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旅游> 正文
分享到:

福建:春暖花开迎客来

2020-04-10 09:49:1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随着国内疫情稳定,一大批旅游景区、文旅企业加速复工复产,越来越多“宅家”的民众也开始走出家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的同时,享受“清新福建”的大好春光。 


游客在福州鼓岭旅游度假区经过测体温、出示健康码、登记实名信息等严格的流程后,进入景区游览。福建日报记者 郭斌 摄

“空档期”苦练内功 只为更好“绽放”

8日,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在沉寂两个多月后迎来了恢复开放后的首批游客。

“虽然大家伙儿都戴着口罩,互相看不清对方的笑容,但我们彼此都很开心,终于能出来走一走了!这说明我们的防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游客来了,武夷山又热闹起来了!”在武夷山当了7年导游的小林姑娘坐在观光车上,口罩上方的两只眼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疫情期间,一些旅游景区虽然无法正常接待游客,但他们并未因此按下“暂停键”,而是苦练内功,利用这段旅游“空档期”发力,围绕基础设施维护建设和旅游产品、营销方式提升做足准备。

2月中旬开始,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针对景区疫情防控和有序开放工作制定了58条工作细则,包含景区综合管理、游览组织、公共卫生、餐饮住宿等多方面内容。

“我们利用这段时间,在风景区产品策划、增加曝光度、提升游客体验等方面都进行了优化和提升。”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杨一鸣说,风景区还邀请了运营团队,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在水帘洞打造人工瀑布等景观。同时,结合当地神话传说,围绕玉女峰和大王峰设计爱情主线,打造一批符合武夷山特色的网红打卡点。

“武夷山的客源大多来自省内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我们除了持续挖掘这些地区的潜在客源外,还将向高铁、航空沿线城市扩展新客源。”杨一鸣说。

景区、文旅企业积极“自救”之余,有关部门也在不遗余力帮助文旅企业共同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

开展挂钩帮扶、暂退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给予贷款贴息……省文旅厅副厅长苏庆赐说,近期,我省各地相继出台了一批支持或惠及文旅企业的政策措施。针对疫情引发的消费观念新变化,我省还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文旅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开发康养旅游、生态旅游、科技旅游等精品项目,满足民众文旅新需求。

重启美好的同时 防疫没有放松

约上三五好友,在森林中漫步,呼吸新鲜空气,感受鸟语花香的大自然;带着家人和孩子,在空旷的沙滩上吹吹海风,听听海浪敲打礁石的声音……最美人间四月天,粉面桃花相映红,暖阳照耀着城市和乡村,到处洋溢春的气息。

记者采访发现,虽然各地景区陆续开放,但是防疫措施没有丝毫放松。

在福州鼓岭旅游度假区(鼓山名胜风景区),游客入园须出示健康码,游览全程佩戴口罩,并随身携带个人有效身份证件,主动接受体温检测,不得在景区内进行群聚活动。景区内的室内场馆(所)实行了限流、有限开放的措施,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的10∶00—16∶00。

在福建土楼永定景区,来自福州的游客林秋盛和家人经过体温检测、出示健康码、登记实名信息、排查14天行程等严格的流程后,才能进入。“趁着人少,带着父母和孩子来这里郊游踏青,体验客家文化。”林秋盛说。

福建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李长流告诉记者,景区恢复开放以来,采取实时游客流量管控措施,分时段安排游客间隔性入园。

武夷山市也明确规定,自恢复开放之日起,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实行进山客流量限制,进山日接待量不得超过1万人,武夷精舍、柳永馆、春秋馆等半封闭式活动场所暂不对外开放。未佩戴口罩、“健康码”非绿码显示或不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者,不得进入景区游览。进入景区的游客,在候车、候筏时,排队间隔不少于1.5米,团队游客不超过30人,观光车搭载游客每车不超过车辆座位数的50%,车内隔座就位,途中不得上下客。

在厦门,虽然景区对市民和广大游客免费开放,但大部分景区均需预约才能入园。

胡里山炮台是厦门的标志性景区之一。市民游客若想游览胡里山炮台,需在携程、美团、驴妈妈等在线旅游平台领取免费门票,预约游玩。“目前景区实时在园人数限制在1500人之内,未来人流量如果大量增加,我们会与在线旅游平台进行协商,开启分时段预约模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厦门园博苑、集美鳌园、天竺山、海沧青礁慈济祖宫四大景区,市民游客则可通过“厦门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进行实名预约,免费入园。厦门园博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民游客预约后,入园时需出示身份证和短信通知信息,同时佩戴口罩,配合体温测量。

厦门植物园也发布了入园相关信息。该园每日限流2万人,园区观光车暂不运营,游客须凭身份证刷卡入园。

1  2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