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时政 > 正文

“制定发展战略是近平同志对厦门的一个全局性贡献”——习近平在厦门(四)

2019-07-22 08:42:19 采 访 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001-002.jpg

采访对象:郑金沐,1936年1月生,福建莆田人。195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高级经济师。1969年6月到厦门市计委工作。1983年10月任市计委副主任兼市物价委副主任,1985年7月兼任市体改委委员,1986年8月兼任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办公室主任。后任市体改委副主任、主任,市计委主任。

采 访 组:沈凌 路也 胥晴

采访日期:2017年6月5日

采访地点:厦门宾馆

采访组:郑主任,习近平同志1985年6月到厦门任副市长,您是市计委副主任。你们是什么时间见的面?

郑金沐:近平同志来厦门当副市长以后,找市政府部委办领导了解情况,第一个找到的人就是我,我感到非常荣幸。当时我虽然不认识他,但我知道他的父亲是习仲勋同志,从情感上非常尊重他。他的办公室在我楼上。我跑到楼上去,他们就跟我介绍说,这是习副市长。近平同志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个子很高,长得很帅,很平易近人,一点也没有架子。

那次叫我上去,他要我陪他去工厂调研。我记得他在工厂里也是很热情地和职工们打招呼、问情况,非常随和。

后来听陪同他去同安县五峰村(以前是苏区,闹革命的地方)的同志说,村支书请近平同志喝茶,当时山里老百姓用的茶具可没现在这么讲究,上面都积满了茶垢,黑不溜秋的,看起来有点脏。以前有领导下来调研,一坐下来,秘书就把保温杯端过来,喝的都是自己带来的茶水。没想到近平同志毫不犹豫非常自然地拿起杯就喝了起来。这个茶杯一端,他和村支书、和村民的距离也就一下子拉近了。我听了之后很感动。

后来我了解到大家对他的评价,跟我第一次接触他的感觉是一样的。我想,这可能跟他在陕北插队,一直跟农民同吃同住打交道有很大关系。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初到厦门工作,有没有跟您交流过他对厦门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初步印象和判断?

郑金沐:近平同志没有直接跟我讲过他对厦门的最初印象。他倒是公开讲过对厦门的印象,那是庆祝厦门特区成立25周年之际,厦门电视台记者去浙江采访他,他说,1985年中央组织部调他到厦门工作,他是从中央机关到河北,又从河北过来。他刚到厦门包括到福州,和预想的反差很大。因为他以前从来没有到过福建,总的感觉不像想象中认为的那样开放和先进,特别是从基础设施上看,从市容市貌上看,当时厦门确实是相对比较落后。有很多人到了厦门,感觉特区怎么是这个样子。所以,近平同志说:“在开始的过程中,工作之艰难是可以想象的。”

不仅是物质条件的落后,当时还有人说厦门是一个海岛,厦门人的一些思维方式被称为“岛民意识”“海岛意识”。因此,相比别的特区,厦门经济特区的创建工作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那就是观念上的更新。回首厦门经济特区25年走过的不平凡历程,近平同志对内涵丰富的厦门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厦门的人民群众是厦门建设的主体,多年来厦门的建设都离不开厦门人民的辛勤努力。厦门的同志创造了很多精神,最早是陈嘉庚精神,50年代有海堤精神,还有英雄三岛精神、鼓浪屿好八连精神、马塘精神,等等。这些凝聚成了一种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厦门精神。曾几何时,改革开放这样一种东风,全方位的开放,厦门人树立了一种改革开放的厦门精神,这里边有自力更生,这里边有锐意创新,这里边有一种包容并蓄、大气和谐的内涵。厦门也从一个封闭的海防城市,建设成现代化的海上花园,为人所羡慕的一个美丽现代化城市。

采访组:1985年,习近平同志力促成立厦门经济信息中心,打造宏观经济的“千里眼”。请您谈谈整个建设过程。

郑金沐:近平同志对厦门经济信息中心建设非常重视。根据国家和省里对经济信息管理系统的规范和要求,厦门1984年就开始筹建这样一个信息中心,当时叫计算机站,1985年改为现在这个名称。

近平同志对厦门经济信息中心的筹建工作抓得非常紧,一环扣一环地推进。他认为,特区要发展市场经济,参加国际经济大循环,光有机场、码头、通讯设施是不够的,还要打造宏观的“千里眼”,准确及时地掌握国内外经济信息。因此他非常重视市经济信息中心的建设,成立了厦门市经济信息管理领导小组,亲自担任组长,并把经济信息中心建设列为厦门市基础设施八大工程之一。

市里委托一家企业设计了总体方案,近平同志组织国内75名计算机和经济学方面的专家来厦门进行论证。要干事就要有人,我们这个信息中心是从计算机站发展起来的,开始只有十几个人。要搞这么大的系统,十几个人干不了。于是市里就批了120人的编制。编制解决了,还要解决办公场所,于是又拨款买了七层楼,一共5040平方米。

在近平同志力促之下,市经济信息中心很快就建立起来了。国家计委信息办非常满意,把厦门经济信息中心列为全国试点单位。到现在,信息中心运行已经30多年了,对推进厦门的信息化、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发挥了很大作用,给厦门解决了“千里眼”的问题。

我认为,近平同志当时的考虑是非常超前而又非常周到的。在一般人看来,一个城市能建飞机场就可以了,哪里还能想到要建什么信息中心。别人看来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他却认为势在必行,还把它列为全市八大工程之一。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

1  2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