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福建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三明专场答记者问

2019-09-19 14:33:54 张立庆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周冬  

东南网9月19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9月19日上午,福建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三明专场在省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三明市委书记林兴禄,三明市委副书记、三明市人民政府市长余红胜,围绕“牢记重要嘱托,做实“四篇文章”,推进新时代新三明建设”这一主题介绍三明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改革发展成就,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记者: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三明市开展的“风展红旗如画”红色故事宣讲比赛,不仅在全市形成热潮,还在全国、全省引起反响,各级各类媒体作了广泛报道。请问林书记,三明组织红色故事宣讲的初衷和打算是什么?谢谢!

三明市委书记林兴禄:三明是红色底蕴深厚的城市,是一区三地,一区就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三地是中央红军的出发地,20年红旗不倒的革命老区,还是毛主席等伟人革命实践的地方,有很深厚的底蕴,为中国革命作出很大的贡献和牺牲。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发现宣传的不够,知名度不够,特别是年轻人,包括我们三明本地的年轻人都不是很了解。因此,我在琢磨“伟大也要有人说”,不能光自己说三明贡献很大、牺牲很大,有很大的品牌,但是你不说人家不知道,这是一个考虑。第二个我们班子同志琢磨现在关键要让年轻人00后、90后知道红色文化是什么,因此,我们最近做了几件事:

一是要有鲜明的标识,三明的红色和其他地方的红色有什么不一样,我们研究以后发现毛主席在三明写了一首词叫《如梦令·元旦》:“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这是毛主席当年对三明苏区这种革命场景的生动写照,所以我们觉得“风展红旗如画”就是三明的红色品牌。因此,我们把这个品牌当做我们一张名片,以此来讲我们的故事。

二是讲好鲜活动人的红色三明故事。我们对红色故事的理解不能停留在概念,牺牲多大、贡献多大、多么的高大上,更重要还是要年轻人让他们有深刻的印象,因此,要让故事鲜活起来。我们宣传部门牵头,党史专家进行深度发掘了100个鲜活的故事,初衷就是让英雄活起来,活在人民和老百姓、年轻人的心中。我们开展宣讲大赛,从乡到县到市,有10个一等奖,中心组的成员上千人在那边聆听,跟我们上课一样,停下来都掉泪。这些故事都是很鲜活的,比如说讲到有三个中央苏区当年的苏区干部怎么样被敌人屠杀,其中有一个耳朵被割下来再残杀,还有在狱中被杀,让人感觉到是有血有肉的人在牺牲。再有苏区人民听党话跟党走,发现一个老红军特别的感人,1932年的时候,当时的红军经过大田,看到这个队伍跟其他的队伍不一样,是穷人队伍,他31岁跟着这个队伍走。当时队伍的领导说到井冈山,他没有文化就负责挑担子,这个担子一挑挑了两万五千里长征,挑的都是党中央的机密文件,领导说这个比生命很重要,要保护好它,后来去了东北,最后离休到四川的宜宾。因此,我们觉得我们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将军,也需要默默无闻的挑夫,这也是跟党走听党话。这个故事跟大家讲完以后大家觉得很鲜活,因此我们讲了好多的故事。

三是激励红色担当。大家听了故事以后,传承红色基因很鲜活、很具体,是有血有肉,效果非常好。9月10日,省委宣传部跟记协组织了好记者讲好故事的演讲比赛,我很高兴看到三明日报的一位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叫做“新长征再出发”,讲当时市委宣传部如何组织采访团到湘江战役现场到长征路上采访闽西子弟如何在长征途中贡献、牺牲、奋斗的历程,她开头对这些是不了解,后来慢慢感动,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联系实际。宣传部有一个视频,我推荐大家去看看,一个年轻的记者在讲故事的过程当中,发掘红色的历程过程当中,自己也得到熏陶,再来感染别人。像这样的事情非常多,我们好多的00后、90后都在讲故事过程当中自己得到了升华。今后,我们还要继续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激励红色担当。谢谢!

记者:我们注意到,今年来,国家部委围绕形成强大国内消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森林康养等新兴消费发展。三明作为全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被誉为“中国绿都”。请给我们介绍一下,三明在发挥生态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什么措施和打算?谢谢!

