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帆《村庄笔记》:历史巨变中的观察与反思
2021-03-21 22:37:4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吴静 作者:蔡丽洁两度荣获鲁迅文学奖的省文联主席南帆做客八闽书院,同文学爱好者一起打开散文集《村庄笔记》,分享故乡、记忆与经验。 主办方供图 东南网3月21日讯(本网记者 蔡丽洁)“对乡村的感想一直留在我个人的意识之中。我始终对中国乡村地域和那土地上人们的命运有所牵挂。”昨日下午,应福建省文学院邀请,著名学者、散文家,福建省文联主席、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帆做客八闽书院,与广大文学爱好者一起打开《村庄笔记》,分享故乡、记忆与经验。 《村庄笔记》收录南帆近两年撰写的16篇散文。作为土生土长的福建人,南帆通过聚焦家乡本土月洲、林浦、赵家堡、五夫里、石井、闽安、尚干、琴江、螺洲……等十几个村庄的风土人情,叙写朱熹、郑成功、陈宝琛、黄展云等村庄名人缤纷的人生传奇,在独特的人文韵味和厚重的历史底色之中,勾勒出文化传承的精神图景。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主办方供图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南帆曾作为知青在乡村生活了几年,乡村经验在南帆的脑海中构成深刻而巨大的烙印,下乡插队后,南帆继续走访一些村庄,种种印象和知青时期的记忆相互交织,潜在地影响了他的处世态度和创作经验。该书以“笔记”命名,展现了南帆对乡村问题的勘探与记录。书中叙写的村庄包含三种形态:第一类是靠近城市周边的村庄,在工业与现代经济的强大吸附力下开始格式化;第二类是深藏在山脉之间,远离城市中心的辐射;第三类则保留着丰富文化传统与文化遗产,但与现代生活存在相当的距离甚至形成断裂。 通过对乡村生活中各种表象和纹理的剖析,南帆在《村庄笔记》中试图深入其中探明更深层的问题。南帆认为,目前为止,现代社会正在以各种方式消化乡村,古老的农耕文明仿佛进入尾声。农村古老的“耕读传家”的循环遭到中断。在农业社会,“耕”和“读”是一个社会的内在结构,到了现代社会,这个传统关系逐渐瓦解。“耕”所获得的收入无法供养“读”,“读”有所成之后也很少反哺“耕”。“乡村”的涵义,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浓缩为“故乡”。 著名学者、作家南帆的散文集《村庄笔记》,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 主办方供图 作为知识分子,南帆对乡村有着特殊的情结。乡村书写为南帆开启了现代知识分子与乡村的隐秘关联,从《马江半小时》《辛亥年的枪声》《关于我父母的一切》《历史盲肠》到《村庄笔记》,南帆以个人的文化视角,体悟和记忆,在文学的场域内,展开了乡村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隐秘的对话,对现实乡村的观察与反思。南帆深刻地意识到,村庄不只是一组社会关系,不只是一个经济单位,还是一个蕴含巨大能量的文化母体。乡村所积蓄的历史精神、文化品格和美学趣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通过《村庄笔记》南帆发问,“乡村能否依赖自身的内在能量重新动员和集结,并且在现代性的平台上占有不可替代的一席 ? ” 南帆,著名学者、散文家,福建省文联主席,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办方供图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村庄笔记》以当代文学的方式介入社会,为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接下来如何继续,提出了独特的思考,反映出作家在重大时代命题中的责任担当。《村庄笔记》作品分享会由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福建省文学院主办,福建省作家协会、福建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和文艺传播中心、福建文学杂志社、台港文学选刊杂志社、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等单位协办。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王秋梅,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福建省作协主席陈毅达出席活动,作品分享会由陈毅达主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