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上山放羊。 福建日报记者 王帅 通讯员 益辉 其燚 摄 东南网11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帅 通讯员 益辉 其燚 文/图)一湾海色,群山叠翠,地处罗源湾北岸的罗源县碧里乡,靠山面海,牧草连绵。得天独厚的环境孕育出珍贵的本地山羊品种——下廪羊。 罗源下廪羊个头较小,肚皮长白毛,羊肉紧实,无膻味,口感极佳。2017年5月,香港著名“食神”蔡澜到罗源碧里品鉴过下廪羊美食后说:“吃过这道菜,我可以对别人说很久了。”此后更被写进他的美食推文《福建行》中,这道佳肴的特殊食材也因此名声大噪。 罗源下廪羊与福清高山山羊、永泰富泉羊同属于福清山羊,原产于罗源县碧里乡下廪(廪头、溪边、牛坑、廪尾、新澳、濂澳、吉壁等村)一带,故称为下廪羊。2016年6月,“罗源下廪羊”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下廪羊名气大,不单因为它肉质美、汤味香,更因剧毒的“断肠草”是它的美食。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断肠草在碧里一带特别多,人误食了会出人命。但断肠草对于下廪羊来说却是美味佳肴,而且羊吃了断肠草后生长得很快。据说要是人误食断肠草,可用羊血来解毒。 当地老人介绍,下廪羊养殖历史悠久,500年前,碧里的祖辈到此地落户时就已经有下廪羊了。 一羊难求 14日一大早,罗源县碧里乡廪尾村养羊户周友炳和往常一样,驱赶着羊群上山。一个陌生号码的持续来电,让他犹豫了很久才接起,不出所料,又是一位外地的客户想在春节期间订购一只下廪羊。 “没有啦,我的羊早在国庆前就预订光了。”拒绝别人让周友炳很不好意思,也让他考虑是不是明年要再多养一些羊。 从无人问津濒临灭绝到一羊难求,养了20多年羊的周友炳见证了下廪羊的荣辱兴衰。 曾经,养羊是碧里乡民最主要的生活来源。“最兴盛时是上世纪80年代,不说家家户户,但十之八九都有养羊。”周友炳说,下廪羊是罗源碧里乡碧里村、西洋村、廪头村、廪尾村、溪边村等乡村养殖的一种山羊的统称。当地老人介绍,下廪羊养殖历史悠久,500年前,碧里的祖辈到此地落户时就已经有下廪羊了。 上世纪90年代开始,碧里乡民纷纷转投来钱更多更快的水产养殖,下廪羊数量骤减。 同时,一些不法商贩以次充好,拿一些杂交品种鱼目混珠,扰乱市场,侵害养殖户的利益,导致一些养殖户转养其他品种。 “纯种下廪羊相较于其他品种的羊,抗病能力弱、养殖成本高。”碧里乡畜牧兽医站站长钟国荣介绍,“下廪羊生长周期要一年半到两年,长到30公斤左右方可出栏,这是其他品种羊生长周期的两倍。2011年前后,下廪羊只存1000多头,一度濒临灭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