三明市委副书记、市长余红胜:首先跟大家分享三组数据:三明森林资源在全省中的“345”格局。三明森林覆盖率78.14%。三明活立木蓄积量占全省的1/3,森林资源总量占全省的1/4,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全省的1/5。

生态环境指标六个全省第一。2018年,省生态环境厅对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考评,7个指标中6个三明市位居全省第一位:三明市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100%,居全省第一;全省58个县市空气质量排名前10名三明占了7个,数量居全省第一;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居全省第一;辖区18个国(省)控断面水质100%达到或优于Ⅲ类;全省第一个全面消灭四类及以下水质的设区市;今年7月15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19年1-6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三明市水环境质量位列全国33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第24名、全省第一名。这几组数据充分说明了您刚才所说的三明是中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习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曾11次深入三明调研指导,特别是1997年4月10日在将乐县常口村调研时,提出了“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重要论断,这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脉相承。这些年,我们牢记习总书记嘱托,着力打通绿水青山转换金山银山通道,全力打造全省生态经济重要增长极。

主要做好“三变”:一是推进“生态”变“业态”。如何变?我们重点从三个方面着力:第一个是做好“林”的业态,三明森林面积很大,2853万亩,我们大力发展生态型林产工业和林下经济,2018年林产工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第二个是做好“药”的业态。去年“药”的产值已经达到110亿以上。第三个是做好“养”的业态。主要发挥三明山好水好空气好优势,重点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整合生态资源、文化资源、行政资源,着力发展休闲旅游、教育培训、文化美食、医养结合等业态。去年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0.1%和34.3%。

二是推进“资源”变“资产”。我们有算了一笔账,三明市林地面积近2800多万亩,按每亩3000元价值计算,过去老百姓想致富必须砍树、卖树,现在能不能不砍树也能够致富,这些年来三明通过创新林业金融产品,2800多万亩的林子每亩3000元就有800亿的资产放在山上,怎么把这个死资产变成活资产,通过林业金融的创新,林业抵押贷款、福林贷等金融产品,截止到今年6月底,林业贷款总量达到121亿元以上,占全省57%,全国10%,所以老百姓不砍树也能致富。

三是推进“土货”变“名货”。三明有很多农产品,怎么样通过电商或者其他方式转变成更大的经济价值,这一年来我们培育了一系列的龙头“三品一标”的农业产品,目前有450个,像大家所熟悉的建宁莲子、宁化河龙贡米、大田江山美人茶、沙县乐子土鸡蛋、泰宁大金湖有机鱼、尤溪沈郎乡茶籽油等品牌,其中宁化河龙贡米、泰宁有机鱼等7个产品还上了厦门金砖会议的“国宴”,这些都是三明的优势。下一步,我们按照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嘱托,进一步发挥三明的绿色生态优势,把这篇文章做好,推进绿色生态的产业化,来着力打造全省生态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记者:上个月,孙春兰副总理在三明召开全国医改推进现场会,推广三明“三医联动”等医改经验;近日,人民日报头版也专题报道了三明林改经验。我们注意到三明是个有改革创新基因的地方,请林书记为我们介绍一下,近年来三明有哪些在全国具有复制推广价值的改革探索和实践经验?谢谢!

三明市委书记林兴禄:三明这个地方正如您所说的历任干部群众有很深厚的改革文化传统,改革的措施有很多。上个月8月22日孙春兰副总理在三明开了医改现场会,推广三明的医改经验,这项改革初衷就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个涉及到每一个家庭的痛点、难点问题,如何破解是一个大难题,也是党委政府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因此,三明几任领导都在进行有力的探索,现在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医改经验。

