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度数不断加深,竟是这种致盲病作祟,高发时期你可能也在犯!
2020-07-15 16:53:3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你是否? 视力逐渐模糊,明明还年轻,穿针引线不如老年人 近视度数直线上升,换镜速度堪比换新衣 到眼镜店配眼镜,验光师说怎么都配不到1.0的视力 这是近视?高度近视?散光?高度散光? 早有眼科专家提醒,如遇上述情况,小心视力的杀手——圆锥角膜! 此前就有相关新闻报道: 浙江12岁女孩,自四年级起视力开始下降,隐瞒家人两年多后被发现,父亲带女儿到眼镜店配镜,结果怎么配都看不清,上医院后才查出是圆锥角膜,可惜发现太迟,孩子双眼已经到了无法做交联手术的阶段,角膜随时可能自发破裂。 家住湖北的王先生早在十几年前就双眼视物模糊,但因忙于工作并未治疗,两年前去医院检查后,右眼视力竟下降到0.08,左眼下降到0.04,是严重的圆锥角膜患者,结果只能采取角膜移植手术。 圆锥角膜是啥? 圆锥角膜作为一种可怕的致盲性疾病,因与近视相似,而常常被人误会。如果把我们的眼睛比作一台照相机,那么圆锥角膜就犹如照相机的镜头发生严重扭曲变形,致使视力严重受损,而我们所看到的东西也是模糊和变形的。 圆锥角膜之所以叫圆锥角膜,顾名思义,它是发生在我们的角膜上,当角膜向外突出变形,产生不规则的散光或近视等表现,我们角膜的光学性能也会严重降低。 有数据统计,有21%的圆锥角膜患者最终需采用角膜移植手术治疗,占所有角膜移植患者的16%。 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专科林志荣副主任提醒,青少年儿童是圆锥角膜的高发人群,发病率约1/2000,此外,有过敏性结膜炎,爱揉眼睛,经常做一些剧烈运动也要注意防范圆锥角膜的出现。 破解圆锥角膜的关键:防+治 1.防:远离高危因素 记住,不要揉眼!不要揉眼!不要揉眼! 即使遇上异物入眼,即使患上结膜炎、干眼或其他眼表炎症时,也要温柔对待你的角膜,积极采取措施治疗就对啦。当然,一些剧烈的运动如举重、拳击、打球,它可能在外力、或者眼内压作用下会发生角膜突出,也是要避免的哦! 2.治: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早一点发现圆锥角膜,就不会有悲剧的发生”,这是很多圆锥角膜患者的心声。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散光度数大于300度,或频繁更换眼镜,或配镜后仍然看不清,或有结膜炎等相关疾病史,就要尽早去专业的眼科医院检查,以免错失治疗时机哦。 针对不同时期的圆锥角膜患者,厦门眼科中心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框架镜、RGP及巩膜镜、角膜交联术、角膜基质环植入、角膜表面镜片术、板层角膜移植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联合手术等技术,为您全面破解圆锥角膜。 医学指导专家 林志荣博士后/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专长:圆锥角膜、复杂干眼症、各类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及感染性角膜病 出诊时间: 思北院区:周一全天、周二上午、周三全天、周四上午 五缘院区:周二下午、周六上午 医学博士,博士后,副主任医师,厦门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和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获临床医学硕士及医学博士学位,师从我国眼科学家刘祖国教授。毕业后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后留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工作,现为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专委会眼表与泪液学组青年委员,福建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委员。 一直致力于眼表与角膜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在圆锥角膜、复杂干眼症、特殊类型翼状胬肉、各类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及感染性角膜病的诊治方面具有针对性见解。已在IOVS、《中华眼科杂志》等国内外眼科专业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着2部,发明专利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以及博士后科研基金面上项目和特别资助、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卫生厅医学创新课题等省部级项目7项,先后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以上课题。先后6次获省市科技进步奖。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