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逐梦奔跑 直抵跨岛发展新彼岸
2019-10-14 08:12:3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两岸心连心 提到今年6月参加的“两岸一家亲从小心连心”研学体验营,台湾家长黄琼玉连连称赞:“集美的研学活动真的很棒,如果还有机会,我不但要再带儿子来参加,还要告诉其他台湾家长,让他们也带孩子过来!” 海峡两岸研学交流,是集美打造的一个研学品牌。以文化为纽带,以情感记忆为桥梁,集美区以“多维度研学文化体验”为切入点,串联起两岸青少年的共同记忆,2019年起至今,集美区共吸引了4900人次的台湾青少年及其家长到集美旅行。 在集美区文体广电出版旅游局局长吴吉堂看来,集美的研学旅行是学校、家庭、社会、自我教育的结合体,有助于教育成长,而以文化人、突出成长体验,正是集美研学旅行深受两岸青年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促进两岸青少年交流融合,达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是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久久为功。”吴吉堂说,除了深度挖掘特色课程外,集美区在活动设计及园区建设上也精准发力,既彰显集美特色、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又推进深度融合,使台湾青少年在集美感受和找到中华文化的根脉和归属。 放眼整个集美,1个研学总部和29个研学单元,形成了丰富的泛营地研学课堂。作为全国首个对台研学基地,这里已然是两岸青少年研学旅行的“第一课堂”。(福建日报记者 田圆) 乡村变“旺角” 在集美区北部的大学城里,旺角商业街是数万师生和周边村民极其熟悉的去处。餐饮、服饰等商铺鳞次栉比,人流如织,如今的旺角人气旺盛,如果不是通过本地人的讲述,少有人能够知道,在大约八年前,这个生机勃勃的商业街只是一个混杂着果园和荒地的山坡地,英村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边远小村庄。 集美区英村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李金城介绍,旺角商业街是英村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旨在为大学城乃至周边地区打造可供休闲娱乐的商圈配套,占地共3.2万平方米,于2011年开始建设,2014年正式投用。 “商业街前期的投资都是政府投入的,被征地的农民以人均15平方米预留地入股。”李金城说,随着商业街的发展,英村的近3000个村民股东不但不用出一分钱,从2015年开始每人每年还能领到1300元的分红。如今,商业街已经运行了5年,入驻的商户约150家,汇集了餐饮、娱乐、培训、酒店等多种业态。 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带来的好处远不只这些,不少村民就近在商业街就业,有从事快递员、厨师、保安、保洁员等职业的,也有的村民自主创业,在商业街中开店经营。 林金城说,近年来英村发生的变化是他们以前从没想到的,大学城开发建设之前,村民们以农耕为主,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村里只有一条通往外面的路,交通闭塞,更别提发展前景了。随着大学城的开发和政府规划建设,如今,涉及拆迁的村民住进了平阳里安置房,住上了高楼大厦,还有不少村民受益于商业街发展,成了房东。 林金城说,他们还盘算着,四五年后慢慢还清政府的投资款,将商业街项目的所有权回购,增加村民的分红,未来进一步利用发展用地,自主建设打造新的项目,让集体和个人都更“旺”。(福建日报记者 杨珊珊) 【大事记】 ●1954年10月,高集海堤(高崎—集美)竣工通车,结束了集美到厦门岛仅靠渡船的历史。 ●1987年10月,厦门大桥动工,1991年12月19日正式通车,是全国第一座跨越海峡的公路大桥。 ●1989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杏林台商投资区。 ●1992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集美台商投资区。 ●2006年,杏林大桥、集美大桥相继动工,两座大桥皆于2008年通车。杏林大桥是厦门最长的跨海公铁大桥。 ●2010年2月,集美新城启动建设;4月,福厦线厦门始发首趟动车,厦门北站启用。 ●2011年12月,位于集美新城的软件园三期举行奠基开工典礼,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2013年12月,软件园三期正式开园。 ●2017年1月,厦门市集美区村庄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获住建部“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奖”;12月,厦门地铁1号线开通试运营,全程共设24个站点,在集美范围内就有11个站点。未来,地铁4号线、6号线也都将经过集美。 ●2018年,在厦门2018年度市对区营商环境绩效考核中,集美区位列全市第一。 ●2019年3月,2018年度全省文明城区测评结果出炉,集美位列全省第二、厦门市第一。集美已连续五届获评省级文明城区。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