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1988 亲历 见证 记录 启示
1984年2月8日,邓小平乘鹭江号游艇考察厦门港,听取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左)的汇报。 厦门日报李开聪 摄
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史上永远铭刻着一位伟人的身影。那是一个春天,厦门经济特区发展正处于关键时刻。1984年2月7日,年届八十的邓小平同志搭乘从广州出发的火车来到厦门。2月9日,他在厦门特区发祥地挥毫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邓小平厦门视察之行及其题词,激励着一代代特区人不懈奋斗,推动着厦门从昔日偏居东南的滨海小城,发展成为今天欣欣向荣的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
1981年8月1日,驻闽部队在福州五一广场举行阅兵式,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54周年。福建日报黄海凌 摄
上世纪80年代初,等待看电视的人们。泉州晚报 林水坤 摄
1982年11月,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的职工在环形流水线上工作。这家成立于1981年2月的公司,是全国电子工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福建日报 周映丁 摄
1985年,中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663万台,超过了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电视机生产大国。但由于我国电视机市场受结构、价格、消费能力等条件的限制,电视机普及率还很低,城乡每百户拥有电视机量分别只有17.2台和0.8台。
1988年2月11日,福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首次公开拍卖大会。中新社 杨北钊 摄
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形式的正式出现是在1987年下半年,当时深圳市率先试行了这一办法,使土地供应改变了以往只能依靠行政划拨的做法,引入市场机制,从而正式拉开了城市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序幕。
上世纪80年代初,古田县食用菌栽培试验场,用玻璃瓶栽培银耳获得成功。其栽培技术逐步在全国推广,古田成为全国银耳重要的栽培基地。闽东日报 夏念长 摄
古田是个山区农业大县,耕地匮乏、人均资源较少,如何发展农业经济、加快脱贫致富,成了改革开放之初的最大难题。于是,古田县委、县政府鼓励农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食用菌、水果、水产、蔬菜等特色产业,以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上世纪80年代,闽北的木头多数靠闽江水漂运到福州。闽北日报 范崇智 摄
1988年4月5日,福州马尾造船厂建造的我国第一艘5000吨级直达货轮“江海一号”在马尾港顺利下水。福建日报 黄天色 摄
由于采用了最新的江水净化设备,“江海一号”能防止长江水域泥沙沉积,具有吃水浅、机动灵活等优点。使用这种船可以江海直达,改变以往货物分段运输的方法,使船舶营运组织更为简便,帮助用船部门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
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全新的观念,文化生活也开始多样化,过去不敢展示的人体美,也逐步开放。1985年,首次举办的全国健美锦标赛在福州举行,让封闭的福建人眼球一亮。中新社 赖祖铭 摄
1985年的福州五一广场服装市场。 福州日报 杨婀娜摄
穿过岁月风雨,追寻历史真迹,回溯难忘经历,触动心灵记忆。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今天,作为时代变革的亲历者、见证者与记录者,我们撷取了我省新闻战线上的40位新闻摄影记者拍摄的作品,再现这个伟大时代波澜壮阔的变迁历程。
1989—1998 亲历 见证 记录 启示
福建日报 祝敏松 摄
上世纪90年代初,公用电话亭开始在街头出现,当时固话还未普及,传呼机市场已经繁荣起来。街上,别着传呼机的人们收到呼叫后,到处找公用电话亭回电的场面,相当常见。
学车热 中新社 郑祚声 摄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学车既贵又烦琐,光报名就要等上几个月。但从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汽车进入平民家庭,开车开始和英语、电脑一起成为“世纪三大必备技能”,被更多人所推崇。
1997年厦门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图为人鸟同乐的场景。新华社 张生贵 摄
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波涛拥海来,大厦之门,流光溢彩。1997年厦门市获评“国家园林城市”,2002年获评“国际花园城市”与“中国人居环境奖”,2004年获评“联合国人居奖”,2007年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2013年获评“国家森林城市”。
请“110”评评理。 福建日报 林辉龙摄