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定位是公益性,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让药回归治病,让医生回归看病。二是核心路径上,实行“三医联动”。第一个“医”是医药,第二个“医”是医保,第三个“医”是医疗,这是核心招数。医药是破解药在流通环节当中虚高的药价,通过带量采购使药就是药,不要药变成了商品,这是最关键的,让药价格能够降下来。经过招投标,在媒体上可以看到有一些药降了90%,现在通过”三明联盟“采购平台,药材和耗材让药价格虚高问题解决。第二个联动是医保,原来管医保的人不管支付,花钱和管钱的人是脱节,医保的改革是进行支付方式的改革,对环节进行管理,杜绝浪费,使得点菜和买单能够贯通起来。第三个联动是医疗,医生要有激励,服务质量也要有保障,廉政风险得到管控,所以医生的激励跟约束形成一个机制。

三是在结果上达到三方共赢,比如说患者看病贵的问题得到解决,平均住院费用全国是15000元,三明不到8000元。平均门诊看病全国是3000元,三明是1000多元,老百姓得到实惠。第二个政府基金可以可持续运转,基金不会穿底。第三是医生形成年薪制激励以后,收入也达到合理程度,比如县院长收入可以达到30多万,主任医生甚至可以达到接近40万,跟职业横向比较收入也达到了合理水平。所以患者有好处,基金好管理,医生也得到了良好的激励。今后下一步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继续采取一些让老百姓有获得感的措施,推进改革持续深化。一个就是如何让医疗资源下沉,乡镇村一级医疗资源没有保障要怎么保障。再比如说我们耗材的价格还有下降的空间,医生的激励跟医生的约束如何达到一个平衡,这也需要进一步加强。还有乡村医生的待遇怎么解决,医保的资金怎么有序运转,都是下一步工作重点逐步加以深化和推动。改革永远在路上,医疗改革一定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使这项改革越做越好。

三明还有林改,这个大家比较熟悉,主要把林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明晰,使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大家积极性发挥起来。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觉得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要素如何上山,因为种树是长效行业,资金如果很贵,发展就很难步入良性。我们用福林贷,用一些金融改革的做法使金融支持林业的发展,林业创新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比如林权抵押改革现在达到120亿元,使金融能够支持林改。第二个方面就是解决规模规模经营问题,分山到户以后,一家一户规模太小,没有规模效益。因此,我们用流转的办法使到规模经营能够出规模效益。下一步,要落实生态的产业化,使到不砍树也能够致富,因此,我们发展森林康养,使到生态的价值能够体现,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还有一项改革三明精神文明创建也是一项大的改革,让老百姓有获得感的一项改革。下一步我们还是要坚持共建共享,坚持为民惠民,把老百姓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好,建立常态长效机制。最后,通过信息化的渠道让我们文明创建的水平进一步提升,使我们精神文明在新时代展现新的风采。

记者:我们注意到,林书记您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议案,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奋战在一线基层干部的正向激励,在代表委员、干部群众中产生了热烈反响。请给我们介绍一下,三明在提振干部精气神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探索和实践?谢谢!

三明市委书记林兴禄:今年全国“两会”开会的时候我确实有一个建议,主要反应基层干部的心声和想法。这个事情我们基层的干部经常接触到,也是我长期琢磨的一个建议。后来这个建议经过在座媒体朋友发新闻以后,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也特别感谢媒体朋友的支持。

我们觉得抓发展关键在于人,人是第一位的。如果在工作当中人的精气神不足,我们布置的工作,我们美好的计划就很难以有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这一段时间以来认识到提振干部精气神确实是我们要做的一项重中之重工作。我们一定要让“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我们按照中央、省上《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结合实际,推出具体落实措施。主要做了几项工作:

一是强化“五比五晒”竞赛活动。“五比五晒”第一晒经济增长,第二晒有效投资,第三晒税收,第四晒补短板,三明的短板是三产,第五晒招商引资,把全市各级干部的精力引导到“五晒”,就是发展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五比五晒”这个“牛鼻子”激励大家担当作为。

二是出台重大专项工作奖励暂行办法。我们平时工作有一些干部做得很好,某一项专项工作干得非常漂亮,但是往往没有表扬他,没有记功。另外有一些同志把这个事搞砸了,把那一个项目搞不好,我们也没有办法批评,因此我们觉得正向激励很重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重大专项激励,记功激励好的我们给予提拔重用。今年上半年就有20名的得到记功嘉奖干部得到提拔。

