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教育篇】变革改变福建教育

2018-12-18 10:22:3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闽派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

□程思岳

改革开放四十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四十年,高校教育技术手段从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到大规模在线课程教学的变革,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特别是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在线教育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注重利用信息技术监测教学全过程、各环节,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学情分析、学习诊断、教学评估,建立健全全程化、多维度的评价机制,推动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注重能力素质培养转变。

2016年5月,福建省高校在线教育联盟正式成立,由省教育厅授权开展全省在线开放课程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应用。联盟秘书处设在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在省教育厅的精心指导下,福建省高校在线教育联盟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部署要求,按照“政府推动、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扎实推进福建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可喜的成绩。

我们大力推进课程共享,开展跨校课程共享互选工作,通过423门上线共享课程,在34所高校中进行互选,选课人次达21.2万,目前近16万人次获得学分,跨校课程共享和学分互认取得阶段性成果。据不完全统计,38所成员高校已累计投入约5000万元用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已建和在建课程700余门。

正如互联网一样,连起来才有力量。福建高校在线教育联盟,正汇聚更大的力量,加快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努力走出具有闽派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发展之路,发出教育革命的福建声音。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侨建公办”的黎明职大

□陈宝色 整理

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人们对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巨大需求,也唤醒了泉州黎明高级中学(1929—1934)师友中断了40多年的教育报国理想。1981年4月,爱国侨领梁披云先生召集黎明师友在原址复办了集技术培训与文化补习为一体的黎明学园。这就是1984年升格后的黎明职业大学,是目前全国仅存的9所职业大学之一。

“建校之初,学校没有教学办公用房,将泉州市公交公司旧址候车厅临时改造为2间教室,董事会也只是在武庙残留的一间老房子办公。”退休老师蒋郁斯回忆学校初办的艰苦。

为了学校发展,梁披云、梁灵光、胡平等为学校理顺办学体制奔走呼吁,梁良斗、李尚大等海外侨亲慷慨捐助两个校区的基础建设,巴金先生捐赠了7000多册图书,黎明高级中学师友为学校校企合作与国际化办学牵线搭桥……如今的黎明职业大学,有鲤城、丰泽、石狮三个校区,从不到11亩的“小菜园”发展成为占地1000多亩的高职名校。泉州市图书馆原馆长许兆恺先生回忆在黎大学习的日子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这些年轻人都有一股要把耽误的青春夺回来的冲动”。黎大的应运而生,在泉州掀起了“黎明热”。

世纪之交,恰逢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大扩张,黎明职业大学坚持深耕职业教育,适当控制规模,走出了一条质量与特色并进的职教道路。学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金聪介绍,学校办学体制经历了从“侨建公助”到“侨办公助”再到“侨建公办”的转变,在人才培养方面,创新“收费、走读、成人学历、不包分配”办学模式,招收“实践专科生”开展实践教学,召集全省职业大学校际专业协作会,率先推行选择性学习、未就业毕业生召回、学分制改革、订单式培养、本专科联合培养试点、学生导师(团)制,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三全育人”模式,是福建职业教育探索前行和改革发展的缩影,形成了系列具有开创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办学经验。

坚持“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服务师生成长成才创新创业”办学定位,黎明职业大学近3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达100%, 2016年、2017年学校蝉联福建省高职高专院校发展潜力综合排名第一名,入选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重点校。黎明职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松柏说,黎明正在朝着具有福建特色、国家水平、国际视野的高职教育品牌迈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