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福建古厝:对“完美”的极致追求

2019-09-02 08:59:52 楼建龙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图①

图②

   福建古民居因地制宜,如位于南靖县梅林镇的和贵楼(建于清代),是一座建在沼泽地上的土楼(图①)。泉州蟳埔蚝厝(图②),则以海蛎为主要建材。陈文波摄

古民居的“随意性”

历史上,官式建筑都有一套程式化的规章制度和做法,也就有一定的法式可循,但民居建筑却可以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发挥,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习俗爱好以及建造者的经济水平、当地材料等特点,因地因材施造。因此,古民居在真实地体现大众性、经济性、现实性的同时,其结构与建造也就必然地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性、时间性与较大程度上的随意性。

在古代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情况下,福建西北面高耸绵亘的武夷山脉,使福建成为一个自成体系的社会经济区域;福建境内河流众多,依河流发育出的有着良好生态环境的盆地或小平原,成为北方汉人入闽后定居繁衍的主要栖居地。这些栖居地之间,因为山脉的阻隔,交通比较困难,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小经济区域,培植出不同流域间村落聚居的不同风格。福建的民居体系从总体风貌区分,可以划分为红砖、灰砖二大区系,其中红砖区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灰砖区则包括闽北、闽东、闽中及闽西的大部分地区,区系内不同区域的村落及建筑形式又各具特色,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福建北部地区有相当数量保存较好的古民居,通过族谱、牌匾、题刻及屋主记忆等,多数可以确认其建造的大致年代,其中绝大部分属清嘉庆以后,少部分可早到清早期或明末。从目前收集的材料看,福建北部地区的古民居可以分成明晚至清早期、清中期、清后期至民国三个阶段。由于清后期至民国的古民居与清中期的古民居相比,差异大多只是体现在建筑材料、装饰装修、建筑类型等方面,故以建筑的演变特征为主,将福建北部地区古民居又可统分为前、后二段,即前段为明晚期至清早期,后段为清中期至民国。

前、后二段古民居的主要区别,大致归纳为:明晚期至清早期的古民居建筑,实用性较高,风格相对简朴。正座的明间较为开敞。明间前廊位置在较早时期使用一对较粗的廊柱,并减去二根前金柱,上部抬梁式;较晚时期则不再使用廊柱,减柱与抬梁之手法常见。建筑除抬梁部分阴刻花纹或有造型外,较少雕刻。内部一般只做一层;木构件用材较大,斗多方形,栱材断面尺寸在8厘米左右。

清中期至民国的古民居建筑,装饰性有明显加强,在门面、挑檐、替木、梁枋,以及墙头、隔堵、门窗、柱础等处遍施雕刻,正座前廊多为轩顶,尤具可观性。减柱手法基本不用,穿斗式构架,弯枋常见,使梁架间的勾连更显紧密。内部做二或三层的增多,木构件用材较小,斗多花形,栱材断面尺寸在6厘米至7厘米间。

一山分出“三大类”

在《中国民居建筑》一书中,将汉族地区民居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域,北方民居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南方民居以民系来划分,分为越海、闽海、广府、湘赣、客家五个民系。福建北部地区的古民居,大致可以归入闽海民系中的闽东民居和闽北民居,属中庭式民居基本类型及其组合体形式,但具体到各个不同地区古村落中的民居,又形态各异、手法多样。

从建筑规模上区分,福建北部地区的古民居有大型(组合型)、中型(前后多进型)、小型(基本型)及贫困型(简化型)四类,其中以中、小型民居最具特点和演化特征。以陡峻的南北向鹫峰山脉西坡为界线,福建北部地区古民居又可分为东部民居、西部民居、中部山地民居三大类型。界线以西的西部类型接近于徽派民居,山墙以分段迭落式为主,墙体砖多土少,装饰重在砖雕;鹫峰山脉东坡以东的东部类型与福州地区的民居建筑大致相同,山墙以曲线形为主,墙体土多砖少,装饰重在木雕;位于宽缓的鹫峰山脉东坡上的中部山地类型,民居建筑以楼居为主要形式,其风格与东部类型相近,并可与浙南山地民居、闽中山地民居等逐渐过渡。

例如,东部大致指鹫峰山脉以东的宁德县、市(区),主要有蕉城区、福安、霞浦、寿宁、柘荣。此类民居一般用土筑矮墙围护,清水木构架;讲究的用夯土砌筑风火山墙,石砌墙基,少数也有用实心砖砌墙体;山墙多为曲线(帽形或鞍形)或人字形,前后纵列式。平面多为带门楼或门厅的二至三进合院式,一正二侧布局。普遍使用石柱础,神位供于正座太师壁前案桌上,或明间左右甬门的上方。民居中雕刻较少,做法简洁。大院中的雕饰多集中在正厝前廊的木制轩顶、挑檐、垂莲、花替上。

需要指出的是,地处宁德东北部的福鼎,以及与福鼎、浙江毗邻的柘荣北部、寿宁西部等地方的民居建筑,其风格却与上述东部民居的建筑风格迥异,而更接近于浙江民居。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圆形月梁常见,木、石构件等雕饰精细,尤其轩廊及挑檐部位的装饰更显繁缛;檐柱部位装饰的牛腿构件,在福建北部地区不见,却是浙派民居建筑中最重要的构件之一。

中部为介于东、西部民居间的山地民居,以周宁、古田、屏南等地民居为主,建筑内格与东部民居接近,但外部造型更显丰富,墙头起翘张扬,室内如照壁、门窗、柱头等处装饰较多,强调色彩的对比,民居内部好用楼居。此外,山地民居对安全防护极为重视,建筑内外的防御设施均相当完备。

福建境内数量众多的古村落,既是悠久历史传承的载体,也是深厚人文积淀的反映,成为当今乡土社会中最显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审视、体味。(楼建龙)

(作者为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