三是开展单位内部二级绩效和规范发放激励性绩效奖金。我们琢磨再忙的单位里面也有闲的人,再闲的单位里面也有忙的人。因此,我们今年开始在所有市直机关和县里面开展二级绩效,单位里面要分出一二三等,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绩效对应起来。

四是打通事业编制干部激励晋升通道。我们发现基层一线,特别是事业干部特别辛苦,但是他提拔没有通道,补贴也没有,很多待遇没有公务人员那么好,严重影响他们的积极性。我们研究中央的相关政策措施,中央提出要发挥好事业干部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矛盾,事业单位如果要提拔转公务员必须要科级干部干一年以上,但是我的县乡事业单位科级干部没有职数,相当于这个通道没有打通。我和市长商量三明先做,我们出台了专门给全市事业干部拿出82个副科级指标,每个县6-8个,干得好进入这个级数,表现好转公务员,这个得到大家的欢迎,现在在各县做起来。

五是梳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整治清单。基层机关衙门不大,但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是有的,直接影响群众的办事效率,因为直接和群众打交道。最近总书记在党建工作会议上提出不要做“昏官、懒官、庸官、贪官”,我们最近请媒体参与,对三明市的干部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做了梳理,整理了10项负面清单,要求开展整治。最近结合主题教育开展整治,大家对照检查这些事不能做。比如说有矛盾就往上推,有责任往下推,像这些具体的表现我们都把它列出来以后禁止做这些事。

六是注重选拔任用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我们发现单位里面很多“老黄牛”,组织部门摸底2014年-2019年得到4次以上年终优秀有80多个人,但是这些人往往并不引起组织重视。我们对这个“老黄牛”群体做了全面考察,这些人平时默默无闻,做好每一天每一项工作,年年评为优秀。我们常委会研究对这80多个人进行专项考察,后来发现其中有12个人符合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德才兼备,我们提拔重用。还有一些表现很好,但是不一定适合当领导干部,或者没有职数,我们有14个人提级。提振精气神,让默默奉献的干部得到激励。

七是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倒逼效率提高。现在发现很多效率的问题以前很难解决,但是通过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以后,很多事情迎刃而解。比如说城市管理,原来城市点多面广,很难发现这些问题,如果你要发现这些问题可能要1000个人甚至10000个人,还有休息的时候,很多问题发现不了。而且发现完以后很多信息补截流,没有办法解决,甚至很多领导不知道这个问题。造成知道情况的人没有拍板解决的能力,有解决拍板权利的人不知道问题在哪里,信息不对称。因此,我们研发了一个叫“e三明”平台,其中有一项功能“随手拍”,注册用户有46万户,46万个群众遍布每一个角落发现问题一拍发上来,扁平化直接到指挥中心,谁也不能截流,必须整改。整改完以后,老百姓可以点评“满意”。第二个网上审批,原来都要跑到行政服务中心,原来审批是满城跑,后来我们集中到一栋楼跑,现在三明要做到不要跑,口袋拿出来可以找到政府。今年开学的时候,原来的思维是你要有房产证,1000个学生要打1000次的房产证,我们可能有1万个一年级的学生要1万个人可能一家去两三个人到行政中心打证明,造成城市拥堵,行政服务中心秩序大乱。我们发现这个问题马上叫停,用信息化渠道,全部用网上查询,用信息化把这些问题解决。下一步还要不断用信息化倒逼政务改革,努力让市民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这些都是提高效率。

八是以红色精神教育激励干部。主要是这些措施,我想激励干部精气神是永恒的话题,我们一定会采取更加系统、更加持续的措施,把干部的担当作为做好,把干部的作风转变好,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促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三明作为习总书记“三农”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乡村振兴战略将如何推进?能否给我们作个介绍。谢谢。

三明市委副书记、市长余红胜:乡村振兴战略对三明来说非常重要,三明是农业大市,涉农人口占到全市的63.7%。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11次到三明,很多是在“三农”工作方面上进行调研指导,提出了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真扶贫扶真贫等一系列重要要求,还留下许多关心“三农”的生动故事。这里和各位分享两个故事:

