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干部(右)在八宿县邦达镇同尼村的“福州林”与村干部一起查看果树长势。福建日报记者 林永龙 吴恩儿 摄
两年来,福建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队员主动融入昌都、建设昌都、奉献昌都,把汗水洒在雪域高原,用智慧改变着藏东大地——
八月格桑花正艳
东南网8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永龙 吴恩儿 文/图)雪山作证,见证福建援藏队员为昌都建设日夜操劳;格桑花开,犹如文明之火为雪域高原带来蓬勃生机。
从2016年7月起,福建对口援藏工作从“西藏江南”林芝调整到“雪域高原”昌都。海拔高了,援藏工作的要求没有降低;条件差了,援藏队员的热情没有消减。
在过去的700多个日子里,福建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43名党政干部和246名专业人才,按照省委书记于伟国提出的“主动融入昌都、建设昌都、奉献昌都,用心用情用力完成援藏光荣任务”要求,把汗水洒在雪域高原,用智慧改变着藏东大地。
高原上建起一座座“福建新村”
8月,是丰收的季节。
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喷薄而出,照亮昌都大地。在海拔4000多米的洛隆县孜托镇中松村山峦上,47岁的藏族同胞赤列尼扎望着满目金黄的青稞,眼里流露出丰收的喜悦……让他更为惊喜的是,自己做梦也不会想到,一家人会告别世代居住的土垒屋子,搬进宽敞明亮的“大别墅”。
“感谢福建援藏队让我们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在位于洛隆县城郊的“思梦达”福建新村,赤列尼扎放下农具,引着记者参观他的新家。这是一套近20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客厅、卧室、佛堂、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我们除了交1万元外,家具都是免费的。和以前相比,我们的生活简直一下从地下来到了天上!”赤列尼扎感慨道。
赤列尼扎一家11口人,父母和妻子早逝,他独自带着两儿一女和三个弟妹的家人一起生活。原先一大家子人生活在距县城40公里外的大山里,住房昏暗幽深,一遇到下雨天到处漏水。“新房子不但家具家电全给我们配好了,甚至厨房的锅碗瓢盆也都备齐了,我们来了什么都不用买,直接就可以住。更让我高兴的是,这里有学校、医院,以后家人上学、看病方便多啦!”赤列尼扎说。
像“思梦达”这样的福建小康示范村,在福建对口援建的八宿、左贡和边坝县还有很多。
距洛隆300多公里的左贡县田妥镇亚中村,40岁的嘎拉姆正在自己的杂货铺忙活着。她的店铺有30平方米,紧邻川藏线,主要售卖各色服饰和一些生活用品,每天的营业额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每月盈利在6000元上下。
嘎拉姆原本住在田妥镇然尼村。那里山高路远,生活不便。她一个人拉扯一个女儿靠种些青稞、冬小麦以及青饲料等过日子。去年8月,她们搬进厦门援建的福建小康示范村。楼上是住家,楼下是店面,安居再加乐业,嘎拉姆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这些新村选址时,我们着力依托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和交通要道,结合易地扶贫搬迁、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集中力量、整村推进,坚持让易地搬迁户住得下、能就业、可发展的原则,努力打造美丽宜居、设施配套、文明富裕的脱贫样板村、小康示范村。”福建援藏队领队、昌都市委副书记周青松说,两年来,我省援建的10个新村都已建成,1210多户藏族贫困家庭欢欢喜喜地搬进新居。
民生为先,民生为大。援昌以来,我省共安排7.52亿元用于民生领域,项目多达193个。
在昌都,投资1亿元新建的市妇幼保健院拔地而起,明年初可投用;第三高级中学教师周转房项目已经封顶,年底可以入住;昌都市疾控中心计划9月完工……
在洛隆,一座全新的藏医院落成。在这里,藏民们不仅可以体会到古老藏医药的神效,还可以通过最新的核磁共振等医疗设备,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有更准确的判断。
在边坝,一条近千米的步道建成。从县城的山脚一路攀登直通观景台,边坝山水尽收眼底。步道不仅成为人们运动休闲的好去处,而且因为援建有了个好名字叫云霄。
……
一个个民生项目,一座座新村崛起,伴随“福建援建”的LOGO,在藏东大地留下深深的“福建印记”。
每天傍晚,昌都市解放广场上,多民族百姓一起快乐地跳着锅庄舞。福建日报记者 林永龙 吴恩儿 摄
变“输血式援藏”为“造血式援藏”
8月,是花开的季节。
久雨初霁,蓝天丽日。在距八宿县城8公里的白玛镇西巴村一个山头,大型机械轰鸣,运料车辆穿梭往来,技术人员有序指挥,工人们忙着砌体和屋面钢结构施工……
“这里是福建第八批援藏队到昌都后引进的最大投资项目——八宿县海螺水泥厂选址地。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投产后可直接解决400余名贫困户就业问题,平均每年可为八宿县增加税收1.5亿元。”福州市援藏工作组组长、八宿县委副书记郑浩说,“原先县里想在此建垃圾填埋场,去年8月,我陪县长来考察时发现工地周边盛产优质石灰石,不仅能生产出当地建设急需的高质量水泥,而且能有效带动物流、运输、建筑等产业,成为助推八宿脱贫攻坚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目前,招商引资、项目申报等工作进入尾声,开工建设指日可待。”
