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退役运动员开启人生第二条赛道:走下赛场,如何华丽转身

2019-12-30 09:30:53 作者:肖榕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2月3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肖榕)

投资过服装店、文化休闲吧、食堂,2019年,射击世界冠军王登杰在福州开办了一家射击运动俱乐部,重新拿起了自己熟悉的枪。

“我个人的创业经历,有过风雨和坎坷,我认为那些退役正想创业的运动员,第一选择应该是自己熟悉的领域。”王登杰说。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着身份的不断转变和人生阶段的更迭,这种转变在职业运动员身上体现得更为直观,因为运动员通常在尚且年轻的岁数,便要面临退役及人生轨迹的改变。

日前,2019全国运动员发展保障专题座谈会在福州召开,会议就如何进一步做好运动员发展保障工作进行深入探讨。对于运动员来说,当走出赛场,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更加丰富,同样也意味着新的机会和挑战。

困惑

退役不是运动生涯的终点,而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然而,当运动员真的来到另外一个起点时,随之而来的就是转型的阵痛。

在跳水界,李彬艺并不出名。用他自己的话说,运动生涯的成绩基本徘徊在全国乙级前八。

2014年7月,李彬艺正式退役。他说,自己成立专业游泳运营公司之前,在文化公司担任活动执行的工作对自己影响最大,“它让我对体制外的世界,有了真实的认知和感受。在运动队里常听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只有真正接触到,才会明白外面的世界比竞技体育更为残酷”。

对市场的理想化、对技能的过分自信、对未来缺少规划,这是李彬艺总结的退役运动员之惑,“到了职场,你要主动去适应别人的需求”。

退役找一份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没有明确方向。如何纾困?省体育基金管理中心主任林岩认为,围绕运动员退役安置这个体育系统最大的民生问题,应该聚焦就业创业,鼓励、引导、支持退役运动员发挥体育特长,在体育领域就业创业。

契机

运动员一退役首先面临的就是市场的选择,而当体育产业驶入快车道,市场也为退役运动员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路就在那里,却要靠自己走出来。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福建省体育产业年均增长12.2%,其中体育服务业年均增长超过18%,增速远高于全省同期GDP增速。“尽管如此,从我省体育产业发展各业态看,体育制造业与服务业比例为8∶2,服务业作为体育产业的主体结构,占比较低。”林岩认为,这也让退役运动员们有了用武之地。

在创业路上一路摸爬滚打,最终又回到体育领域的王登杰认为,“一方面社会上有广大的人民群众需要更为专业的体育‘粮食’,另一方面是体育专业指导人员的不足。在解决社会痛点和供需矛盾中,可以为退役运动员提供广阔的体育产业创业空间”。

今年5月,我省出台了《福建省关于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增加值3000亿元、服务业占比30%的目标。林岩表示,福建群众体育基础强,体育产业底子好,体育市场健全,“多层次、多元化的体育消费需求对更加灵活有效的市场供给机制提出更加迫切的需求,体育产业特别是体育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和优化升级势在必行,这对退役运动员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搭台

赛艇运动员黄聪在退役后也经历了非常迷茫的择业阶段,如今从事为城市人群提供定制化运动健康管理方案的服务工作。

黄聪认为,“创业不是凭借一腔热血,一股子干劲就可以做好,需要学习经营管理、团队建设、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而这恰恰也是退役运动员们需要迈出的转型第一步。

林岩表示,除了积极投入资金外,还要充分发挥运动员天然具备的专业技能优势,中心还要大力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技术技能人才,从而为运动员拓宽就业渠道、开展自主创业探寻福建模式。

早在2005年,福建省就出台了自主择业退役运动员经济补偿办法,进一步拓宽了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渠道,鼓励退役运动员通过市场渠道自主择业,有效解决了运动员出口问题。从2005年至今,全省共有1397名退役运动员自主择业,共计发放自主择业金2.0869亿元。

林岩说:“未来还将有选择地引进社会资源,搭建创业服务平台,为退役运动员提供系统化的创业方案和技术支持。面向未来,不断追求‘创新’‘创业’‘服务’,成功走向市场才是破解退役运动员就业创业难题的根本之路。”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