第一个是“村规民约碑”的故事。1997年4月10日,习总书记到将乐县常口村调研,要求重视生态保护,对村里提出了“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要选准发展路子,有山路走山路,有水路走水路”的一系列要求。当时总书记是省委副书记,走了之后老百姓觉得总书记对农业农村工作的要求正是老百姓心里所想的,所以他们自发集中在一起把总书记的要求写成了72字的村规民约,把村规名民刻成碑放在村口,大家去常口村可以发现这个碑。这个村这二十几年来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一任接着一任干,现在这个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省级生态村”等荣誉称号,经济发展非常好。今年3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在常口村党支部书记张林顺代表汇报村庄巨变情况后,总书记听后很高兴,不仅记住当年请他喝擂茶农户的名字,并且准确说出了制作擂茶的用料,令人十分感动。第二个是“发展好沙县小吃产业”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先后于两次到沙县调研沙县小吃,其中一次是2000年8月8日到沙县夏茂镇长阜村调研时,要求加强以沙县小吃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沙县小吃已经到全世界56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有6.3万个门店,从业人员超12万人,年营业额超100亿元,成为沙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产业。这些故事很多,体现了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年来三明市委市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把“三农”工作当成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紧、抓好。

重点抓好“五抓五推”工作,全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

第一个,以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为抓手,推进产业振兴。下大气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重点培育发展高优粮食、绿色林业、精致园艺、生态养殖、现代烟草五大特色产业、20条产业链,下大功夫提升农业产业化的水平。

第二个,以落实好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抓手,推进人才振兴。去年实现所有乡镇省级科技特派员全覆盖,今年还要选派500人以上推进科技人才进农业、进农村。

第三个,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推进文化振兴。三明是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发源地,我们把城市精神文明创建经验植入农村,特别针对农村的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等乡村陈规陋习,探索三明特色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路子。

第四个,以践行省委提出的“五留”(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理念为抓手,针对当前农村中存在大拆大建、缺乏特色的问题,把省委省政府“五留”理念贯彻到乡村振兴当中,形成三明特色的生态村、生态镇。

第五个,以村党组织“跨村联建”为抓手,推进组织振兴。我们在2017年尤溪试点强村带弱村的“跨村联建”模式,这一做法得到了省委于伟国书记的充分肯定。全市2017年之后进行全面推广,目前,全市已组建联村党组织57个,覆盖行政村183个。同时,也产生良好的联动发展的态势。

下一步要按照中央五个振兴的要求,统筹抓好三明的乡村振兴工作,争创全省乡村振兴的示范区。谢谢!

记者:2018年4月,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的决策部署。作为闽西南协调发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三明在这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下一步有哪些打算?谢谢!

三明市委副书记、市长余红胜:去年4月省委省政府作出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区的决策部署,是传承当年总书记在福建期间提出的“念好山海经、画好山水画”重要思路的具体落实。对三明来说感觉意义重大,也是非常好的机遇。一年多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对接、主动融入,积极对接闽西南的各个设区市,特别是在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方面取得很好的进展,特别是在产业协同方面上我们尝到了甜头,取得了成效。

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项目协作。去年在以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和厦门的产业对接力度,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和对接52个总投资108.12亿元的厦企对接项目。今年又跟其他几个市联手共同谋划了28个总投资1312亿元的重大协作项目。这些项目有利于促进三明进一步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二是园区共建。协同发展的重点在于产业协作,怎么样利用三明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和沿海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结合,进一步加大和沿海产业对接、项目对接,特别产业平台搭建。今年以来重点跟厦门和泉州搭建了“一区两园”的共建园区,跟厦门共建厦明经济合作区,总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两园,分别是与泉州市合作共建泉三高端装备产业园,规划面积6500亩,目前九八已经签了20个项目,总投资56亿元,也是泉州的一些机械装备产业的梯度转移和三明老工业基地钢铁装备制造的有机结合。三是和厦门火炬高新区,围绕新材料产业,共建了厦明火炬新材料产业园,“9.8”期间对接了21.84亿元的项目,这个项目昨天部分已经开工投产。这几个项目产业园区平台建设,“一区两园”建设为三明和沿海发达地区进行产业对接搭建良好的产业平台。

