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昭)9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新社、《中国人大》杂志、香港商报等13家境内外媒体在福建代表团驻地集中采访部分我省全国人大代表(上图 本报记者 郑杰 摄)。吴金笔、尤猛军、许维泽、洪杰、刘远、郭锡文、陆銮眉等代表围绕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主题先后回答了记者提问。 走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脱贫攻坚,产业振兴是关键。”全国人大代表、宁德市委书记郭锡文认为,要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产业,着眼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企业化,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在更高层次上谋划推动产业振兴。他认为,在发展乡村产业中,各具特点的美丽乡村旅游是一个重要突破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全国人大代表、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陆銮眉表示,小康不是别人送的,脱贫攻坚要靠自己双手努力创造,实现真脱贫、不返贫的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转变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主动参与培育特色产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才能真正走完。 “如果把脱贫攻坚比作爬山,那么最后这一公里路特别陡,可能比我们预期的更难走。”全国人大代表、南安市省新镇省身村党委书记吴金笔说,精准脱贫不能光是钱袋子鼓起来,医疗、养老、教育等也要全面跟上。他建议,可以在医疗、教育领域借鉴驻村蹲点制度,推动城市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区流动,也有助于改变当地的一些落后观念,帮助年轻一代得到更好的成长,斩断导致贫困落后的“根”。 发展“生态 ”产业 近年来,福州运用改革创新的思维来开展水系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全国人大代表、福州市市长尤猛军在谈及福州水系综合治理时表示,福州引入有实力、有经验的大型央企来运营管理,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建内河水系巡查队,确保项目运营符合管理要求。此外,福州还实行“双河长制”,每条河段由1名政府河长和1名企业河长共同管理,通过双河长紧密协作,确保内河排水通畅、水质稳定、环境整洁、景观良好。 “龙岩山清水秀,生态环境非常好。”全国人大代表、龙岩市委书记许维泽表示,龙岩要依托绿色生态优势,面向闽西南五市,发展生态旅游、健康养老、生态农业等一批“生态 ”产业。要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健全与厦门、漳州流域治理联动机制,共同出资、监测、整治九龙江流域,共同进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守护闽西南五市的绿水青山和碧海蓝天。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漳州市市长刘远说,在打造最优的营商环境方面,福建在干部作风上走前面、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走前面、在法治环境建设上走前面、在生态宜居环境上走前面。福建的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简化审批、优化服务方面还有提升空间,要以优质的服务指数来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指数。 “好产品不愁卖。产品要好,服务也要好。”全国人大代表、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洪杰表示,民营企业在产品、服务和机制方面的创新大有作为。在产品创新方面,民营企业要加快转型升级,加大研发投入,建立高于国际标准的企业标准,拥抱工业互联网,向智能化制造转型,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在服务创新方面,要融入服务意识,打造“产品服务”的一站式服务,只要能把服务做到极致,每家企业都能找到发展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