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时政 > 正文

初心——写在福建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

2019-08-23 07:52:17 福建日报编辑部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赵舒文  

第三章 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极不平凡的历史性变革,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也进入了新时代。

在宁德工作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在《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一文中系统谈到了新闻工作的规律性:

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一个重要任务;

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强调新闻工作的党性,又不可忽略新闻自身的规律性;

在加强舆论引导工作的同时,还要重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应该明确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都是为党和人民工作的,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对党和人民负责,对改革开放的事业负责。

言为心声,言出行随。在福建工作的十七年半中,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关心《福建日报》发展,为福建、也为《福建日报》留下了永远值得珍视的精神财富和力量。

“新闻界既是益友,又是良师”

到任宁德地委书记没多久,习近平就把时任《福建日报》宁德记者站站长卓新德请到办公室,开门见山就说,为了加强与《福建日报》等媒体的沟通,也为了媒体记者了解地委的工作安排和全区工作进展,是不是可以设立新闻“两会”制度?

不久,新闻“两会”制度正式开始运转:新闻“月谈会”每月10日召开,新闻“通气会”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0日召开,地委、行署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报社宣传要求,群众对地委工作的意见、建议等,都在开诚布公中日渐清晰。

“新闻‘两会’,就相当于现在大家都知道的新闻发布会。当时,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仅有的,受到我们新闻工作者热烈欢迎,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获取信息、开展采访工作。”卓新德说。

“新闻界既是益友,又是良师。”秉承这样的理念,习近平调任福州后,福州市也正式建立了每两月一次的新闻记者月谈会,以进一步强化与新闻界的沟通。

1990年12月,在同记者座谈时,习近平说,“《福建日报》是我最喜欢读的党报之一,是每天必需的‘早餐’”。他说,党报党刊始终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声音。各级各部门和干部群众要把党报党刊作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在阅读、学习中了解全局、掌握政策、提高认识、指导工作。

2002年“七一”前夕,一笔特殊的慰问金经由福建日报记者之手,交到了仙游县榜头镇83岁的三野老战士李朝金手里,捐款者是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

那年6月10日,《福建日报》发表了《一个三野老战士的多舛命运》,报道了李朝金入党53年来,居功不自傲,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事迹。当时,患癌症的李朝金因无钱救治身处困境。

习近平看到这篇报道后,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1000元,委托记者专程到李朝金家中,转达他的慰问。他同时对相关问题作出批示:“像李朝金这样为革命胜利负过伤、流过血的老退伍军人,应该让他们同其他老人一样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此类事情社会上时有发生,应想办法建立一种社会救助机制。”根据习近平批示精神,福建进一步完善了低保制度,建立上下沟通、多方关心、形成合力的救助机制。

对于省委机关报《福建日报》,习近平始终关爱有加。《福建日报》创刊50周年、60周年,不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工作,他都发来贺信祝贺、鼓励。

2002年8月25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挂牌成立,出差在外的时任省长习近平特地发来贺信,希望福建日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工作队伍,做强做大报业集团,不断扩大影响力,把报业集团建成我省宣传战线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主力军和主阵地”。

贺信言词恳切、寄望深长,鞭策着福建日报人砥砺前行,续写波澜壮阔的新篇章。

三登《福建日报》的《〈福州古厝〉序》

在关心、支持福建日报社新闻宣传工作,为党报事业发展排忧解难的同时,习近平还身体力行为《福建日报》撰稿。

今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人民日报》刊发习近平总书记17年前所作的《〈福州古厝〉序》,《福建日报》6月9日予以转载。这是这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文章第三次刊登在《福建日报》上,前两次分别刊于2002年5月24日和2015年1月6日。

“我曾有幸主持过福州这座美丽古城的工作,曾为保护名城做了一些工作,保护了一批名人故居、传统街区,加强了文物管理机构,增加文物保护的财政投入。”读到这儿,熟悉福州城市历史的人都会怀着强烈的共鸣,回忆起那场由习近平主持的名人故居抢救行动。

位于福州市中心南后街与杨桥路交会处的林觉民故居,走出过“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林觉民烈士。烈士就义后,林家人避祸远郊,将此宅卖给了冰心先生的祖父。