三是互联产业。三明有优质的农产品,厦门希望有好的生态食品,三明就可以成为厦门菜篮子基地,借助这个“一区两园”平台,优势互补、合理分工。比如说三钢生产基地在三明,但是市场在沿海,所以最近三钢通过并购泉州的安溪三安钢铁厂,并购了漳州正和钢管厂,实现优势互补。所以互联产业是双方都得利,双方都发展的一个好事,有利促进三明产业协同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继续按照《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发展规划》,以更大力度全面融入协同发展区建设,重点抓好“五大融合”:

一是推动观念大融合。认真学习厦门的国际化视野,学习厦漳泉闽南地区“敢拼会赢”的创业精神,学习龙岩艰苦奋斗精神状态,用他们这些精神观念理念带动三明的发展。

二是推动产业大融合。进一步发挥三明老工业基地优势,特别是用好一区两园的产业平台,加快推进厦明经济合作区、厦明火炬新材料产业园和泉三高端装备产业园等建设,进一步推动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是推动交通大融合。通过推动兴泉铁路、浦梅铁路、昌厦铁路等大项目建设,依托“三明陆地港”、三明沙县机场等,促进“陆海空”全面协作。

四是推动市场大融合。深入开展“六最”营商环境对标活动,对标厦门等发达地区,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促进协作区之内市场的开放,进一步推进协同区市场一体化。

五是推动生态大融合。继续按照共抓大保护的原则,上下游之间联动,推动生态环境的联防联控,推动协同区经济发展高素质、生态环境高颜值。

记者:我们都知道,三明是新中国建设的新兴工业城市,是福建重点原材料和能源基地,为全省作出了贡献。请林书记给我们介绍下,三明在推进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效?谢谢。

三明市委书记林兴禄:三明是老工业基地,先有工业后有城市。三明曾经因工业辉煌,七八十年代三明工业全省排第二,工业体量很大。我们觉得三明老工业基地是我们今后转型发展重要的资源,我们有齐全的工业门类,我们有很强的企业家队伍,还有搞工业的文化。今后三明要加快发展,把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做强做大至关重要。因此,我们提出老工业基地”老树发新枝“的理念。

一是扶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三钢是三明标志性的企业,三钢的管理是非常精细,去年吨钢利税、综合经济效益、全年劳动生产力在行业里面都是排第一、第二,是很有推广价值和意义的一个企业。围绕”再造一个三钢“,市委、市政府提出一企一策,实体企业在新形势下转型发展,党委政府有针对性的加强服务,我们与三钢签了一个备忘录支持企业发展。现在来看,企业得到了促进,政府的服务也更精细。这种模式我们已经推广到49家企业,市县各级政府跟49家龙头企业签订了一企一策,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今年,这些龙头企业49家可以新增产值接近300亿元,新增投资283亿元,效果非常明显的。所以我们提出老树发新枝。

二是坚持真招商招真商。最近有一个上市公司的项目在三明落地,是行业数一数二的公司。我们跟他接触的时候发现企业的发展升级需要战略布局,需要在东南地区有布局。三明服务跟得上,区位优势显现出来,他在战略扩张布局的时候选点三明,这个项目顺利落地。因此,我们想加大招商引资,要重新认识三明的优势,一是新区位。原来三明是山高路远,现在交通非常发达,新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我们到浙江、江西、福建整个华东片都是半日经济圈,新优势很明显。第二个新资源,原来大家消费是实物性的消费,现在这些都已经基本饱和,大家要消费开心,消费健康。我们有林深、水美、人长寿的好资源,契合起来可以发展很多好项目。最近我们招商引资力度比较大,1-8月份落地项目刚才已经通报,投资接近300亿,新的项目落地比较多。

三是激发企业家活力。没有企业就没有经济发展的主体;没有企业家,企业也很难做强做大。三明是老工业基地,有一批企业家队伍我们觉得是我们的发展财富。近年以来,我们给企业贡献大的给予奖励。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创造,比如说在医疗、教育和培训各个方面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家转型升级,帮助企业家解除创业的后顾之忧。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我们想三明的老树发新枝效果一定会越来越好,谢谢!

