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企业出题专家答题 福建农业创新链连上产业链

2021-03-16 07:44:01 作者:张辉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企业出题 专家答题

福建农业:创新链连上产业链

东南网3月1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张明辉)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之本。近年来,福建省农科院围绕十大乡村特色产业,通过政科企合作,共建农业产业研究院,打造“企业出题、专家答题、即创即推、即创即转”的现代农业新型研发机构。

企业要什么就创新什么

什么样的砧木才是好砧木?这几年,潘来春一直在寻找。

潘来春所在的厦门如意种苗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福建较早从事蔬菜嫁接苗工厂化生产的企业,每年生产蔬菜嫁接苗5000多万株。

“番茄等蔬菜种苗根系浅,营养供应不足,易发生青枯病等土传病害。”潘来春说,通过嫁接技术,将种苗嫁接到具有发达根系的砧木上,有助于提高抗病性,增强长势,提升坐果能力。

“移花接木”,关键在于找到优质砧木。为此,如意种苗尝试过将番茄嫁接到野生茄子上,将黄瓜苗嫁接到苦瓜上,将西瓜苗嫁接到冬瓜上。

来自省农科院的专家带来了新选项。

去年8月,省农科院与如意种苗所属的如意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如意情蔬菜产业研究院甫一成立,农业专家们便根据企业需求,开展蔬菜砧木与接穗品种筛选及嫁接技术攻关。目前,如意情公司已引进省农科院自主选育的11个番茄品种,并在厦门市翔安区开展试种示范。

企业出题,专家答题。这是农业产业研究院运行的基本逻辑。

“当前,农业发展已从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迈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新时期。”省农科院副院长余文权说,在农业领域,创新链与产业链脱节问题,依然制约着农业创新发展,“一方面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迅速发展,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更为迫切;另一方面,科研院校的科技创新与生产实际结合不紧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慢”。

如何推进农业科技与农业产业深入融合?省农科院提出了政科企共建农业产业研究院的构想:紧扣产业和企业发展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组建科研团队,开展联合攻关,着力破解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共性技术问题,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即创即推、即创即转”。

2020年,省农科院启动农业产业研究院建设计划,在全省挂牌成立12家农业产业研究院。

“我们采取一院一策的方式,直面生产端的科技需求,整合农业科技资源,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形成合力,不断增强协同攻关能力,集中突破产业共性、关键性和前瞻性技术。”余文权说,未来5年,全省还将有超过30家农业产业研究院落地,实现全省主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和特色农业产业重点县的全覆盖。

创新资源下沉,特色产业提质

浦城是福建粮食主产区,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自古就有“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的说法。但“福建粮仓”也遭遇发展的烦恼。

“中高档优质稻品种较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更少,适于机械化生产的强再生力品种不多,机收再生稻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不到位。”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张建福说,由于优质品种稀缺,机械化程度不高,加之精深加工尚未形成规模,产品附加值不高,当地农民种粮效益一直上不去,“种植水稻平均亩产550至600公斤,亩产值1500至1650元,而种粮成本每亩约为1400至1500元,每亩纯收入仅100至150元”。

粮食产业大而不强,亟待农业科技赋能助力。

2020年12月,省农科院与浦城县政府、本土企业浦城县闽越山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建的浦城米业产业研究院,挂牌成立。

刚刚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的优质稻品种“福香占”,成为浦城米业换挡升级的突破口。除了新品种选育推广,农田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轻简高效绿色栽培技术、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等新技术、新模式,也在浦城得到探索实践。

基于“八山一水一分田”但农业多样性资源丰富的基本面,福建锚定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一批特色产业百亿强县应运而生。

“尽管产业基础深厚,但它们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余文权举例说,平和琯溪蜜柚遭遇品种退化、土壤酸化问题;安溪茶叶面临着绿色栽培、机械化加工新课题;古田银耳直面深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挑战。

共建农业产业研究院,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力量下沉,强化产业技术供给,引领特色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省农科院与福建省星源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星源现代循环农业产业研究院,指向生猪产业提级进位。

“生猪产业是我省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当前,生猪产业发展面临着非洲猪瘟威胁与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星源现代循环农业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飞龙认为,生猪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发展现代循环农业产业技术,解决好生猪健康养殖与环境友好发展难题,是实现生猪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猪粪有机栽培基质、“猪—沼—菜”资源化利用模式、编制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规范、微生物发酵床养猪的技术迭代更新……在农业产业研究院,“二师兄”们有了更加强大的科技支撑与技术装备。同时,产业研究院正筹建星源商学院,开展生猪养殖场场长、技术员、技术工人等培训工作,为生猪养殖业输送现代人才。

构建产学研利益共同体

在厦门中厦蔬菜种籽有限公司的基地内,来自省农科院的育种专家们,正忙着开展杂交组合配置。目前,育种基地内种植了青花菜种质资源20多份,青梗花椰菜资源40多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蔬菜育种经历过4次更新换代,育成新品种超过5000个,蔬菜品种自主率超过85%。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大宗蔬菜中,基本上都以国产品种为主导。然而,番茄、青花菜、胡萝卜等高端设施蔬菜品种,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善。

“我们鼓励蔬菜种苗企业和科研单位合作开展育种创新,建立长期育种研发合作伙伴关系。”厦门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去年省农科院与中厦公司共建的厦门市中厦蔬菜种业产业研究院,便是产学研协同合作的最新平台。

按照计划,研究院将通过协同攻关的方式,开展十字花科、茄科等蔬菜新品种选育工作,未来5年内力争选育出2至3个优良组合。

“农业产业研究院遵循共建共享原则,旨在强化产学研合作,开展联合攻关、联合研究、联合推进、联合创新,构建产业联合体、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形成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合力。”余文权说,目前,依托农业产业研究院平台,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与共建单位签订了一批成果转化、四技服务合同。一批合作成果正在生成。

近日,省农科院完成了“秀珍菇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发”四技合同项目的技术研发任务,实际到位转化金额15万元。与此同时,省农科院已与当地政企联合申报福建省第四轮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共同打好种业翻身仗。

罗源县是福建秀珍菇栽培主产区,目前已形成全国最大秀珍菇集散地,占全国市场份额约50%。依托省农科院与罗源县政府共建的福建省秀珍菇产业研究院,政科企围绕秀珍菇产业,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未来,产业研究院还将聚焦秀珍菇优良菌种的保藏、液体菌种生产应用、秀珍菇工厂化专用栽培技术体系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

在余文权看来,要进一步构建产学研利益共同体,应当持续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激发科技人员和企业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促进农业产业研究院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应当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选派科研人员到企业工作或者参与项目合作以及在岗创业。”余文权建议,可探索常驻农业产业研究院的科技人员,按工作量、工作业绩领取薪酬,还可以选取若干农业产业研究院开展科技人员参与技术入股和利润分红试点,与合作企业建立“紧密型”“捆绑型”利益共同体。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