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正文
分享到:

这位84岁的福建人,再战防疫最前线!还有这些画面令人泪目......

2020-01-22 08:26:50 来源:福建共青团  责任编辑:蔡秀明  

回顾:“非典”时,他们创下九个“最”

关键时刻再次站出来的钟南山,又勾起人们对这位当年敢讲真话、敢涉险滩、敢啃硬骨的抗击“非典”英雄的集体回忆,更有满满的敬意。那一年,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他们没有退缩,他们沉着应对,上下拧成一股绳,在成功抗击非典一疫中创下了九个“最”——

钟南山院士(右一)、黎毅敏教授(左一)诊治非典病

01最早的报告病例

2002年12月22日,一位郭姓病人从河源市人民医院转诊到广医一院呼研所,他出现双肺弥漫性渗出,呼吸衰竭。病情特殊,护送该名病人的随行医生和护士也出现同样的症状!钟南山院士和呼研所多位专家高度重视这种不同寻常的特殊传染病。后经查实,这是广州市首例报告的非典病例。

02最早的隔离病房

2003年的1月31日,正值除夕,在钟南山院士等专家的指导和带领下,当晚12时,广医一院在呼一区建立了全球综合性医院第一个专用的不明原因肺炎(非典)隔离病房,15位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全部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及时有效的隔离。

03最早的抢救成功病例

2003年1月8日下午,广医一院收治了一例从其他医院转入的女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人。1月10日,广医一院又接收了一例相同症状的男性病人。在监护中心医护人员的奋力抢救下和精心护理下,两例病人都在5天后成功脱离了呼吸机,分别于1月30日、31日康复出院。

04最早提出临床诊断标准

2003年2月初,以钟南山为首的呼研所专家在大量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最先提出了非典的临床诊断标准,该诊断标准包括非典诊治的五个主要依据。

这些诊断标准被纳入广东省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用以指导全省的救治工作。

05最危重病人的救治

2003年2月8日,在非典最严酷的时期,用于治疗非典病人的医院都已经不堪重负,医疗资源的使用,医护人员的疲惫,都在冲击着反非典的第一阵线。钟南山此刻说出了让全社会都会铭记的一句话:“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以风险极大的手段为病人治疗,钟院士背负了极大的压力,所幸经过钟南山所诊治的病人群体死亡率得到了控制。

06最早总结出救治原则和方案

2003年2月17日,在抗击非典初期,钟南山院士首次向外界公布了广医一院总结出的非典救治经验。这些治疗方法和治疗原则在日后的临床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被总结为“三早三合理”原则(即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和合理使用呼吸机、合理使用激素、合理治疗并发症)。

07最早倡导和推动大协作

2003年2月12日,广医一院呼研所与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合作,共同进行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学研究,成为首家与境内外进行合作的医疗机构。经过两个月的技术攻关,4月12日下午,钟南山院士首次公布了这一合作研究成果,指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

08最高的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抗击非典,钟南山带领广医一院承担了广东绝大部分危重非典病人和危重医务人员的抢救重任,创下了最高的非典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4%,为降低非典病人死亡率做出重要贡献。

09最长的连续奋战时间

从2002年12月22日收治第一例河源非典病例至2003年7月2日最后三位非典病人出院,广医一院医务人员连续奋战193天,创下全国医院非典防治工作的纪录。收治非典病例302例,其中危重医务人员58人,需人工通气的危重患者59人,取得了治愈出院率93%的成绩。

1  2  3  4  5  6  7  8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