+”并非宁德独家,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旅游与其他元素的融合发展,宁德旅游业起步相对较晚,如何找准定位?宁德着力放大资源优势,面对旅游需求个性化的趋势铆力转型升级。
宁德制定出台《宁德市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实施方案》,把旅游产业作为福泽一方的幸福产业来发展壮大,明确责任单位、发展项目,全面落实“旅游+”战略——
“旅游+文化”,创作和提升祥瑞畲乡、畲族小说歌、霍童线狮等一批文化创意、旅游演艺等产品;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培育军民融合旅游产品,打造富有闽东特色的军旅文化旅游品牌。
“旅游+体育”,以举办第十六届省运会为契机,开展体育旅游活动,延伸拓展旅游消费。
“旅游+海洋”,发挥海的优势,做足海的文章,推动海水生态养殖与滨海旅游融合对接,打造以特色渔村、耕海牧渔为核心的休闲度假目的地。
“旅游+健康”,依托柘荣“海西药城”、古田药业基地、畲医畲药等,构建养生休闲产业服务体系,建设清新康养小镇、滨海疗养社区等综合型养老度假项目。
“旅游+工农业”,开展工农业旅游融合试点,推动茶产业旅游基地、休闲渔业示范点、休闲农业示范点、工业旅游示范点、森林人家、乡村旅游后备厢工程示范基地等一批示范项目建设,提升旅游产业融合集聚发展水平。
织锦成章,景点游到全域游
过去,宁德旅游业只是紧紧抱住太姥山和白水洋、白云山等几个“香饽饽”。可随着旅游频率的增加和旅游需求的个性化,这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针对这一趋势,宁德以全域旅游为切入点,构建大旅游格局,增强核心竞争力。
悠游云海爱抚着金色晨曦,挽起仙风阵阵;独栋别墅、联排木屋和四合院依山而建,如散落烟岚云岫的奇珍……走进周宁仙风山旅游养生度假区,犹如走入人间仙境,开放不久的百万海洋球馆、真人CS等娱乐项目更是吸足了人气。
仙风山风光旖旎、山明水秀,尤为适合避暑度假,可长久以来这一资源的潜在效益并未被激发。在全域旅游的战略下,周宁着手重点打造仙风山旅游养生度假区项目,对接福建仙风小居酒店有限公司,依托仙风山万亩林场、云海、峡谷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建设集养生、露营、温泉、娱乐等为一体的全生态滨海亚高原度假胜地。自去年7月开始试运营以来,度假区平均入住率达85%,节假日更是爆满,仅今年春节游客就达4万人。
仙风山旅游养生度假区的蝶变只是宁德发展全域旅游的缩影。去年2月,宁德市旅游局更名为宁德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率先迈开了全省旅游改革的重要一步。
去年6月15日,宁德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与福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宁德市全域旅游开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50亿元,将共同投资、开发、建设、提升宁德旅游产业,努力把宁德培育成滨海蓝色休闲旅游带的重要节点,将宁德全域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宁德旅游业起步晚,在单体景区包装上与其他地方景区相比,优势并不突出,但其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具备打造全域大景区的天然优势。有鉴于此,宁德各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全景式谋划布局,全力打造“一城多景”的休闲养生度假旅游大格局,如柘荣的鸳鸯草场景区、霞浦的国际光影城、福鼎的小白鹭度假村、古田县的临水文化体验区、屏南的双溪古镇旅游、寿宁下党生态文化旅游区等等,蕉城区则致力于深度开发山海、佛道等旅游资源,将散落在各地的古寺、人文景点串联成独特的风光项链。在广袤的闽东,处处是风景、处处可旅游的全域旅游格局悄然形成。
今年,宁德还将推进旅游项目100个,其中,新建项目55个,续建项目45个,总投资142.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5亿元,通过“点上突破、线上延伸、面上拓展”,不断夯实从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