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图说福建> 正文
分享到:

丰州古墓群 :衣冠南渡,阮咸横膝清音奏

2020-07-13 09:09:2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作者:
晋人南渡时,不仅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还传入了中原地区的生活方式和发达的文化艺术。南安丰州皇冠山4座墓葬出土“阮咸”的模印花纹砖,足以说明这一乐器在传入泉州后的流行程度,及其在上层社会的文化艺术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

地下为原墓穴。

衍塔楼石碑

今生故事 

宿舍楼里的文物陈列馆 

东南网7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敏霞 通讯员 陈鑫炜 文/图)南安市丰州镇,狮子山下,有一所风景宜人、背山面水的学校——南安华侨中学。

每天上班,伴着学子的琅琅书声,刘力东老师都要到位于衍塔楼的六朝古墓遗址及历史文物陈列室巡查。自从担任南安华侨中学党建办主任以来,刘力东也兼任学校的文物安全管理人,每天的文物安全巡查,成为他的工作日常。

衍塔楼是华侨中学的学生宿舍楼,楼的东侧墙根旁,立有两块石碑,显示着这个宿舍楼里的珍贵。先是位于东侧一楼的六朝古墓遗址,于1983年3月被列入南安县文物保护单位。后来,丰州古墓群于2009年11月被列入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个在福建文物发掘史上创下“第一”的六朝古墓,是华侨中学开山建设之初发现的。已经退休的华侨中学历史老师肖卿贤,曾撰文记录当时文物陈列室建立的经过:1956年,南安华侨中学建校于狮子山麓,在兴建校舍时,发现大批古墓。在省文管会和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指导下进行发掘整理。计发掘出东晋墓1座、南朝墓18座、唐墓50座以上。位于学校衍塔楼东端地基处的南朝墓(当时发掘编号第9号),保存较完好。为完整保护,建楼时扩大地基,将其纳入室内,专门开辟一间50多平方米的“六朝古墓遗址及历史文物陈列室”。2011年冬,衍塔楼在原址更广新基重建,六朝古墓遗址及历史文物陈列室得到原样保留。

记者在陈列室现场看到,地下为原墓穴,墓道与墓室呈偏角倾斜。地面陈列室四周为历史文物陈列架,上面陈列着从其他墓穴清理收集来的文物。“这个不锈钢的陈列架是新换的,以前木质的架子时长腐朽,为了文物安全,我们及时做了更换。”刘力东说。

据说之前在地下墓口边也设有一展橱,陈列原墓穴清理出的文物。肖卿贤在记录中提到,后来由于一些较珍贵的文物分别由省、泉州市文管部门收藏,再加上“文革”期间受严重破坏,陈列品损毁、遗失甚多。采访当天,墓穴口外有些积水,刘力东马上安排保洁人员想办法吸干。

据介绍,对古墓进行完整的室内保护,在当时全省乃至全国也是少有的。为此,华侨中学还曾受到省文管会颁奖表彰。

“这个陈列室是我校师生历史等学科现场教学的‘第三课堂’。”华侨中学校长洪奕迅告诉记者,接下来,学校将在文管部门指导下,对陈列室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华侨中学的校史,印证着这片土地崇文重教及人文底蕴的丰厚。讲到闽南的历史文化,丰州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地方。这个地处南安东部、毗邻泉州中心市区的古镇,长期作为郡、州、县治所,曾是闽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三国东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作为闽南首置的东安县治起,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据丰州镇政府相关负责人黄家星介绍,丰州镇内文物遗存众多,目前有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全镇列入泉州古城规划保护市级管控区。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正成为丰州新一轮发展的独特优势。

古墓群发掘地狮子山和九日山并列丰州一侧。“九日山祈风石刻印证了宋元时期泉州、丰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辉煌;六朝古墓的发现,则让我们更深入探究到这一辉煌的基础和源泉。”肖卿贤说,相信随着泉州学研究的深入,丰州六朝古墓作为泉州历史文明的“根”之一,其历史地位将会得到更高的确认。

专家点评 

福建博物院研究员林忠干:

丰州六朝墓出土的众多人物画像砖,有僧侣、供养人形象,反映了佛教文化的传播;执拂尘、阮咸等形象,与南京等地中下层士族衣冠面貌相类似,表现了魏晋以来讲究玄学善尚清谈的社会风气。说明由于中原江南文化输入闽南,社会文明内涵的多元化发展特点。

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许清泉、黄炳元:

六朝古墓在福建过去虽有发现,但大多在福州附近,在闽南发现尚属首次。这些墓葬的发现,对研究福建南部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自梁至隋,南安丰州虽为福建南部政治经济中心,但过去仅见于文献的记载,而缺乏实物资料。这次丰州附近大批墓葬的发现,反映当时此地的繁荣,为研究闽南历史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资料。

南安文史学者肖卿贤:

丰州古墓群规模之大、分布之广、延续时间之长、墓形和器物之独特多样,在福建乃至全国尚属少见。它的发现,与文献记载相印证,为研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泉州学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原始材料。数量可观、品种繁多的青瓷器、陶器,为泉州地区古代陶瓷发展史填补了早期的研究空白。“部曲将印”的发现,对研究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南迁,以及豪强地主武装在江南地区的继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物证。

1  2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