边坝是昌都最边远的县,县城距昌都市区近500公里,经济相对落后。“这里的气候和土壤适合种植水果和蔬菜。”去年8月,福建援藏队边坝工作组看到当地的潜在优势,提出在草卡镇建设蔬菜产业园的构想,并与漳州的商会联系,得到积极响应。目前产业园区建成多个蔬菜、水果大棚,种植符合当地生长条件的水果与蔬菜。园区内生产的果蔬不仅在昌都有着很好的销路,还远销到阿里地区。产业园建成,不仅成功解决了当地群众吃菜问题,而且吸纳当地劳动力,变“花钱买菜”为“卖菜赚钱”。眼下,产业园区正在大力建设智慧农业园,将当地丰富的地热能、水源组合起来,更好地发展农产品生产。
开展招商引资,培育壮大产业,是援藏工作的重点。到目前为止,福建援藏队共引进企业45家、注册资金15亿元。
中石化西藏销售公司在昌都市内兴建20座加油加气站,每年税收贡献4000万元以上,可解决长期固定就业近200人。
佳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的闽昌建材物流园暨闽昌大厦项目已开建。
福建武夷酒业和福州奇新食品公司联合八宿县粮油公司,合资设立昌都拉鲁卡荞麦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荞麦系列产品开发,现已推出荞麦酒系列产品,广受市场欢迎。
……
招商引资,更要引智。福建援建的产业项目结合当地实际,运用现代发展理念,由以资金援藏为主向以产业援藏为主转变,变“输血”为“造血”,为昌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增加群众收入起到积极作用。
对口援建左贡县的厦门市,协调5名国企经营管理人才到左贡县挂职,进行产业指导,设立菌草种植基地,打造仿野生生物链项目,并与左贡县“二江一河”投资公司合作,开发扶贫产业项目。
对口援建洛隆县的泉州市,引进汉能集团等光伏企业投资8000余万元,在孜托镇部分集中扶贫搬迁点试点太阳能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所发电力除满足困难群众自用外,多余的电力销售给国家电网,探索拓展贫困户稳定增收的新路子。
省援藏工作队引进省科技厅与昌都新区管委会共建的闽昌众创空间,成为昌都首个也是容量最大的创业创新载体。
一个个产业项目,一项项“造血”工程,宛如一朵朵象征着幸福的格桑花盛开在三江大地上。
位于川藏公路旁的左贡县田妥镇亚中村“福建小康示范村”。福建日报记者 林永龙 吴恩儿
真情浇灌民族团结友谊之花
8月,是欢聚的季节。
19日,为期一周的第四届昌都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开幕,我省派出百余人的代表团前往交流。当夜色降临,茶马广场顿时热闹起来,芒康弦子、类乌齐岭卓、贡觉金鸟、丁青热巴等民族节目轮番上演,让人流连忘返。谢幕曲《茶马人家》奏响,观众一起跳起锅庄舞,福建代表团艺术家也加入其中,无比兴奋。
“闽藏一家亲,携手共繁荣。”8月初,参加“闽藏亲·感党恩”昌都市好少年夏令营的25位昌都少年,圆满完成各项活动返回。这项由福建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昌都团市委等单位共同组织的活动,让来自高原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青少年走出大山,来到沿海,了解福建文化,追寻红色足迹,探索现代科技。
“推进闽昌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汉藏民族团结,是援藏工作的重要使命。”周青松说,这两年,在福建举办的中国投洽会、项目交易会、海交会、旅博会、文博会等重要展会上,昌都总是占据一个醒目的位置。福州、厦门、泉州分别建设了一个昌都形象展示馆,用于展示昌都发展成就、特色文化,展销昌都特色产品。
开展结对帮扶,成为促进两地交往的抓手。在福建省对口昌都市,5个设区市对口昌都4个县的基础上,福建援藏队着力推动县对乡、强乡对村、部门对部门、社会对个人,签订各层次对口帮扶协议59个。同时,推动福建商会、慈善机构、爱心人士与贫困户结对200多个;每位援藏干部人才结对帮助1~3户贫困户,每位援藏教师分别与藏族群众、藏族老师及一名藏族学生结对帮扶,通过经常性走访慰问,宣传党的政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千人培训计划,成为促进两地交流的基石。两年来,福建组织56个班次培训班,培训昌都干部人才1800多人次;组织我省专家到昌都开展技术培训,举办专题讲座23场;推动闽昌两地多层次交往,两地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互访2000多人次,200名昌都青少年到福建参观学习;签订闽昌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出台昌都旅游奖励政策,吸引我省2万多人次到昌都旅游。
精神文化援藏,成为促进两地交融的桥梁。去年在福建举办的“康巴风、闽藏情”文艺巡演,吸引7000多名观众。筹划摄制援藏与民族团结题材电影《太阳与月亮》,争取2019年公映。争取福建图书出版、发行单位捐赠价值140万元的图书,在昌都建设13个“福建书屋”。
推动社会参与,成为促进两地团结的象征。打造福建“爱在昌都”大型公益活动品牌,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开展爱心捐赠活动,累计收到捐赠资金物资价值3864万元。开展“富闽助学”活动资助123名贫困学生;莆田红十字会向贫困群众捐赠运动鞋15万双;省残联向残疾群众捐赠服装1.2万件;福建河仁基金会捐资400万元帮助贫困村兴建水渠水利设施等,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一批批人才交往,一次次经贸交流,把闽昌人民紧紧地交融在一起,使闽藏两地盛开的民族团结友谊之花分外妖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