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能力建设——迈向未来的中非合作”主题边会在福州举办
2021-07-19 21:05:5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
边会现场 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边会现场 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东南网7月19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今日下午,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 “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能力建设——迈向未来的中非合作”主题边会在中国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边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优先和对外关系部门、世界遗产中心、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联合举办。边会是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优先政策的切实响应,是继2019年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的“教科文组织—非洲—中国世界遗产能力建设与合作论坛”和2019年巴库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非洲世界遗产提名项目”边会之后,又一次中非世界遗产领域国际机构与专家之间的对话与合作。 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主席田学军、世界遗产中心主任梅希蒂尔德·罗斯勒、非洲世界遗产基金主任苏艾布·瓦里苏为本次边会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区域合作、国际行动和伙伴关系部主任杜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非洲区主任Muhammad Juma、亚太区主任景峰、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高级研究员魏青、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自然遗产部部长、研究员付碧宏等多位中外嘉宾,分别以线下和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本次会议。 边会现场,来自非洲与中国的专家回顾了自2019年开始的一系列世界遗产领域中非合作取得的初步成果,共同探讨了非洲与中国当前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与能力建设情况,深入分析了世界遗产领域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应对策略。 专家发言环节,Muhammad Juma系统介绍了非洲地区能力建设开展情况,指出未来能力建设应针对遗产地管理机构、从业者、社区利益相关者、大学研究机构研究者,并邀请中方与非洲分享世界遗产申报、保护管理的经验。 “非洲的遗产具有极为丰富的多样性,是整个世界遗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非洲项目在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代表性问题一直没有能够得到很好解决。”吕舟教授认为,非洲遗产在现有《世界遗产名录》中代表性不足,不仅需要非洲不断提高遗产申报的能力建设,同时也需要世界更加深入地认识到非洲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建立符合非洲遗产自身特点的辨识和阐释体系,展现非洲遗产的文化价值。 付碧宏系统介绍了基于空间技术的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估和保护等多方面的应用,他表示,未来将积极参与世界遗产中心的遗产地周期性监测行动计划,继续加强同教科文组织的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合作,利用空间技术监测和评估遗产地,同时促进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合作伙伴关系,发挥空间技术在遗产地OUV、提名、评价和保护中的优势。 此外,博茨瓦纳大学的Susan Osireditse Keitumetse介绍了大学在非洲世界遗产能力建设中的作用和已有工作;非洲遗产学院的Franck Ogou则介绍了所在学院已开展的非洲世界遗产能力建设的成果、经验和教训。 边会最终经过讨论,双方初步形成为期5年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能力建设长期计划,旨在为非洲和中国之间世界遗产领域的专家学者、遗产地管理者建立更加直接的知识交流平台,加强经验交流与分享,共同开展能力建设,共同提升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水平。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