1991年1月,任漳州市公安局芗城分局治安巡逻中队长的郭韶翔自掏腰包,在漳州市电视台播放了将当地110报警台更改为110报警服务台的广告,并向全市人民作出承诺:“市民有困难,需要警察帮助的均可拨打110。”1996年,“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漳州110”被国务院命名为“人民的110”,在全国推广。
梅坎铁路铺下第一轨。闽西日报 李永安摄
梅坎铁路,西起广东省梅州市,东至福建省永定县坎市镇。梅坎铁路于1998年4月开工,2000年7月竣工通车,使我国东南沿海铁路连成一线,将厦门、汕头、深圳、珠海、海南五个经济特区与梅州、龙岩等革命老区连接起来。
1994年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现场 厦门日报 梁伟摄
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最早发端于1987年9月8日由厦门、泉州、漳州、龙岩四个地市主办的“闽南三角区外商投资贸易会”。1991年,国家外经贸部批准厦门作为举办口岸级贸洽会的国际招商城市之一。这样,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由省内区域性的洽谈会升格为口岸洽谈会。1997年,第一届投洽会正式举行。国家外经贸部将福建省投资贸易洽谈会升格为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并作为投洽会的主办单位,倾力打造这一全国性国际投资促进活动。
福州西湖公园交谊舞 新华社 李开远摄
1996年,晋江机场正式开通民用航班,首航飞往北京。泉州晚报 吴刚强 摄
作为侨乡福建泉州对外交流交往的空中“黄金通道”,2018年12月7日,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700万人次。
佳通轮胎,始创于新加坡,1993年进入中国,1995年成立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 湄洲日报 徐学仕摄
紧盯行情的股民(1992年) 福建省摄影家协会 潘朝阳 摄
1990年3月,政府允许上海、深圳两地试点公开发行股票,同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试营业;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提到,证券、股票,这些东西好不好,“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1999—2008 亲历 见证 记录 启示
奥运火炬来了!福建日报 陈信云 摄
2008年5月11日,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火炬接力福州站传递活动隆重举行。福州市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把这一天变成了一个盛大的狂欢节,到处是一片欢乐激情的海洋。
2001年9月,厦门,海峡两岸歌仔戏同台交流。这是两岸歌仔戏在分隔多年后首次交流表演。福建画报赖小兵摄
首批西藏班学生毕业返回西藏,临别时与列东中学老师依依不舍。 三明日报 周志鸿 摄
创办内地西藏班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目前,全国21个省(市)的127所初高中、中职学校举办了西藏班,170余所高校招收西藏班(校)学生,在校生达3万名,累计为西藏培养输送中专及以上各类急需人才近4万人,形成了包括初中、高中、中等职业教育、专科、普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在内的内地办学培养人才新格局。
2004年,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机械手雨感器安装操作平台自动化生产线投入生产。新华社 张国俊 摄
龙岩高铁项目开工。 闽西日报 王毅 摄
2006年12月,连接福建龙岩与厦门的龙厦铁路开工建设;2012年6月29日,正式通车运营,旅客列车全程运行时间由约5小时缩短至90分钟。龙厦铁路的建设对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拓展厦门港的经济腹地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2008年9月1日,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BRT)快速公交正式投入使用。厦门日报郑晓东 摄
作为国内首个采取高架桥模式、一次成网的BRT系统,历经10年发展,目前厦门BRT日均客流已达28万人次,总客流近10亿人次,以全市5%的公交运力承担了全市15%的公交客运量,促进了岛内外一体化。
2004年6月18日,来自惠安县螺阳镇的林华天(左一),虽是个年过半百的农民,但他的最新环保型卫生间与厨房垃圾处理器有三项发明已获得国家专利,他很想找个合作伙伴投入资金共同开发新产品和市场,于是他兴致勃勃地带着发明资料赶来参加“6·18”交易会。 福建日报关建东 摄
海峡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2004年)闽南日报 蔡文原 摄
渔排上的“希望小学”。 闽东日报 李民雄 摄
2001年5月9日下午,一群背着书包的外地籍养殖户孩子高高兴兴地乘船回到他们生活的渔排。闻名遐迩的宁德市三都澳海上渔排养殖区,诞生了一座蓝色的希望小学,面临失学的82名外地籍养殖户的适龄儿童圆了读书梦。
2007年改造前的福州老澡堂 海峡都市报黄孔瑜 摄
2010年6月,福州7座温泉老澡堂,按照百年老店的统一设计标准进行外立面、招牌以及内部布局的改造提升,增加体现福州温泉历史文化的元素,形成具有福州特色的老字号澡堂系列。
