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晋江经验”引领下的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改革发展之路

2018-08-27 08:35:45 林岳平 叶杨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爱拼敢赢,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晋江经验”引领下的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改革发展之路

东南网8月27日讯(福建日报 通讯员 林岳平 叶杨)

【核心提示】

晋江,一片神奇的土地。

改革开放40年间,这里创造了经济奇迹:从沿海“高产穷县”,到连续24年领跑我省县域经济、多年位居全国十强县,竖起全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标杆。

新世纪初的2002年,这里诞生了“晋江经验”。

根植于这片热土的泉州晋江国际机场,自1996年12月众筹建成后,就开启了艰辛的创业之路。22年来,晋江机场人爱拼敢赢、精准发力、服务民生、助推发展,始终作为“晋江经验”的践行者、诠释者和开拓者,探索出一条民航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之路,生动演绎了机场与城市共同脉动的双重变奏,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而且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源。

“晋江经验”的践行者

向海而生的晋江和泉州,开放一直是其发展的重要基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通铁路、高速公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晋江和泉州,很早就开始着力构建便捷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和对外开放格局。

机场是城市的名片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军。泉州人的机场梦可以追溯到1955年建设军用机场时。1981年,民航福建管理局设立民航泉州航站,开辟福州—泉州(晋江)—广州航线,后因1983年10月厦门机场建成通航而关闭。

上世纪90年代,泉州人的机场梦再次升腾,并付诸实践。1992年,晋江市动议改扩建晋江机场并恢复民用航站;1993年7月,国家批准泉州晋江机场改扩建为军民合用机场;同年12月,改扩建工程奠基。3年建设期,泉州、晋江两级政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市民和华侨乡贤慷慨解囊,硬是把“晒谷场”“练车场”“停车场”建设成为飞行区等级4C的军民合用机场,并于1996年12月12日正式通航。

机场建起来,如何“飞起来”?活下来?通航伊始,在缺资金、缺人才、缺资源、地理位置不占优势、属地化民航编外体制等不利条件的叠加下,晋江机场开始了举步维艰、夹缝中求生存的探索。1998年10月,改造后的机场飞行区等级由4C升为4D。面对困境,机场想方设法引进航空公司开辟航线,并立足侨乡优势,先后开通我国香港和菲律宾马尼拉临时包机航线。

此时,市场低迷、连年亏损,给机场提出了世纪之交的难题。1999年,政府制订了机场彻底走向市场的改制方案。晋江机场以巨大的勇气自我改革、自断后路,从正处级事业单位改制为现代化股份制企业,比全国民航机场体制机制改革提前了6年。此后,机场通过成立客货代理公司包租航空公司飞机,开辟了与航空公司联合经营的新路。这种敢为人先的做法成功破解了困局:2002年,晋江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69万人次,盈利516万元,闯出了侨乡民航的春天。2004年,晋江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了100万人次。

改革开放的过程是不断探索市场化的过程。自2006年以来,国内航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航油价格不断飙升,非专业化的包机经营难以为继。形势倒逼突围,领导班子当机立断停止包机业务,投资筹建销售网络,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推动政府明确机场公共基础设施定位,推行专业化管理,机场回归管理者本位。在打出雷厉风行的“组合拳”后,晋江机场进入了市场突破的发展阶段。2012年,晋江机场Ⅰ类航空口岸正式获准对外开放,6万平方米的新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完成了旅客吞吐量从100万人次到200万人次的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晋江机场进入了跨越发展阶段,对外在与外部机场的竞争合作、分工互补中逐步成熟,对内引导航空公司构建了合作有序、适度竞争的成熟航空市场格局。2014年11月,泉州晋江机场升格为国际机场;从2012年到2015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万人次大关。2017年,机场完成航班起降4.4万架次、旅客吞吐量53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93万吨,在全国229个机场中分别排名第59、第45、第34。2018年1—7月份,实现航班起降约3.4万架次、旅客吞吐量431.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6万吨。

截至目前,晋江机场有厦航、深航等19家国内外航空公司驻场运营,通航城市45个,其中国际(地区)城市8个,平均每天执飞超过170架次航班,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2.6公里长的跑道接连晋江与世界”。肩负重望的泉州晋江机场,成为晋江连接世界的桥梁纽带和发展的动力引擎。

