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凌霄(右)与郑水土在讨论造船工艺。(资料图片) 东南网7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小端)日前,在漳州龙海市海澄镇普贤码头,伴随着一阵阵高亢的号子声,在200多名来自海峡两岸的各界人士见证下,一艘传统三桅木制帆船徐徐下水。这艘帆船名叫“浪荡子·马可波罗”,总长17.6米,由漳州龙海的海澄崇兴船厂精心打造,船东是来自宝岛台湾的黄凌霄老先生。据介绍,帆船将于今年9月起航,将载着陶瓷、茶叶、丝绸等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抵达意大利的威尼斯后返航,整个航程大约2万海里。 今年75岁的黄凌霄出生在台湾花莲。少儿时的他一次恰好在淡水河畔看到中式帆船,被其美丽的造型所吸引,从此埋下了梦想的种子,对扬帆起航的憧憬一发不可收。他曾先后赴澳大利亚、英国学习帆船技艺。在对西式帆船与中式帆船构造、原理与操作技巧进行对比之后,黄凌霄愈加敬重中华传统智慧,更加痴迷中式帆船,先后建造了“走路者”号舢板、“黑水沟”号中式帆船。为了保护即将失传的造船技术,他特别编著《黑水沟——漫谈打造台湾北海岸传统帆船》一书。黄凌霄决定在有生之年自己建造一艘三桅木制帆船,也就是中国古帆船最具代表性的船型之一——福船,为后人留下可资研究的素材。 福船,又称福建船,造型美观, 多水密隔舱设计,兴于唐宋,荣于元明,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船型之一。 “浪荡子·马可波罗”号三桅帆船采用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由龙海市造船师傅郑水土打造。郑水土出身地道的造船世家,12岁时开始学习造船手艺,至今从事木船建造已有50年,现为崇兴船厂的当家人。拥有一身祖传造船绝活的郑水土,是当地公认的木船制造达人。 郑水土家中至今仍保存着一本《海澄郑氏造船图谱》。一直以来,郑水土坚持沿袭祖辈传下来的传统古法技艺造船。靠着祖传的船谱,他带领造船团队,造出一艘又一艘古香古色的传统帆船。 去年,经友人介绍,黄凌霄结识了郑水土。一个要造船,一个会造船,两人相见恨晚,一拍即合,就这样机缘巧合地开启了两岸民间合作建造三桅帆船的旅程,由此,古月港重现福船建造场景。去年6月8日,“浪荡子·马可波罗”正式开工建造。从那时开始,一切都按传统工艺有条不紊地展开,黄凌霄在郑水土家住了下来,并用相机、笔记认真记录下每一道工序,期盼将这些珍贵资料整理成册,适时出版,以留后人。“我希望这艘船能在完成使命后进入博物馆,留给后人以资借鉴、研究之用,因为这种造船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我不希望它失传。”一席话道出了这位两鬓斑白的航海人的情怀。 黄凌霄的真挚义举,令厦门游艇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留典芳深受感动,为了确保这艘船能全天候安全远航,他亲自担任舾装总设计师,为福船安装了雷达、GPS、太阳能电力系统、救生系统等现代设备。在20多家热心企业的大力支持下,这艘传统福船的航海安全性与舒适度有了质的飞跃……目前,黄凌霄正在招募愿意同他风雨同舟、劈波斩浪的勇士,一切都在按计划紧锣密鼓地进行。 参加“浪荡子·马可波罗”下水典礼的澳门安海同乡会会长苏建华说:“中国的福船文化,是海洋文明的见证和缩影,也与海丝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信这艘由两岸同胞携手打造的福船,将成为‘一带一路’上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