2009—2018 亲历 见证 记录 启示
2014年11月1日,习近平在福州市军门社区考察时走到市民们中间,与大家亲切握手。 福建日报张永定 摄
2014年1 1月1日至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平潭综合实验区和福州市,深入口岸、码头、企业、社区考察,就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依法治国、推进作风建设进行深入调研。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培育发展动力,激发社会活力,凝聚社会合力,把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地铁时代来了 福州日报 叶义斌 摄
2016年5月18日,福建首条地铁——福州地铁1号线(一期)南段正式开通试运营。由此,福州正式迈入地铁时代。201 7年12月31日,厦门地铁1号线开通。根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福建将发力轨道交通建设。
“妈祖下南洋”首站在吉隆坡举行 湄洲日报 蔡昊 摄
2017年6月30日—7月7日,“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海丝沿线国家的重要节点城市成功举办。这次活动以“妈祖文化 海丝精神 人文交流”为主题,被誉为“千年第一回”的跨越国界、跨越族群、跨越层级、跨越时空的对外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在中外民间交流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7年5月25日17时58分,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穹顶吊装成功,这标志着该机组已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是全球唯一按照计划进度建设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工程。 福建日报周明太 摄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综合服务大楼。 新华社 姜克红 摄
2014年12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从此成为中国大陆境内继上海自贸试验区之后的第二批自贸试验区,总面积1 18.04平方公里,包括平潭、厦门、福州3个片区。
2017年9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鼓浪屿向厦门市颁发世界遗产证书。福建日报 施辰静 摄
截至目前,福建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地貌(泰宁是组成部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仰、福建南音、中国木拱桥营造技艺、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等。
2018年8月5日,金门各界人士代表共启通水阀门,福建向金门正式供水,同时写下两岸民生交流合作的历史新篇章。 福建日报 游庆辉 摄
金门与晋江,隔围头湾相望,最近处仅5.6海里。长期受困于资源性缺水的金门民众,深怀从大陆引水入岛的梦想。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时,就十分牵挂金门同胞的饮水用水问题,对福建向金门供水工作,从提出论证到具体措施,多次部署、亲自推动,体现了为台湾同胞谋福祉、办实事的真挚情怀。
2018年6月12日,晋江城市展馆内显示着晋江上市企业市值指数。中新社张斌 摄
晋江,论规模只是泉州所辖的一个县域小城,自古人稠地瘠,促使晋江人逐渐走向海外,“十户人家九户侨”。过去40年来,“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晋江经济增长1 300多倍,“拼”出千亿产值,成为中国县域经济的领先者。“晋江奇迹”背后离不开几个关键词:拼,诚信,守实体,创新创优,政府“引路人”。晋江现有46家公司已经完成上市,数量居中国县域首位,总市值超1800亿元;“新三板”、天交所、海交所挂牌企业达78家。
2018年9月3日,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奕廷,在福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南街派出所领到了他的台湾居民居住证,这也是我省发出的第一张台湾居民居住证。 福建日报王毅摄
2018年8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并于2018年9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又一项为港澳台居民谋福利的实实在在的便民惠民措施,目的就是要让港澳台居民能够在居住地享受到与内地(大陆)居民基本相同的公共服务和便利。
2016年11月15日,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一个由欧美、中东、东南亚、南亚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从业者及境内外90多家媒体人士组成的“海丝”旅游资源考察团抵达这里,展开为期两天的“海丝”之旅。 泉州晚报张九强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