1989年,福州市有关部门批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拆除故居部分建筑以建设商品房。虽然热心文保的有识之士几经呼吁,但刺眼的“拆”字还是写在了市文物保护碑上。

福州市政协委员张传兴写信给刚到任不久的市委书记习近平,并撰文《林觉民、谢冰心故居不容再拆》发表于1990年12月1日《福建日报》,指出“如此不顾社会效益,不免使人失望”。

习近平立即让市文管会核实,同时要求有关部门暂缓拆迁。1991年3月10日下午,他亲自主持了在林觉民故居召开的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当场拍板保留故居,并在修缮后对公众开放。会议还确定了当年福州市要办好的7件保护文物实事,包括制定《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

福州文物保护由此进入新时代。在滔滔历史洪流与城市发展的浪潮中,古城风貌与城市记忆得以留存,并与现代都市色彩相得益彰。

据不完全统计,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共在《福建日报》上刊发32篇署名文章。在霁月如银的夜晚,《念奴娇·忆焦裕禄》真切缅怀人民的好公仆,《七律·军民情》展现了“我临东海情同深”的军民鱼水深情,《再造一个“金三角”》和《关于扩大开放的思考》理性谋划福州长远发展,“七下晋江”的调研思考《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构建三条战略通道》至今仍指导着实践……

“一号工程”和“本报采访组”

2014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闽考察期间,《福建日报》连续三天以头版加二版规格,回顾报道了习近平在福建工作往事,引发了国内外舆论和读者的强烈关注,“本报采访组”的署名,也引发了各方对作者的猜测。随后福建日报微信发文,介绍“本报采访组”成员,并披露了“一号工程”的采写过程。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了十七年半,不仅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和方略,也留下了宝贵的作风与精神。八闽大地、三千多万人民,记住了他的脚步与声音。

这是极为难得甚至是独一无二的新闻资源,更是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实践的重要一部分。将这一宝贵资源挖掘好、整理好、报道好,福建日报人责无旁贷。

2014年初,在省委部署、省委宣传部指导下,报社成立“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系列重大报道采访组,追寻和记录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推动各项开创性实践的成果与效应,并将其列为报社“一号工程”。到2015年,陆续刊发了7篇报道,主题包括践行群众路线、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等。

2017年4月,福建日报再次组织精干力量,启动“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专题报道的采写。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前,党建、发展、改革、开放、扶贫、信息化、文化等7个主题的7篇万字长文密集推出,引发持续关注和热议。

自带“热搜”属性的这两次系列报道,经报网端一体运作、全媒体融合推送,加上广泛转载,让地方党报屡屡在全国传媒大格局中刷出“存在感”,福建日报人自豪地称之为“新老‘习七篇’”。

这成为主流媒体勇挑重担、努力提升舆论引导力和新闻传播力的一次重要实践。它证明了重大主题报道是党报独具的“存量优势”,也是在媒体激烈竞争年代党报可以提供的独特“内容供给”。很多接受采访的老领导、老同志都说,你们福建日报做这个报道,太应该、太及时了。

业内评价,这组稿子语言平实、多短句、细节翔实,更有大量首次公开的资料和图片,其文风“可视为地方官媒再造官方话语体系的一个尝试”。

这场报道战役中,党报战斗力得以彰显,更得到锤炼。

时间紧、任务重,马不停蹄、急行军式的采访,要快、更要准。在田野调查式的考证采访中,采访组翻阅尘封的档案,探访亲历者、见证者,获得了很多珍贵甚至独家的历史资料。稿件的撰写也是数易其稿、精益求精。

“本报采访组”中,无论是从事新闻工作数十载的新闻老兵,还是初入职场的年轻记者,参与者无不感叹,这是一次极为难得的新闻从业经历和学习思考机会,更受到了理想和信念的洗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全方位磨练,将受用终身。

“福建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对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感情。”2014年10月来闽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发展蓝图。

闽山闽水物华新,从此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成为《福建日报》宣传报道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借“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系列报道产生的强大宣传效应之势,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庆祝改革开放40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主题宣传中,《福建日报》始终注重挖掘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实践和探索中丰富的报道资源,凸显了福建特色、福建优势、福建贡献。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