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重要通知!事关福建所有小区

2021-10-08 13:21:23 作者: 来源:福建省住建厅网站  责任编辑:李雅兰   我来说两句

电梯、道闸广告

公共场地租金收入

……

小区公共收益归属与使用

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福建下发最新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进一步明确啦

☟☟☟


为规范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维护住宅小区业主合法权益,日前,福建省住建厅下发关于征求《关于加强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通知。

公共收益范围

小区公共收益是指利用住宅小区的共有部分(以下简称“共有部分”)可以用于生产、经营、租赁等,所产生的收益及共用设施设备报废后的回收残值。

一般公共收益包括但不限于

☞利用住宅小区的围墙、小区出入口或大门、建筑物外立面、楼道、屋面、电梯、外墙、道闸等经营收入;

☞将公共场地、公共道路用于车辆停放收取的场地使用费;

☞利用公共场地摆摊、引进自助售卖机或快递柜等收取的进场费;

☞对通信运营商设立的通信基站等设备所收取的占地费或场地费;

☞将属于全体业主所有的会所、游泳池(馆)、健身室(馆)、架空层等公建配套用房或场地用于租赁或经营产生的收入;

☞处置经业主同意报废后的共用设施设备报废后的回收残值产生的收入等。

公共收益这样管理

☞前期物业服务期间,物业服务企业可以根据《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经营共有部分、共用设施设备,并按照规定提取相应的经营管理费用。

☞业主大会成立之日起30日内,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向业主委员会移交公共收益及其经营收支账目。

☞业主大会成立后,共有部分、共用设施设备的经营、收益的使用和分配应当经过业主大会同意,并在管理规约中作出规定。经业主大会授权,业主委员会可自行经营共有部分、共用设施设备,也可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经营。签订共有部分、共用设施设备的承包、租赁、经营等合同的,应当根据业主大会的授权,合同期限、金额等要件,由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并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

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经营的

合同期限不得超过

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的合同期限

业主大会授权业主委员会经营的

合同期限不得超过业主委员会任期

注意!注意!

公共收益

不得以任何个人名义

进行存储和管理

前期物业服务期间,物业服务企业将扣除经营管理费用后的公共收益存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专户;未建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专户的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及时申请补建专户并将公共收益存入。

业主大会成立后,业主委员会应开设公共收益专项银行账户,实行专户管理,不能与其他账户共用。

公共收益这样使用

公共收益

禁止任何单位、个人

非法侵占、处分或者挪作他用

☞前期物业服务期间,公共收益的使用应当由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并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业主大会成立后,业主大会未决定公共收益的使用方式,应当将公共收益存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账户。经业主大会决定,公共收益可以用于维修和更新、改造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业主委员会工作经费等公共开支,也可以用于抵扣业主的物业服务费用、水电公摊费用以及业主大会决定的其他事项支出。

☞住宅小区出现《福建省物业管理条例》第六十条规定的10种危及房屋使用安全或者公共安全的紧急情况,需要使用公共收益的,按照《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紧急情况下使用商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执行。本指导意见印发前,物业服务企业已垫付的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更新、改造产生的费用,可建档留存,待业主大会成立后,由业主按程序表决通过后追认核销。

小区公共收益

应当每三个月在醒目位置进行公示

并通过移动通信等方式

告知全体业主

物业服务企业撤出小区时

应当对公共收益及其经营收支账目

进行移交

不得以业主欠交物业服务费

等为由拒绝移交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