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安平桥:闽中桥梁甲天下 泉州桥梁甲闽中
2020-10-19 10:00:0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作者:洛阳桥养蛎固基 今生故事 泉州人的气质:“站如东西塔,卧如洛阳桥” 东南网10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何金)金秋时节,漫步在古朴的洛阳桥上,近观青翠的红树林,远眺汪洋的大海,清风拂面,感慨万千。在刺桐花开的日子里,挺立在桥尾的蔡襄石像分外高大,名臣、古桥相得益彰,让人不禁要为历史名人、为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创举点赞。 这座历经千年的中国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桥面虽有些不平整,但桥身依然稳固如初,桥墩石仍可见到缀满白色蛎房痕迹,桥上来往人群络绎不绝。 作为泉州的重要交通设施,洛阳桥北起蔡襄路,上跨洛阳江出海口,南至桥南街,全长700多米,以其先进的营造技艺,保存至今。洛阳桥中亭附近有宋代摩崖石刻、蔡襄祠、昭惠庙等遗迹。 在洛阳桥建成后的960多年间,历经多次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前后修缮达26次。从泉郡士绅、僧人倡建之后,历经明代震后重修、民国年间改造,再到20世纪90年代局部性复原维修,洛阳桥才得以保存至今,其间得到了官方和民间各方力量的支持与参与。 从官方到民间,从当地居民到青少年学生,各阶层人士都积极投入到洛阳桥的保护、阐释和宣传工作中,继续守护洛阳桥这座文化遗产。 王立便是洛阳桥的守护者之一。上班时间,王立每隔两小时,都要去洛阳桥上巡查一番,做好洛阳桥本体及附属文物日常管护。这已经成为王立的工作常态。“看看桥附近有没有违章搭盖或非法施工,还有没有游客涂鸦……”身为泉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工作人员,王立说,在巡查中若发现文物异常状况都会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部门,及时处置。 为确保洛阳古桥这个重要申遗点之一能够“万古安澜”,除建立保护范围、标识等“四有”档案,分批组织本体修缮外,泉州市还依托科技力量,建立起集远程实时视频监控、桥体振动监测、桥周小型气象站、无人机定期巡查于一体的监控监测平台,再结合人工24小时巡逻,值守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行动、第一时间处置破坏文物的人为或自然因素,实现了全天候、全方位对桥保护。 泉州市洛江区也出台相关规定,加强洛阳桥遗产区周边的环境管控,更好地保护洛阳桥以及桥南社区村落历史文化。比如,成立桥南社区文物保护巡查队,每天巡查洛阳桥;做好洛阳桥桥南遗产区的道路垃圾清理;设定移动执法亭,对外来机动车、电动车上桥和古街古桥摆摊设点进行劝导;制止改扩建等违法行为。 自从洛阳江上一桥飞架后,南北畅通,行人车马凌波而过,如履平地,带来了宋元古泉州的繁荣与兴旺。洛阳桥的建造,实现了泉州港海上贸易品的陆海联运,反映了古泉州(刺桐)城繁荣时期兴盛的海洋贸易活动。 如今,随着夜经济的走热,这座古桥也在夜幕的装点下散发出别样的韵味。最近,在洛阳桥旁举办的洛江夜间生活节上,泉州璀璨的非遗文化,如妆糕人制作技艺、十音铜锣、洞箫、俞家棍及提线木偶、梨园剧、茶艺表演等融入其中,让市民在体验夜消费中,感受人文历史的文化魅力。据不完全统计,洛江区借力洛阳桥,带动沿街商铺和住宿业,拉动周边消费近20万元。 “站如东西塔,卧如洛阳桥”已成为泉州人的精神气质,代代相传,述说着泉州先民的智慧和精神,谱写了泉州向海而生的辉煌历史篇章。 专家点评 省文物考古博物馆学会理事、泉州市文旅局副局长吕秀家: 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洛阳桥为“中国古代桥梁的状元”,时任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首席协调员的亨利·克利尔博士在2002年称:按标准Ⅰ“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单一座洛阳桥就可以申遗。 洛阳桥的伟大,在于创造了杰出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洛阳桥在构建宋元时期泉州“东方第一大港”发达完善、水陆复合的运输网络中,具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打通了泉州港连接北上中原广大内陆腹地的关键性交通枢纽……其带动石雕、石塔、石桥、石殿堂艺术发展,推动泉州成为中国古代石造技艺的高峰。洛阳桥的伟大,还在于成为官方主导、全民合力“敢闯敢试”建造大型公共设施的典范,并千年传承,成为泉州人过去、现在和未来爱拼敢赢的精神源泉。 泉州市申遗中心副主任、文博副研究员黄明珍: “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在宋元中国海外贸易最兴盛时期,泉州兴建的桥梁多达175座,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的洛阳桥。它是宋代政府官员主导,海商、士大夫、僧侣等通力协作,采用“筏型基础”“养蛎固基”“浮运架梁”等创造性技术建造的大型跨海石桥,是通往中国广大内陆地区的交通要道,对于推动“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