“晋江经验”的诠释者

学习和弘扬“晋江经验”,是晋江机场在新起点上的重要一课。泉州晋江机场22年来每一个改革发展的历史阶段,无不生动诠释着“晋江经验”的丰富内涵和宽广外延。

——始终坚持以爱拼敢赢为精神动力。“晋江经验”的精神内核是爱拼敢赢。晋江机场是一座“捐出来”的机场。“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是流淌在晋江人血液中的一股精气神,是晋江机场求生图强的精神动力。晋江机场在建设过程中遭遇的最大困难是资金短缺,建设所需的2.3亿元资金全部需要地方自筹,泉州、晋江两级政府及其他市区县政府先后投入资金1.3亿元。面对1亿多元的缺口,晋江市机关干部率先响应,77家重点企业带头认捐,海外华侨慷慨解囊,共筹集资金8300余万元,这种“政府发起、民间捐资、财政兜底”的筹融资模式在全国绝无仅有。创业之初,晋江机场人奋发图强、从零开始,闯出了一片天地。

——始终坚持以市场化改革为目标导向。“晋江经验”的显著特征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始终坚持市场化、顺“市”而为,是晋江机场的“看家法宝”。1999年,机场改制后逐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实行政府引导,股东、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构建了机场股份公司和所属8家法人主体的经营体系,机场股份公司专注主营航空核心产品,所属8家法人主体按照市场规则参与竞争,真正做到向机制要活力、向管理要效率、向市场要效益。率先成立客货代理公司,包租航空公司飞机,解决了生存问题。随着市场变化,机场及时调整经营管理模式,构建销售网络,组建专业市场开拓团队,服务航空公司,扩大发展空间。此外,机场精准对焦市场需求,积极开通加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航班,完善空中交通网络,优化地区外出空中通道。同时,立足自身区位优势,深耕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市场,方便台胞、侨胞往来探亲谒祖、投资兴业、旅游休闲。

——始终坚持以服务型政府为发展支撑。“晋江经验”的宝贵启示是发挥政府公益性资源政策支撑作用,形成多方互动的良好局面。在发展中,地方政府、民航管理部门与晋江机场进行了高效的协调和互动。在机场属性定位方面,地方政府明确机场公共基础设施定位,建立支持机场发展的长效机制。在顶层设计方面,政府设立民航办,负责机场规划建设、疏港交通、综合协调等。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在税收、土地、扶持民航发展专项资金、净空保护等方面出台系列“组合拳”政策。在积极协调方面,政府帮助机场争取民航局在安全建设、航线审批、航班时刻、航权、空域使用等方面的支持;与厦航、深航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顺丰航空公司,建立顺丰公司东南区域总部。在口岸协作方面,政府设立机场口岸办事处,各驻场口岸单位积极简化通关手续,加快通关效率,满足旅客和代理人快速通关需求。

——始终坚持以精细化管理为方法手段。“针尖上打擂台,拼的就是精细”,坚持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是晋江机场在激烈竞争中得以发展壮大的关键。2007年,晋江机场明确提出走管理型机场的发展道路,通过调整运营管理体制和模式,实现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分离。晋江机场探索设立投资决策中心、收益成本控制中心和资产运营获利中心,分别承担决策、运行和经营三大职能,建立全员绩效、全员竞聘上岗、全员预算、全员市场营销、全员资产管理的“五全”管理模式,实现了专业化分工、精细化运营,人力资源成本占比由通航初期的70%下降到35%,资产从2000年的0.99亿元增加到2017年底的16.82亿元,营收从2000年的不到1亿元预计将增加到今年的13亿元,并连续16年经营实现盈利。

——始终坚持以军民深度融合为发展保障。“晋江经验”的成功秘诀是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晋江机场作为运营数十年的军民合用机场,军民深度融合既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最佳方式。晋江机场始终按照四大原则深化军民共建。统一规划。军民双方建立了常态化协调机制,针对晋江机场数轮改扩建,军民双方都能进行充分沟通协调,确保工程军民两用。分区管理。军民双方各自分区管理,各司其职,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在土地、营房、停机坪等关键资源实现共享共用。联合保障。双方联合开展跑道防入侵、净空管理、跑道应急抢修、鸟击防范等保障工作,实现运行共保。

——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责任使命。“晋江经验”的核心内涵是加快改革、全面发展。晋江机场作为晋江、泉州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通道,助力当地加快发展传统产业、重化产业和高新产业等三大支柱型产业,发挥城市高效集散交通枢纽作用。立足“海丝、海西、海峡”区位特点,找准民航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地方产业的需求点、结合点、发力点,民航旅客周转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由通航初期的3%跃升至28%。按2018年预计旅客吞吐量700万人次测算,机场将直接或间接创造经济效益约12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近3.7万个。