记者: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三明高考成绩喜人,中考成绩城乡差距全省最小,请问三明作为一个山区市,在经济发展水平、硬件设施配置等相对不高的条件下,是如何做到的?谢谢。

三明市委副书记、市长余红胜:教育是连接着千家万户的,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最大的民心。

三明这些年的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点成绩,我觉得有两个大的因素,一个是有好的“大氛围”,党中央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领导亲历亲为抓教育,对各地包括三明在内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一个是有好的“小气候”,三明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上下关心教育、支持教育、重视教育,像抓经济一样抓教育工作,形成了一些好的机制和办法,努力打造全省素质教育新高地。

具体来说,这些年我们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教育情怀。三明历来尊师重教,一届接着一届抓,一任接着一任干,不管领导怎么变,对教育的关心始终不变。尤其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建立了“六个一”工作机制,即市、县主要领导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育工作、开展一次教育专题调研、组织一次教育座谈会,分管领导原则上走访一遍辖区学校、经常联系一批名师名校长、挂钩推进一批教育重点难题。通过“六个一”的落实,使得我们党委政府始终在关注教育、支持教育,及时发现教育的难点和弱点。林书记到三明之后多次调研教育工作,体现了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工作作风,对我们也是很大的鼓舞。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关心重视教育,带头深入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

二是坚持“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工作理念。尽管三明财力困难,其他支出可以压缩,但教育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2013年,我们全市教育投入是35.31亿,到2018年就增加到60.77亿元,年均增长11.47%,远高于财政收入增幅。三是坚持教师是教育工作第一主体的工作导向。教育的主体不是领导,也不是家长,主要还是教师,所以教师的积极性调动如何对教育的重要性非常之重要。这些年来,市委、市政府着力解决教师“干好干坏、干多干少都一样”问题,进一步研究制定了《三明市基础教育工作绩效考评指导意见》和教育质量、培优补差、班主任、名师名校长等4个考评办法,这是“1+4”正向激励文件。最近又出台了《关于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有效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通过“1+4”正向激励,我们测算了一下,每年老师的绩效工资增加全市财政支出5500万元以上,还实行差别化发放,比原先的水平高了30%以上。通过调动教师积极性,待遇的提升,差别化的发放,有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同时,还建立教师职务晋升机制、表彰奖励机制、放宽职称评聘机制等“组合拳”,促进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三明教师非常辛苦,经常早上6点多到学校,晚上有的11点多回来,但是他们非常乐意,因为他们感觉到教育是自己的一份荣耀。

四是坚持用改革破解教育难点堵点的工作方法。因为教育和其他工作一样,会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一系列难点、堵点、痛点,怎么样解决,需要用改革的办法。这些年,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创新建立了三大机制,有效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一是针对“跨片择校热”和教育不均衡以及小初高衔接不连贯难题,创新建立了以“总校制”改革和“强基、壮腰、筑梦”三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均衡发展机制。今年全省中考城乡差距我们最小,因为均衡发展机制进一步凸显。同时,高考本一上学率达到一流水平,也是全省走在前面。目前,全市共组建49个“总校制”学校,带动119个学校,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同时,初中“壮腰”工程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试点项目、省委改革试点项目;二是针对名师名校长和学科带头人偏少难题,创新建立了与厦门和北京教育协作为内容的教师协同培养机制,教师的水平不是凭空而来,必须走出去,全省教育比较好的是厦门,全国比较好是北京,所以我们跟北京和厦门建立了教育协同帮扶机制。这几年培训将近2000位老师,近三年来三明的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由1500多人增至2600多人,同比增长73%;三是针对教师“干与不干都一样”“干多干少都一样”的难题,创新建立了以“1+4”为内容的正向激励机制。最近林书记又提出新的要求,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促进教师更安心、更好把教育抓好。目前,三明是全省唯一入选“福建省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的设区市,省教育厅高度关心,给予我们很大指导。

教育非常重要,涉及到千家万户,我们一定履行应尽的职责,像抓经济一样抓好教育。同时,我们义不容辞把教育作为党委政府的责任扛在肩上,进一步为山区子弟成长成才创造更好条件。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