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消失的“乡村电影人”
2019-11-15 09:59:29 来源:明溪在线 责任编辑:仁青卓玛 我来说两句 |
这些天,明溪县胡坊镇的干部在废弃的影剧院里翻出了一批“古董”,老式的放映机、电唱机、照相机、发电机……各式装备,足足有一百多件,许多物品的年头比在场干部的年龄还大,可算让大家过了一把好奇瘾。老物件的发现让大家欣喜不已,但相信没有人比严木根心里更加五味杂陈,这种感觉就好比与老友久别重逢,既激动又心酸。 △ 图为胡坊干部在原影剧院翻出的部分老物件,包含光影设备、宣传海报、荣誉证书等上百件。 严木根是一名退休文化工作者,曾经也是胡坊的一名“乡村电影人”。40年光景,他扎根农村,与电影结下了跨世纪的不解之缘,用多彩的银幕为农村群众送去欢乐,见证了基层光影变迁的苦辣酸甜。 4个人的小团队,一年放映电影近千场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的号召下,电影放映工程在农村“遍地开花”,山区小县也有了条件感受光影世界的魅力。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中期,胡坊镇(旧称“胡坊人民公社”)放映电影还依靠县电影公司统筹安排,一年放映场次寥寥无几,难以满足农村群众的需求。直到1975年,胡坊成立了第一支正式的电影队——胡坊电影队,才真正实现了电影放映全覆盖。1977年,严木根因为在生产队表现优秀,被推荐到公社加入电影队,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 △ 图为原胡坊文化站站站长严木根。从1977年至2018年,严木根一直以专职或兼职身份参与到胡坊电影放映工作,和电影结下了跨世纪的不解之缘。 摄影:黄纬 胡坊电影队成立之初有2个放映队,共4个人,两两搭配一组,一人管放映,一人管发电,徒步到各村(生产队)放电影。4人的小团队要满足胡坊9个行政村、106个自然村和杉坑林场12个工区群众的需要,是个不小的工作量。严木根告诉记者,当时每个月得有二十七、八天在外头工作,放映员要带上放映机、幕布、发电机等笨重设备,走十几里路进村放电影。送电影的过程是艰辛的,光是一台苏联“老长江”就有几十斤重,更别提上百斤的发电机。村里体恤放映员,便会派上几名挑夫帮忙把设备挑进去。 △图为胡坊电影人取得的部分荣誉。上世纪80年代,胡坊电影队在服务群众、抓好宣传、完成业绩上表现突出,多次获省市县表彰,1987至1989年,还被省文化厅评为“农民贴心电影队”和“全省放映发行先进集体”。 在当时简陋的条件下,放映队和各村通力合作,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把电影“挑”进了千家万户。据介绍,当时大的村庄一年放映场次有五、六十场,偏远的自然村也有四场,全年放映总场次近千场。 “老百姓喜欢,我们就乐此不疲地干下去” 在那个农村文娱生活乏善可陈的年代,看电影就是最受农民朋友欢迎的节目。一台放映机、一块大幕布、若干张长板凳、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这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露天电影放映的真实场景。 △ 图为上世纪农村露天电影放映场景。街坊邻里从自家抬出板凳,聚集在广场、晒谷坪、礼堂等地方集中观看。 来源:网络 改革开放后的十年间,露天电影放映进入“万人空巷”的时代。那时候,战争、科教、历史文化题材是放映的“常客”,《红楼梦》《少林寺》《庐山恋》等影片更是倍受追捧。“那时的放映员很风光,村里的老百姓天天盼着我们下去。”其中最让严木根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他在柏亨村、瓦口村陆续放完电影已经是凌晨一点,又应邀到杉坑林场赶场,凌晨三点到达林场本以为只有零星的人在等候,不曾想早已挤满了人群,一边张罗着排座位,一边帮忙放映员搭设备,即使霜寒露重,工友们的热情仍旧不减,一直守在银幕前直到清早7点。这件事情让严木根触动很大,从心底又对这份职业平添了几分自豪感,他告诉自己,只要老百姓喜欢,放电影这事他一定乐此不疲地干下去。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