——始终以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为基本遵循。“晋江经验”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坚持辩证法。在做到“六个始终坚持”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处理好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关系。坚持“客户第一、员工满意”理念,打造侨乡精品机场,荣获了民用机场服务质量综合性大奖——服务质量优秀奖。处理好主业与辅业的关系。坚持做大主业、做优辅业的经营思路,筹资分期建设面积达8.9万平方米的空港园区,目前辅业收入逐年增加;坚持客货运并举,引进顺丰公司开通定期全货机航线,2018年预计完成货运吞吐量6.3万吨,成为辐射国内、连接国际的航空快递集散区域中心。处理好市场“变”与诚信“不变”的关系。晋江机场发展的“变”是随市场而变,“不变”则是坚持安全和诚信。始终坚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理念,大力弘扬诚信文化,连续实现22个航空安全年。处理好服务发展与服务群众的关系。以晋江机场7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和泉州市830万人口来测算,每个泉州人每年乘坐飞机0.84次,是全国平均值的2.4倍。处理好人才与科技的关系,加大引才、育才、留才力度,提供人才支撑。机场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和信息化管理等先进技术运用,引进A-CDM、人脸识别等新技术。

“晋江经验”的开拓者

“晋江经验”是大胆探索和成功实践的总结,更是未来前行的坐标。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将努力作为“晋江经验”的开拓者,矢志探索,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助力“新福建”“五个泉州”和“国际化创新型品质晋江”建设。

——坚持精准把握市场脉搏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泉州、晋江正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晋江机场找准民航运输与旺盛市场需求的结合点,发挥航线和航班网络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搭建地方政府、航空公司、客户、公众和机场共享发展成果的产业平台,构建共同发展、合作有序、适度竞争的航空市场格局。科学把握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的关系,兼顾商务与廉价航空,完善国内航点布局,实现全国省会、主要城市及旅游城市全覆盖;新开、加密“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东北亚等国际和地区航线航班,开辟对外空中新通道,提供“安全通达、精致便捷”的航空产品。

——坚持服务型政府公益性政策资源升级落地。建立政府、军方、民航管理部门、口岸查验单位、航空公司等单位定期沟通协调机制,研究解决机场运行发展中的问题和难题;加大支持航空运输综合改革发展的各种资源政策,在税收和专项资金等财税政策方面给予倾斜配置;优先保障发展用地和建设资金,支持机场在“十三五”期间实施15.5亿元的改扩建工程,新增19个停机位,扩建航站楼3万平方米,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5万吨容量需求。加强与航空公司合作,继续深化落实泉州、晋江市政府、机场与厦航、深航、厦门空管站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完善交通枢纽建设,发展多式联运,加快打造以千万吞吐量机场为基础的综合交通枢纽,构建区域航空、铁路、轨道、高速、快线等各类交通无缝衔接的大交通枢纽体系。

——坚持助力地方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机场将主动对接泉州、晋江两级政府发展规划和产业升级需求,积极落实泉州市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路线图,提前规划建设新货运站,大力发展国际货运业务,服务跨境电子商务,为产业升级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成本低廉、高效通达的空中通道;配合政府在机场周边综合规划建设临空产业园区,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吸引高附加值产业、航空驱动型产业,带动金融、信息、科技、创意等综合现代服务业。预计到2020年实现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8万吨,跻身千万级国际机场行列;远期规划到2030年,旅客吞吐量将达2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将达20万吨。

——坚持推进军民航机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理解实践军民一体化国家机场战略,积极探索融合建设、联合管理、共享资源的安全运行管理模式,打造共建共管共享格局。统一运行标准,不断提升军民航机场运行保障能力;融合保障力量,充分发挥军民融合的双向拉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军民航机场融合发展体系;推广技术应用,军民双方按照统一标准引进高新技术,加强军民双方的技术交流、培训提升和人才流动,做到工作机制更完善,安全管理更有效,资源整合更充分,联合管控更有力,信息共享和培训交流更畅通。

——坚持走管理型机场发展道路。坚持走以精细化、专业化、市场化为内核的管理型机场道路,不断提高民航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获得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严格分离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实现公益性资产服务社会群众,经营性资产参与市场配置。继续完善推行职能管理、安全保障、市场营销、资产运营、非航空性业务的专业运作,加快引进专业团队和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市场高效率、高效益配置和管理各种资源,逐步实现机场向管理型、专业化纵深发展。

——坚持民航“发展为了人民”理念。在创新服务方面,加快群众对民航服务焦点问题的改进,满足群众对消费升级产生的航空出行新需求。在服务标准方面,以便捷旅客出行为服务宗旨,加强机场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认真执行民航服务规范和标准,完善特殊航空运输服务,简化旅客乘机流程,为旅客营造舒适的乘机环境,提供具有特色的乘机体验。完善服务质量评价机制、旅客投诉渠道和响应机制,加强旅客、客户权益保护,关注旅客感受最敏感领域,打造闽南“精品机场”,增进旅客对民航服务的获得感。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